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蔣介石為何總揍戴笠卻從不動徐恩曾?戴笠有奴性,而徐恩曾沒有

2024-04-17歷史

蔣介石的用人特點有兩處,一是「士、浙、黃、陸」。

所謂「士、浙、黃、陸」,指的就是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浙江人、黃埔軍校畢業和陸軍大學畢業。只要是浙江人,又畢業於這三所學校,那自然就會飛黃騰達,前途不可限量。

第二個用人特點是:既要是人才,也要是奴才。

人才,自然是用來做事的;而奴才,自然是用來「背鍋」的。

如果一個人既是浙江人,又畢業於以上三所學校的任何一所,同時還兼具人才和奴才的雙重功能,那就要恭喜了。你要發達了!

在國民黨的軍政系統內有兩個龐然大物,一是中統,二是軍統。對於這兩個龐然大物的實際領導者徐恩曾和戴笠而言,如果能夠獲得蔣介石的歡心,那自然在國民黨內部的地位會扶搖直上。

但是,在外人看來,徐恩曾一定是大受信任的,因為無論徐恩曾做事是否對錯,蔣介石很少對其嚴詞厲色,即便有時言辭稍微嚴厲,但也絕對不會口吐「芳香」;而戴笠則不同,蔣介石對他動輒罰跪,出口成「臟」,甚至拿著手杖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打,戴笠被打得滿頭滿臉是血的遭數並不罕見。由是,外人認為,戴笠一定是不受蔣介石喜歡的。

但事實卻恰恰相反。熟悉內情的人知道,這是蔣介石在變相「愛護」戴笠,所謂是愛之深責之切嘛!要不然,為何國民黨軍內部很多人都以被蔣介石責打、責罵為榮?就像湯恩伯,屢屢被蔣介石責罵、責打,其地位卻不降反升,這一切的一切,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蔣介石喜歡具有奴性之人。

徐恩曾和戴笠的不同

其一、二人出身不同

徐恩曾的出身

徐恩曾出身書香門第,在國內畢業於上海交大的前身,上海南洋大學電機系,又自費到美國卡內基工學院學習電機工程,是妥妥的一個知識分子形象。而且,徐恩曾的家庭背景深厚,不僅和蔣介石的結拜兄長張靜江家族有著世交,還和國民黨要員朱家驊、陳立夫兄弟有著很深的交往,尤其是和陳果夫還有姻親的關系。因此,徐恩曾要做官,不需要走當特務這條路。要不是陳立夫不想大權旁落,偏要把徐恩曾推到這個位置上,徐恩曾最有可能成為國民黨的一個技術官僚。

戴笠的出身

相對於徐恩曾出身書香門第,而且還擁有兩個大學的學歷,戴笠就要慘很多。

戴笠雖然讀過高中,但是在高一的時候由於曠課太多被學校開除,從此就淪為了一個青皮在社會上跑單幫。今天跟著這位大佬混,明天又跟著那位大佬幫閑,幸好在上海期貨交易所認識了蔣介石和張靜江,戴笠才被蔣介石特招進了黃埔六期。

因此說,戴笠要想當官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緊抱蔣介石大腿,除此之外,再無第二條路可走。

而且,蔣介石和戴笠都曾經加入過青幫,江湖氣息嚴重,就以蔣介石動輒打罵戴笠作風來看,就是江湖氣息的充分體現。

而戴笠呢?對於蔣介石的這些做法一是很習慣,因為他在微末時就是這麽過來的;二來,他也是有意識地在逢迎蔣介石。每逢蔣介石大怒要對他動手的時候,戴笠往往就勢跪地哭泣,蔣介石一面罵他這種做法」無恥「,在心裏卻又感到很舒服。而戴笠所表現出來的這種奴性,在徐恩曾身上是決計不會出現的。

換句話說,戴笠屬於既是人才又是奴才,而徐恩曾僅是人才,卻不是奴才。

其二、二人對待特務工作的態度不同

上文說過,徐恩曾當特務,那屬於「趕鴨子上架」,絕非本人意願。而且,徐恩曾是知識分子出身,對當特務是抱有一種羞恥態度的。在這種心態之下,他是絕對做不到「幹一行愛一行」的。

可戴笠卻不同,他熱愛特務事業,不僅不以當特務為恥,反以為榮,這更是瘙到了蔣介石的癢處。因為在蔣介石看來,特務對他控制國民黨是有著莫大的用處的,這種觀念早在他在南京站穩腳跟之前就已經形成。他為了維持特務的經費,甚至不惜以解散黃埔六期為代價,也要保證特務的經費。

