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史海回眸】英國殖民者曾「炮決」印度起義者

2024-01-31歷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在152年前——1872年的1月,印度旁遮普邦發生了一場暴動,被英國人血腥鎮壓,為了懲治、震懾反抗勢力,英國人對參與者采取了一種殘忍的行刑手段——「炮決」。

犯人被「炮決」現場

史料記載,激化印度各民族與宗教之間的矛盾是英國殖民統治的重要手段之一。19世紀,殖民者在印度旁遮普邦公開支持穆斯林宰牛,極大激起印度一些其他教派人士的仇恨情緒。1872年1月,納姆達裏錫克教徒(錫克教分支)古爾穆克因看不慣虐牛,與一位馬萊爾戈德拉鎮的穆斯林屠夫發生沖突,官司打到法庭。法官不僅公然偏袒屠夫,還下令當著古爾穆克的面宰殺掉這頭公牛。這一行為激怒當地納姆達裏錫克教社群,1月中旬,約150名教徒展開報復行動,在馬萊爾戈德拉鎮揭竿而起。他們趁夜襲擊了當地的一處據點、試圖拿下鎮子,但行動以失敗告終,沖突雙方各有死傷。

這起暴動引起英國殖民者的關註。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之後,印度各地的反殖民武裝運動此起彼伏。馬萊爾戈德拉事件被英國當局定性為武裝起義,殖民政府決定要對參與者施以重刑。因此,幾十名參與者被架上了炮口,接受「炮決」。在此次的行刑名單上,年齡最小的只有12歲。

據歷史學家研究,「炮決」這種殘酷的處決方式大約出現在16世紀,早年曾被葡萄牙殖民者用於威懾莫桑比克、巴西等海外殖民地人民,英國殖民印度期間將其廣泛套用於鎮壓起義活動、懲罰本地逃兵。「炮決」行刑現場堪稱慘絕人寰:通常來說,被行刑人會被綁縛在火炮前,後心正對炮口;炮彈發射後,被行刑人身體會被炸得四分五裂,正對著炮口的軀幹部位更是幾乎化作粉末,連一塊殘骸都很難找到。

美國【哈珀周刊】記載了1862年2月發生在旁遮普邦菲羅茲布爾的一場「炮決」事件。據目擊者口述,現場血肉橫飛的場景把觀刑者嚇得面如土色,靠近火炮的不少人被濺了一身血,更有人被碎肢擊中。還有親歷者回顧,每次英軍實施「炮決」時,刑場就會吸引大批食腐類動物——天空飛滿禿鷲、野狗在不遠處遊蕩,場景如同地獄。

歷史學家認為,「炮決」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盛行」源於該刑罰的「宗教震懾力」。犯人遭處決時被炸碎身體,就無法按照某些宗教禮儀「入土為安」,對於一些宗教人士來說這比死亡本身更加可怕。殖民者深諳此道,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炮決」在英國殖民印度時被頻繁使用。「炮決」除了場面駭人,失敗、誤傷的風險也極大。據記載,英軍一次「炮決」印度囚徒時,大炮連續3次啞火。在另一場「炮決」中,行刑者為部份火炮填裝了散彈,結果發生嚴重事故:面對火炮的多名觀刑者被流彈擊中、身受重傷。此外,行刑士兵點燃火炮後若撤離不及時,也容易傷及自身。(劉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