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47年,毛澤東將被國民黨重兵圍捕,生死存亡之際寫下7字轉危為安

2023-12-31歷史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書中介紹了許多經典軍事計謀。其中諸葛亮巧用「 空城計 」,不費一兵一卒就將司馬懿數十萬大軍悉數擊退的故事,實在令人拍案叫絕。

「空城計」成功之處就在於它是一場智謀,沒有硝煙,更沒有犧牲,是一場考驗人心的心理拉鋸戰。其實,在近代也有一位偉人將軍事計謀運用得爐火純青,他就是毛澤東。

紅軍革命歷史征途中,不乏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軍事戰役。千變萬化的戰爭局面,時刻考驗著領導者強大的心理和面對困境隨機應變的能力。毛主席便是其中運籌帷幄的智囊。

1947年,毛主席帶領部隊撤離延安,國民黨反動派一路追捕,敵強我弱,局勢不妙。在這生死存亡之際,毛澤東急中生智,用一場「空城計」準確抓住敵軍的心理,在一塊豎牌上寫下7個字,順利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

那麽,當時毛澤東在木牌上寫了什麽字?為什麽國民黨軍隊看到後,便不再追擊,反而帶兵離開?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歷經多年的抗日戰爭終於取得勝利。國內迎來了久違的和平局面,但就在人民群眾還沈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新的危機又再一次來臨。

蔣介石向來是一位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如今他已經是國民黨最高領導人,手握重權的蔣介石妄圖獨享革命果實。在後來的重慶談判中,國民黨將假和平、真內戰的虛偽面孔展露無遺。

不久後,蔣介石不顧人民期望,親手撕毀了國共兩黨為統一戰線、一致對外而簽署的停戰協定。國民黨領導人蔣介石明白共產黨擅長打遊擊戰,局部的小規模戰爭,阻擋不了紅軍不斷壯大的趨勢。

於是,蔣介石帶著一舉殲滅紅軍的野心,緊急調整戰略部署的同時組織大批人馬,來勢洶洶,對共產黨發起猛烈進攻,圍剿山東和陜北解放區,全面內戰就此爆發。

攻打延安的重要任務,蔣介石交給得力幹將胡宗南。蔣介石命令胡宗南:「集合部下全力攻打延安,此次戰役,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自己則美滋滋做著一舉殲滅延安部隊的春秋大夢。

在胡宗南的帶領下,25萬國民黨士兵來勢洶洶,對陜甘寧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他們統一采用先進的美式裝備,在戰場上一直處於優勢地位。

反觀駐紮在延安的紅軍,只有2萬多的兵力,同時軍隊采用的裝備也極為落後,與敵人的精銳部隊正面對戰,無異於雞蛋碰石頭,得不償失。

在重慶談判時,毛主席便已經預料到國民黨想要搶占紅軍根據地,但沒想到他們如此之快。現下雙方實力懸殊,我軍陷入被動。可以說,延安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敵眾我寡,為避免不必要的犧牲,黨中央領導人迅速作出決定: 誘使敵深入並及時撤出延安,避開國民黨的進攻態勢。

當時,延安是紅軍革命根據地,在毛澤東的作戰指導下,紅軍取得了多次關鍵勝利。對於結束延安的決定,許多幹部和居民都持反對態度,他們內心極其不舍,有些人甚至提出要誓死保衛延安,絕不撤退的想法。

看來讓大家離開延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打消延安軍民的顧慮,毛澤東特地召開了一個動員會議,此次參會人數超過一萬余人。

在這場會議上,毛澤東把決定撤退的前因後果都交代清楚,同時詳細分析其中的利弊。他著重聲明黨中央永遠不會放棄延安這個革命根據地,目前只是暫時撤出延安。

而後,毛澤東也詳細說明從延安撤軍的原因:「按照當前這種情況,我們大概率無法阻止蔣介石的部隊攻占延安。延安就在那裏擺著,現在丟了,到時候奪回來也是一樣的,城市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另一方面,毛主席還分析撤離延安的好處:延安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但按照當前情況來看,如若解放軍已經不在延安,即使蔣介石的部隊順利攻占延安,我軍也不會遭到任何損失。蔣介石只是贏在表面,從長遠來看,其實他什麽也沒有得到。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不撤離延安,就將與胡宗南手下那25萬人馬正面交鋒。

即使紅軍全力以赴、奮力拼殺,延安得以保全,最終的結果也是損失慘重。這對於我軍來說,得不償失,對以後的解放戰爭也十分不利。

我們必須權衡利弊,優先保存革命力量,暫時放棄延安。只有先保住軍隊,才有可能贏得解放戰爭的勝利,到時候延安自然會重新回到我們手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士兵和人民就是我們的青山和柴火。

最後毛主席做了一個總結報告:「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士兵們深受啟發,為了革命勝利,大家一致同意撤出延安。