因此說,戴笠對特務工作的熱愛正好符合蔣介石的要求,被重用那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其三、二人的追求不同

徐恩曾當特務雖然是無奈,但是這個工作畢竟會給他帶來莫大的好處,可以結交到大量的權貴。他的目的就是想要透過中統局副局長的這個位置來過渡,為將來在官場上登上更高位置做鋪墊。這從他擔任中統局副局長時還兼任國民黨政府交通部次長,進而想要謀取財政部長一職就可以看出

而戴笠則不同,他的最終目的是要成為「特工王」,對於做官他並不是太在意。這其中一方面是由於他確實對當官不感興趣,另一方面他也是害怕手中的權位過高,會引起蔣介石的猜忌,進而喪失蔣介石對他的信任。

一般來說,戴笠這種位高權重之人應該早就是國民黨員了,可事實恰恰相反。在1938年,蔣介石因為戴笠做特務有功,準備提拔他為中央委員。可是,當蔣介石親自把表格交給戴笠讓他填表的時候卻得知,戴笠竟然連國民黨員都不是。蔣介石當即表示要當戴笠的入黨介紹人,可卻被戴笠拒絕。戴笠終於找到了一個向蔣介石表白自己已經精心準備了多年的台詞的機會:

「學生只願一生追隨校長,不指望高官厚祿。學生是不是國民黨黨員,不影響學生對校長的赤誠之心!」

話分兩頭來說,蔣介石難道真的想要戴笠擔任中央委員?絕對不是,這是蔣介石在試探戴笠是否具有政治野心。

在蔣介石看來,特務只能是藏在陰暗的角落裏,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功則歸己,罪則擔責。如果把戴笠放在陽光下,他做的那些事又豈能經得起陽光的曝曬?這樣一來,大家豈不都知道了這些事情都是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做的?

而戴笠呢,也非常了解蔣介石,他早就想找機會對蔣介石表白一下自己的「忠心」,可要麽時機不對,要麽顯得突兀,這次機會對戴笠來說可謂是千載難逢。

果然,在戴笠的一番表白下,蔣介石認為戴笠沒有政治野心,就放松了對戴笠的管控。戴笠的權力愈發大了起來。

相對於戴笠的不要官,徐恩曾「官迷」的形象就更加令蔣介石厭惡。

其四、二人和蔣介石的親疏不同

作為制衡中統和軍統的手段之一,徐恩曾和戴笠都不是中統和軍統的一把手。

戴笠還好說,因為他畢竟資歷太淺,把他放到副局長的位子上就已經不低了。要是再高,就會引起軍內的非議,反而會不利於戴笠展開工作。但戴笠畢竟是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人,因此只要是戴笠要求晉見,蔣介石總是在第一時間親自接見,戴笠也會在第一時間把情報反饋給蔣介石。也就是說,戴笠和蔣介石之間是沒有緩沖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這也是戴笠自己爭取來的。因為戴笠在未獲蔣介石重用的時候,每次想要見到蔣介石都很費勁,甚至於在外等待蔣介石的時候,還會受到黃埔高年級學生的羞辱甚至打罵。如畢業於黃埔一期的王世和就曾多次打過戴笠耳光。因此,戴笠在發跡之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一定要保證和蔣介石之間的通道暢通,這樣才能保證自己費盡心力得到的情報在第一時間,毫無縮水的傳遞到蔣介石手中。

而徐恩曾則不同,他和蔣介石之間隔著一個陳立夫。每逢徐恩曾匯報工作,總是先要匯報到陳立夫那裏,然後再由陳立夫轉呈給蔣介石。這就隔了一層皮,使得蔣介石無法了解徐恩曾的得到的第一手資料,由陳立夫轉手交給蔣介石的資料註定不會是原版的。

不過,徐恩曾也是因為這種傳遞的不直接性撿了一條命。

在中統的前身調查科時期,由於抓住了顧順章,使得徐恩曾在蔣介石身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可是,令蔣介石沒想到的是,徐恩曾在這其中曾經犯過的大錯誤卻並沒有被蔣介石知道,是被陳立夫給半道截胡了。

顧順章剛被捕的時候,曾反復強調不要給南京發電報,因為他知道,徐恩曾的機要秘書錢壯飛就是共產黨的人。發了自己被捕訊息的電報,就意味著第一時間知道的人是錢壯飛,而不是徐恩曾。可是,調查科的那些特務們立功心切,還是發了電報。

