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69年廚師失誤制作了一道「苦瓜炒雞丁」,毛主席好奇:這誰發明的

2024-01-07歷史

69年廚師失誤制作了一道「苦瓜炒雞丁」,毛主席好奇:這誰發明的

1976年9月9日,偉大的領袖毛主席逝世。在毛主席的靈堂前,一位後勤人員悲痛欲絕,幾乎暈厥過去。

接下來的三個晝夜中,這位後勤人員一直守候在毛主席的靈前,心情愈發沈痛,眼淚幾近流盡。

這位後勤人員原是毛主席生前的廚師——於存。

按照中南海的規矩,毛主席的廚師通常每隔幾年就要更替,然而,於存卻一直為毛主席服務了整整十一年。

中南海辦公處曾多次試圖調離於存,但每次都被毛主席阻止,毛主席堅決地說:「於師傅是不能離開的!」

毛主席為何如此堅持留下於存呢?於存和毛主席之間究竟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呢?

一、主席的飲食喜好毛主席出生在湖南湘潭,因此對湘菜情有獨鐘,特別是香辣口味的菜肴,這也是毛主席喜歡吃辣椒的原因。

在昔日湖南大酒樓,掛著兩張毛主席的畫像,一張是毛主席的半身像,一張是毛主席進餐的畫面。在逼真的進餐畫面中,毛主席手持香煙,微笑坐在餐桌前,桌上擺放著臭豆腐、紅燒肉……

盡管毛主席是國家領袖,但他的飲食卻異常樸素,每天都享用一些湖南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比如砂鍋魚頭、紅燒肉和豆豉炒辣椒等,並沒有太多講究。

對於這些菜肴的烹飪,毛主席基本不挑剔,不求色香味的精致,也不追求高級調味料,甚至連澱粉和醬油都不要求。

毛主席不喜歡醬油的味道,即使是在他最鐘愛的紅燒肉中,也絕不加入醬油,只用糖進行調色。

毛主席更偏好原汁原味的紅燒肉,不需醬油調色,不需澱粉收汁,只要加一點清湯即可。

在那個充滿戰爭的年代,毛主席喜歡吃一些肥一些的紅燒肉,以補充腦力。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毛主席年齡的增長,後勤人員決定將紅燒肉的原材料換成五花肉,並煮得更加爛一些。

煮爛的五花肉會被切成若幹塊,放入油鍋中炸至泛起油花,然後加入糖和鹽進行調色入味。這樣做出的紅燒肉既熟透而不膩,一直都是毛主席贊不絕口的美味。

毛主席吃飯非常有原則,每頓固定是三菜一湯,但他的飲食卻極不規律,有時一天只吃一頓,有時則達到一天五頓。

有一次,葉子龍看到毛主席十分疲勞,便吩咐廚房加一道菜。毛主席看著桌上多出來的菜,並沒有多說什麽,仍然只吃了三個菜,對於多出來的菜一點兒也沒動。

相較於肥膩的肉菜,毛主席更喜歡半葷半素的菜品。在清炒木耳和苦瓜時,毛主席會要求加一些肉。

毛主席吃蔬菜註重粗中有細。有一次,廚師石蔭祥為毛主席做鮮炒蘑菇,上桌後眾人才發現有小蟲。毛主席卻幽默地說:「蘑菇裏有蟲子,代表沒有毒,不幹不凈,吃了也沒生病!」

石蔭祥還為毛主席烹飪過空心菜,只有菜葉而沒有菜梗,毛主席和藹地說:「菜梗很脆,富含長纖維,對消化有好處!」

至於肉類,毛主席只吃豬肉和魚肉,很少碰牛羊肉和雞肉。即使是香噴噴的雞湯,毛主席也只喝湯,不碰其中的雞肉。而且,毛主席特別喜歡用雞湯煮的蔬菜。

對於海鮮類食物,毛主席非常不感興趣,他不吃大蝦、螃蟹等海產品,甚至連蝦仁都不吃。

此外,毛主席很少吃零食,特別是甜品。對於補品如燕窩和人參,毛主席更是不感興趣。

毛主席的三大嗜好眾所周知,分別是吸煙、喝茶和吃辣椒。毛主席最喜歡喝雨前茶,不僅喝茶水,還要吃泡過的茶葉。

辣椒是毛主席最愛的調味料,任何用辣椒炒制的菜,他都十分喜歡。此外,毛主席還特別喜歡剁辣椒和炸辣椒,每頓都要有一碟。毛主席的飲食習慣不僅具有湖南農家風味,還體現了戰爭年代艱苦條件下形成的飲食方式。在一次點名要吃「長征雞」時,廚師王近仁曾因誤解而做了湖南風味的安雞,毛主席卻一口沒動。後來,透過詢問,王近仁才了解到,「長征雞」原指紅軍在野外簡單燒制的雞。