在這期間,國民黨軍隊開始向延安地區逼近,胡宗南下令對延安進行轟炸,延安燃起了熊熊戰火。國民黨25萬大軍即將兵臨城下,延安地區很快就會陷入他們的包圍圈中。

面對這種情況,毛主席和周總理知道留給我軍的時間已然不多,便開始帶領延安軍民撤退,向陜北的戰略轉移也提上了日程。

1947年春,胡宗南率領部下攻入延安。見大部隊已大舉進入延安,胡宗南以為勝利就在眼前,迫不及待向蔣介石匯報情況。但此時延安空蕩蕩的,見不到一個人影,宛如一座空城。

急功近利的胡宗南被眼前的假象沖昏頭腦,並沒有去細究延安為何如此反常,還命令手下為他挑選了一個最好的山洞,在延安郊區住下。接著,又安排士兵仔細搜查延安,看看有沒有什麽線索,胡宗南甚至向蔣介石邀功,聲稱此乃大捷,不久就會將解放軍一網打盡。

胡宗南為何如此自信?是因為他根本不把解放軍放在眼裏。胡宗南心裏認為國民黨部隊訓練有素,而解放軍只是一群散兵遊勇,認為追上解放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不必急於一時。

但讓胡宗南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要追上解放軍絕非易事。解放軍最擅長打遊擊戰和隨地藏匿,再加上有毛主席的軍事指導,胡宗南只有吃虧的份兒。果不其然,毛主席率領的紅軍隊伍,此時已經轉移到延川縣永坪鎮的劉家渠。

當時,胡宗南派出了數萬士兵去搜尋解放軍的線索。結果,足足找了三個月之久,也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直到1947年6月,胡宗南大軍仍未追上毛澤東的紅軍部隊,不死心的胡宗南命令劉戡 kān 走在隊伍前面當先鋒,尋找延安周圍的隱蔽場所。

劉戡是胡宗南手下一名將領,為人十分兇狠,深受胡宗南信任。因為他帶領的部隊曾經駐紮在陜甘寧等地,所以對這裏的環境非常熟悉。

在尋找解放軍撤退路線時,劉戡還真發現了線索,經過分析確認解放軍向著王家灣的地方撤退。透過對腳程的計算,劉戡判斷此時紅軍很可能到了王家灣,便立刻率領部隊追擊。

胡宗南好不容易摸索到紅軍的路線非常興奮,立馬命令劉戡帶領5萬余名士兵,直接向王家灣展開進攻。

收到劉戡大軍正往紅軍駐點進攻的訊息,毛主席思索片刻,決定按照計劃安排群眾有序撤離,首先保證大部隊安全。等大部隊撤離後,毛澤東等幾位領導人在王家灣討論作戰方針。

時間過得很快,不久劉戡和追兵就已經到達王家灣。面對強大的國民黨軍隊,我軍決不能與之發生正面沖突,不然就是自討苦吃。

接著,毛澤東親自挑選了幾個得力偵察員,讓他們觀察劉戡及其部下的一舉一動。判斷他們具體往哪個方向走,我軍就往反方向撤退,同時派出小部隊,吸引敵軍註意力,為紅軍安全撤離爭取時間。

連日作戰,我軍身心俱疲,毛澤東帶領部隊在小河村西部的一處山溝藏了起來。那天,天空下起了瓢潑大雨,敵軍深夜到達小河村。雨勢兇猛,雨水從四面八方湧來,隱蔽度大大降低。此時,毛澤東一行人藏身之處離敵人只有數百米,一個不註意就很容易被發現。

這時,毛主席派遣部下帶一個排到西南方向,去吸引敵人的註意力。一聽見槍響,敵人立馬就上鉤了,當即便循著槍聲追去,我軍暫時脫離了危險。

雙方纏結了一個晚上,毛澤東派出的一個排不僅完好無失真回來了,還帶回來了幾個敵方士兵。毛澤東高興得不得了,大大嘉獎了他們。

這次對戰有驚無險,想必敵軍短時間內不會再回到小河村,這裏暫時安全。就這樣,毛澤東幹脆帶領大家在小河村休整。

但小河村目前還處於胡宗南的包圍地區,我軍電報經常被敵人截胡,導致資訊不流通,這可是個急需解決的大問題。經過分析,毛主席和周總理最終還是決定帶領大家從小河村撤離。

這次撤離路線並不像以往那樣安全,因為毛主席決定向敵軍方向撤離,這條路上敵軍眾多。這樣一來,我軍撤離的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危險。

隨行的周總理等人都為此感到不安,向毛澤東提出建議,讓他另選一條路線,但毛澤東堅定自己的選擇。離開小河村後,毛澤東帶領眾人向國民黨軍隊方向撤離,始終與敵人保持著安全的距離,采用白天行軍、晚上休息的行軍方式,這是一場大冒險。

但胡宗南的部下卻是白天休息,晚上行動。有好幾次雙方都險些碰上,好在有驚無險,每次都完美避開了。最終,我軍順利向橫山縣方向進行轉移,毛主席的軍事才能真是頂尖,對敵人的心理了如指掌,這個轉移計劃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當然,敵人部隊也不是沒有一點兒察覺,這麽多人轉移,目標極大,還是被他們發現了。敵軍不惜花費重金,對我軍進行轟炸,還加派人手全力追擊我軍。面對局勢突變,毛澤東改變行軍計劃:白天休息,晚上行軍。這也體現了毛澤東隨機應變的能力,是天生的軍事家。

另一邊,劉戡的追擊部隊再次無功而返,蔣介石大失所望,下令讓部隊展開地毯式搜尋,甚至放出狠話:「 掘地三尺都要找到紅軍的行蹤!