事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可是,這個本來由徐恩曾犯下的大錯卻被陳立夫給壓了下來,蔣介石到死都不知道徐恩曾曾經犯下過如此大錯。要是蔣介石當時知道還有這麽段內情,恐怕徐恩曾根本就當不上中統副局長。

正是由於戴笠和徐恩曾有這麽多不同,所以,蔣介石在對待他二人的態度上也截然不同。對戴笠,蔣介石可以嚴詞責罵,可以動手毆打,但對於徐恩曾,蔣介石可以批評他,可以罷免他,但是絕對不能動手。畢竟,像戴笠這種奴性,徐恩曾是沒有的。

其實要論才幹,徐恩曾並不弱於戴笠,大家之所以對中統做的那些壞事不了解,還是因為咬人的狗不叫喚。

但是由於徐恩曾的心思並沒有完全用在特務工作中,而是一心想要做官,做大官,最終得罪了不該得罪,也得罪不起的人,終於失去了蔣介石的信任,最後被一腳踢開。

徐恩曾和戴笠的結局

對於徐恩曾和戴笠這兩位大特務而言,蔣介石一直都是心懷顧忌的。這從二人直到被撤職、直到死才不過是區區的副局長就能看出來。

蔣介石奉行的是低階高權的配置,即權力可以給你們很大,但是職位絕對不能太高。不然,這兩位可就真的成為了位高權重之人了。到那時,勢必會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將會嚴重威脅到自己的統治。

蔣介石的做法其實戴笠是很清楚的,不然,他也不會放著中央委員不幹。可徐恩增則不同,他不僅當著中央委員,而且還兼任著交通部次長的職位。

本來,在徐恩曾擔任交通部次長時,不僅蔣介石不滿意,連徐恩曾的領路人陳立夫也不滿意。無論是蔣介石也好,陳立夫也罷,都認為徐恩曾此舉是不務正業。對此,徐恩曾的解釋是,自己擔任交通部次長,有利於在交通部門安插中統人員。

可是,徐恩曾做大官的心思從來就沒有停息過,在擔任了交通部次長之後,他並不滿足,又把目光投向了財政部部長的職位。可這次,蔣介石還沒表態,陳立夫就先不幹了,因為他也想當財政部部長。在陳立夫看來,徐恩曾這種依靠著自己上位,現在羽翼豐滿,又想依靠其他人上位(依靠吳鐵城)的心思極其可惡,就是在過河拆橋。

為此,在陳立夫的運作下,1945年的1月30日,蔣介石一紙令下:

「撤去徐恩曾本兼各職永不錄用」

2月1日,徐恩曾辦理了交接手續,速度之快令人咋舌。2月16日,徐恩曾交通部次長的職務被罷免。5月,其中央委員的職位也落選。從此之後,這位為蔣介石賣命了15年的中統大特務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但徐恩曾也算是因禍得福,要不是他早早地被踢出了國民黨政權的核心圈,那他的下場未必會比戴笠好。

可戴笠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對於戴笠的能力,蔣介石是非常認可的。但是,對於戴笠和自己的這種嚴絲合縫的銜接,蔣介石又是害怕的,因為戴笠知道自己太多的隱秘了。

而且,在抗戰時期,軍統的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全盛時期僅核心特務就已經達到了五萬人,再加上外圍的軍隊和組織,人數近百萬。戴笠很清楚,這支龐大的隊伍在抗戰後勢必要進行裁減,而要裁減這支部隊,自己的實力勢必要受損,為此,戴笠才不顧一切的把軍統的別動隊「忠義救國軍」改編為交通警察部隊,又急著要謀求一個海軍司令的職務,他的真實目的並不見得要當這個司令,而是當了海軍司令之後,他就有權力把軍統的人員改編為海軍陸戰隊,從而保持住自己的勢力。戴笠在此時即使想要低調恐怕也低調不了,他雖然在1945年仍然推掉了中央委員的任命,但他已經遠不是1938年那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了。

但戴笠的這種做法畢竟是遭忌的,尤其是蔣介石這種對軍權極度敏感的人物。因此,他的不得其死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關於戴笠之死,眾說紛紜。有說是因為雷雨天氣造成飛機失事的;有說是馬漢三在飛機上安裝炸彈的;還有說是被蔣介石派人暗殺的。雖然在如今,大家基本上已經認同了戴笠是被馬漢三炸死一說,但是在軍統的關於戴笠之死的絕密檔案仍然沒有解密,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一個是人才卻不是奴才的人因一次意外而撿了一條命;而另一個既是人才又是奴才的人卻因一次意外而送了命,真是造化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