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妻子批評鄧子恢:不要跟毛主席頂撞,鄧子恢說:這很難做到

2024-01-01歷史

1952年,鄧子恢被任命為農村工作部部長,兩年後,又被任命為主管農業、林業的副總理。

按理說,鄧子恢是毛主席和中央選定的主抓農村工作的負責人,對他的工作成績還是非常認可的,但是,在1955年,他卻受到了毛主席的嚴厲批評,這是什麽原因呢?

新中國成立後,農村開始了全面土改,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產熱情也越來越高,但是,隨之而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比如,農民的經濟地位上升後,中農化的趨勢就開始擴大了,而在這些中農裏面,還有很多小生產者,他們又分到了很多土地,在此基礎上,就越來越富裕了,這樣一來,就造成了貧富差距漸漸拉大。

在建設社會主義期間,特別是中國剛剛開始建設社會主義,這種貧富差距的問題是肯定要解決的,因此,中央就決定開展農業互助,最後把這種合作形式上升到了農村合作社。

用毛主席的話來說,就是: 「依靠統一經營,形成新的生產力,去動搖私有基礎,也是可行的。」

1953年,中央公布了【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毛主席還找鄧子恢談了話,希望農村合作社的步伐要加快。

為此,中央再次開會研究,下發了【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農村合作社開始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後來,毛主席核實各地資料後,又提出了一個設想:一年後,農村合作社要達到10萬個。事實證明,這個設想是科學的,到1954年底的時候,全國的農村合作社就達到了9.7萬個。

看到合作社發展勢頭良好,中央就提出了加快步子的設想。

但是,這一次,鄧子恢卻沒有完全贊同。

作為主抓這項工作的具體負責人,鄧子恢當然希望中央的這項決策能真正地惠及農民,可是,他也有一些擔憂,認為如果步子走得太快,會造成政策執行不穩的情況。

於是,鄧子恢坦誠地向毛主席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希望還是能按照原計劃,穩步推進合作社。

後來,中央又召開了省市委書記會議,再次對農村合作社的指標進行討論,最後認為,到1957年初,達到100萬個合作社是可行的。

對這個數碼,鄧子恢雖然也有不同意見,但還是接受了。

1955年6月,毛主席從南方視察回來後,鑒於南方農村合作社的廣闊前景,就再次找鄧子恢談話,提出要在1957年的時候,農村合作社達到130萬個。

但是,鄧子恢沒有同意,說還是堅持100萬個比較好,如果一下子發展到130萬個,會出現很多問題。

兩人爭論了好幾個小時,最後還是沒能達成一致,誰也說服不了誰。

回到家後,妻子陳蘭勸他少說話,不要跟毛主席頂撞。

鄧子恢堅持說: 「中央把我放在這個位置上,就是要聽我對這個事情的意見,我講了真實的情況,聽不聽是中央的決策,講不講是我的責任,我必須如實地把我看到的情況匯報給中央。」

1955年7月31日,毛主席主持會議,作了【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對一些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說: 「在全國農村中,新的社會主義群眾運動的高潮就要到來。我們的某些同誌卻像一個小腳女人,東搖西擺地在那裏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說:走快了,走快了。過多的評頭品足,不適當的埋怨,無窮的憂慮,數不盡的清規和戒律,以為這是指導農村中社會主義群眾運動的正確方針。否,這不是正確的方針,這是錯誤的方針。是站在資產階級、富農、或者具有資本主義自發傾向的富裕中農的立場上替較少的人打主意,而沒有站在工人階級的立場上替整個國家和全體人民打主意。」

毛主席說的這些話,雖然沒有點名,但大家也都知道說的就是鄧子恢,也讓鄧子恢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不得不在會議上作了檢討。

後來的事已經不需要多說了,因為步子邁得太大、太快,農村的工作出現了很多問題,最終釀成了那場悲劇。

(參考資料:【鄧子恢傳】【黨史博采】【福建黨史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