除了鐘愛「長征雞」,毛主席還特別喜歡「八寶飯」,這是一道用小米、大米、綠豆和玉米渣熬制而成的粥,是在戰爭年代養成的飲食習慣。

二、成為主席廚師毛主席極為尊重後勤工作人員,即便偶爾遇到口味不合心意的菜,他也從不發表意見,默默享用。這一點廚師於存深刻體會。

於存,來自河北省遵化市平安城,1936年,由於家境貧困,他只能投身紅軍成為後勤部門的廚師。

廚師的工作雖然不像前線作戰那樣危險,但在艱苦的條件下確保全軍夥食,同樣需要一定的能力。

在革命年代,於存練就了一身了得的廚藝,備受部隊領導的肯定。新中國成立後,於存被派到北京飯店學徒。在那裏,他勤奮學習烹飪技巧,還拜全國1號川菜大師羅國榮為師,成為北京飯店著名廚師黃子雲的師弟。

北京飯店是接待黨中央領導和外賓的重要場所,這裏的廚師水平都是一流的。於存因此熟練地掌握了四大菜系的烹飪方法。

1959年,朱老總和黨中央領導一同前往北戴河避暑,於存受命陪同,負責避暑期間的飲食。

返回北京的途中,朱老總握著於存的手說:「於師傅,感謝你的悉心照顧,我們都吃得很高興!」

對於朱老總的贊許,於存激動地回應:「謝謝老總,能為首長們服務,是我的榮幸!」

正是這次的隨行之旅,讓於存給朱老總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當中南海需要更換廚師時,朱老總便推薦了於存。

1965年,於存在北京飯店接到前往中南海的調令。面對上級的安排,於存充滿疑慮地詢問領導:「我的經驗還不夠豐富,要是做得不周到,怎麽辦呢?」

領導笑著安慰他說:「組織對你非常信任,這是別人求之不得的機會,你一定要出色完成任務!」

領導的鼓勵讓於存備受鼓舞,整理好行裝後,他跟隨保衛科人員抵達中南海。28歲的於存從此成為毛主席的廚師。

剛開始,於存心存忐忑,畢竟給毛主席做飯,他擔心自己做的菜不合主席口味。為了防止影響毛主席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於存主動找到後勤部門領導。「要不,我先向之前的師傅們學習一下吧!」他尷尬地提出。

