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二戰前,沙俄、蘇聯唯一畏懼的亞洲國家,為何只有日本?

2023-12-10歷史

1905年,東亞戰爭的硝煙彌漫,沙俄慘敗。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在這場曝露了東亞一個新興戰國的日俄戰爭之前,已經有了早期的征兆。甲午戰爭時,沙俄曾留意到日本的潛力。然而,由於對亞洲人的輕視,他們依然將目光投向了這個被歐洲視為欺淩物件的亞洲。清朝則遭遇了不平等條約,戰場上屢次落敗。亞洲其他地區也沒好到哪去,鄂圖曼土耳其被戲稱為「西亞病夫」,而印度、越南、印尼等地都成了殖民地。這一時期,亞洲真的是歐洲的玩物。

日俄戰爭的導火索可追溯至1903年,中東鐵路的通車。自1896年起,沙俄在東北開始修建中東鐵路,引發了日本的敏感神經。這條鐵路意味著沙俄正式涉足中國東北,進而引起了對半島的擔憂。這是日本最頭疼的問題。然而,由於各種復雜原因,包括西伯利亞鐵路即將通車等,日本在解決半島問題上遲疑不決。

日俄戰爭中,英美的支持對日本的勝利至關重要。英國一直與沙俄在亞洲各地鬥智鬥勇,而美國則在遠東尋求商機。因此,英日同盟於1902年達成,成為制衡沙俄的一部份。英國和美國的支持使得沙俄的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無法停靠,為日本海軍提供了有利條件。

戰爭期間,英國、美國的支持使得日本勝券在握。然而,這場勝利並未改變日俄關系。1907年,兩國簽署密約,分割了東北等地,支持對方在各自勢力範圍的利益。這種局面下,蘇俄於1917年爆發革命,新成立的蘇聯為了結束一戰,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和約】,放棄了西部土地。沙俄割地賠款,但在蘇聯的掌舵下重新崛起,使得這一局面被掩蓋。

隨著德國和蘇聯的關系惡化,德軍對蘇聯發動「巴巴羅薩計劃」,但蘇聯透過與日本簽訂【蘇日中立條約】避免了雙線作戰。至此,蘇日兩國在二戰結束前保持和平。戰後,蘇聯對日本展開報復性行動,結束了40年的等待。對俄國人而言,尤其是老一輩俄國人,日本成為最可畏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