蔣介石知道毛澤東領導的紅軍十分機智,國民黨士兵多次追擊都沒有結果,便決定親自指揮作戰,以圖扭轉局面。抱著這個目的,蔣介石集結眾多國民黨士兵,左右夾擊,一步步向紅軍所在地逼近。

這個訊息很快就傳到了毛澤東耳中,他認為絕不能坐以待斃,要趕在國民黨士兵來臨前先行撤退,這樣方能保住一線生機。 經過商量,紅軍一致決定,向東行軍,因地處偏遠,山林茂密,這一路上紅軍走得極為緩慢,但還是比國民黨軍先一步到達無定河東岸。

在這期間,蔣介石得知了紅軍的行軍路線,他不惜花費重金派遣戰鬥機,對紅軍可能的所在地連番轟炸。毛主席不慌不忙,巧妙控制行軍節奏,化險為夷,紅軍的行進速度,也按照一開始的作戰計劃有序保持著。

歷盡艱辛,紅軍終於到達了黃河岸邊。這時,追擊部隊依舊窮追不舍,不斷向我軍逼近。上級領導得知這一情況後,覺得實在冒險,在這存亡之際,一致要求毛澤東等人立即渡黃河,擺脫重兵圍捕,否則就插翅難飛了。

形勢變得越來越危急,處在了前有黃河後有數萬追兵的險境之中。此時,毛澤東必須做出抉擇:渡過黃河或變更撤退路線。朱德等人此刻心急如焚,為毛澤東等人的安危感到十分擔憂,由於敵我兵力懸殊,他們一致建議毛主席渡黃河,不要撞上敵軍。

望著因連日暴雨而高漲的黃河,毛澤東對周遭環境進行了短暫分析,認為我軍並沒有足夠的時間渡河,如果到時候和國民黨大軍迎面碰上,後果不堪設想。於是,毛澤東沒有采納渡黃河的建議,說自己有不渡河就能擺脫追兵的方法,並揚言:「 不打敗胡宗南,誓不過黃河!

此刻毛主席神情嚴肅,深吸了一口手中的煙,隨即一扔,堅定地說道:「現在我們不過河,我們上山去,大家跟緊隊伍!」紅軍來到附近的一座山腳下,開始有序上山。隊伍中領導向來細心,在上山時特意囑咐群眾,註意把沿途的痕跡全部消除,以免敵兵發現撤退方向。

聽到他們的對話,毛主席連忙阻止,並讓兩個士兵找來一塊木牌,接著在木牌上寫上7個大字,眾人看了後大吃一驚。只見這豎牌上,明晃晃寫著 :「毛澤東由此上山。」

對於毛澤東的行為,大家都感到十分不解,我們一直費盡心思想要隱藏行蹤,這樣一來不就全部暴露了嗎?周總理知道毛主席的用意,兩人相視一笑,來不及解釋,立好木牌後,毛澤東便帶領大家上山。

紅軍登上山頂後不久,劉戡等人也趕到了山腳下,一眼就看見了毛澤東立的那塊木牌,看著木牌上那7個字,劉戡陷入了沈思,這上面的資訊實在令人懷疑。

劉戡此人生性多疑,心想:這醒目的木牌一定是紅軍的詭計,這山中恐怕早已設下了許多陷阱,他們肯定已經渡過黃河。隨即放棄上山,往黃河方向追擊,劉戡一行人沿著河流尋找,可是在河邊找了半天,也沒有發現任何紅軍的身影。

此刻,劉戡更加確定那塊豎牌是紅軍的誘餌,目的就是拖延他的時間,認定紅軍不可能這樣堂而皇之待在山上。為確保萬無一失,劉戡只好先命令手下撤退,待情況清楚後再做打算。就這樣,毛澤東不費一兵一卒,僅憑這7個字就將敵軍嚇退。

劉戡怎麽也不會想到,此時毛澤東一行人正在山上觀察他們。當看見敵軍撤離後,毛澤東帶領部隊下山,繼續轉移,順利擺脫了追擊。毛澤東本人非常喜歡讀書,尤其鐘愛歷史和軍事書籍,在這些傳統書籍的滋養下,他成為了一名十分出色的軍事家。

同時,毛澤東也是一位智謀家,雖然一生中很少動過刀槍,上前線作戰的次數也不多,但作為一個領導者,其軍事才能以及作戰策略都是一流的。毛主席經常能夠準確擊潰敵人的心理防線,進行針對性的戰略部署,以弱勝強,打破不利戰局。

在革命道路上,毛澤東具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能夠不斷帶領黨和國家突出重圍轉危為安,帶領人民取得革命的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