然而,毛主席卻在事情發生前就得知了。

毛主席坦率地說:「不要學習了,現在就開始做,學習了就會變得和之前一樣,熟悉了也是一樣的!」

原來,之前的幾位師傅並不了解毛主席的作息規律和飲食習慣,所做的菜並不符合毛主席的口味,這也是為什麽於存被調到中南海的原因。

毛主席不讓於存學習,直接開始工作。然而,於存還不知道毛主席想吃什麽,因此皺著眉頭焦急地看著毛主席。

毛主席察覺到了於存的擔憂,於是和藹地說:「平時老百姓家吃什麽,我就吃什麽,簡單的飯菜就可以了!」

於存這時才發現:「原來毛主席這麽平易近人!」從那一餐開始,於存開始嘗試著為毛主席準備各種不同口味的飲食。

為了能夠高質素地完成任務,於存調整了自己的生物鐘,與毛主席保持一致。在這個過程中,於存深刻地感受到了毛主席的偉大。

毛主席每天都忙於國家大事,幾乎沒有時間正常地享受一日三餐。習慣了艱苦生活的毛主席總是吃五谷雜糧和簡單的蔬菜,從未品嘗過奢侈的山珍海味,於存為此感到十分心疼。

因此,於存下定決心要精心照顧毛主席。根據毛主席老年人的飲食喜好,於存嘗試為他制作了燒豬肘、燉小雞和麻辣牛肉。

當得知毛主席喜歡吃魚時,於存特地前往海邊釣了一條鯰魚,為毛主席做了一道「蒜香鯰魚」,毛主席吃得津津有味。

當然,在為毛主席擔任廚師的過程中,於存也犯過一些錯誤。有一次,毛主席吃魚時咬到了魚刺,幸虧有保健醫生緊急處理,才避免了意外。

從那以後,於存在也不敢給毛主席做魚了,直到毛主席好奇地詢問:「為什麽最近不再做魚了?」於存才敢繼續為毛主席制作魚菜。

三、錯誤的苦瓜雞丁1969年的一天深夜,毛主席在完成工作後感到饑餓,便叫來剛升為衛士長的理發師周福明。

毛主席讓周福明通知廚房工作人員準備一些食物,周福明匆忙跑到廚房,喚醒了正在熟睡的於存。

本來,於存等人一直等著接到準備飯菜的指令,然而毛主席在工作時廢寢忘食,眾人一直等到深夜也沒有接到訊息,於是在廚房就寢了。周福明叫醒了於存後,急切地說:「於師傅,主席剛剛結束工作,想要吃點東西,你快準備一下!」

於存迷迷糊糊地站起身,一邊在廚房找食材,一邊嘟囔著:「好的,好的,我馬上就開始做……」

毛主席的飲食習慣是有一套固定的食譜的,這旨在保證他的飲食健康平衡。按照這個食譜的順序,於存的任務是制作一道宮保雞丁。

於存手忙腳亂地取出雞胸肉、大蒜、蔥和辣椒,緊張地準備著。盡管這道菜對於於存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但在剛醒來的狀態下,他的意識仍然處於混沌之中。於存將鍋中的雞丁炒熟後,本應加入大蒜和辣椒等調味食材,但是由於狀態不佳,他竟然將一盤苦瓜誤加入鍋中。

等到於存清醒過來,才發現為時已晚,苦瓜和雞丁已經混在一起。於存開始絞盡腦汁地想方設法彌補這個失誤。

於存想到的方法是重新制作一份宮保雞丁,但所需的食材需要重新準備,而時間根本不夠。最為關鍵的是,毛主席已經工作了半夜,現在非常饑餓。毛主席之後還需要盡快休息,無論如何都很難不影響他的作息。

在無奈之下,於存只能硬著頭皮將這道菜交給了周福明,並小心地告知了周福明事發經過。周福明得知後感到十分驚訝,但事情已經發生,他也只能緊張地將這道菜端到了毛主席的面前。

當毛主席看到這份「苦瓜炒雞丁」時,起初露出詫異的表情,然後細致地觀察起來。站在一旁的周福明緊張地雙手握緊,不安地註視著毛主席,心裏不斷嘀咕:「於師傅今天怎麽這麽不靠譜呢?」

過了一會兒,毛主席看出了端倪,擡頭詢問了周福明:「這是誰發明的新菜啊?我怎麽不知道呢?」

周福明先是楞了一下,然後緩緩回答:「主席,這是於師傅做的。」

毛主席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然後輕描淡寫地說:「哦,原來是於師傅啊!難怪呢!」就在周福明以為毛主席要生氣時,毛主席卻笑了起來,對於這道新奇的菜品感到趣味盎然。

毛主席興致勃勃地品嘗起這份「苦瓜炒雞丁」,雖然味道不如宮保雞丁美味,但毛主席仍然吃了幾口。對於後勤工作人員,毛主席向來很少提出意見,即使菜品不合口味,也絕不責怪他們。

然而,於存的疏忽確實犯了錯誤,畢竟他是為毛主席做飯,這關系到毛主席的身體健康。如果有任何差錯,無疑會對全國人民造成損失。後勤部門的領導因此對於存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得知於存受到批評後,毛主席特地將他叫到辦公室,並安慰他說:「他們是不是整你了?不要有心理負擔,他們認為不好,我倒是認為很好,以後我就吃這道菜!」

在毛主席寬容和安慰的面前,於存感動得熱淚盈眶。從那以後,每次給毛主席準備飲食,於存都倍加小心。

盡管中南海的規定是廚師要每三年更換一次,但晚年的毛主席卻對於存十分認可。辦公處幾次試圖調走於存,都被毛主席阻止了。

1971年,中美關系開始緩和,基辛格存取中國,在準備晚宴時,毛主席特地點名讓於存來做菜。

毛主席笑著說:「這次晚宴,還是要讓我的‘施漢諾親王’來準備!」所謂的「施漢諾親王」正是毛主席給予存起的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