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城
在中國的東南邊陲,坐落著一座有兩千年歷史的古城——南平。我在南平出生、成長,熟悉這裏的一草一木,小時候就時常聽老一輩說起一段源自晉朝的傳說——「雙劍化龍」。故事內容很是離奇玄幻,一度發展出人人信奉的祭祀儀式。時如逝水,那圍繞南平城的兩條大江,還能否讓現在的南平人民記起塵封的傳奇?
一、文獻記載中的「雙劍化龍」傳說
「雙劍化龍」民間信仰最早源自【晉書•張華傳】。書中記載,吳國尚未平定之時,精通望氣學說的人就曾預言,東南方有紫氣環繞。當吳國滅亡後,盤踞在東南方的紫氣越發強盛。晉朝名臣張華聽聞此事,便請來精通天文之術的雷煥,讓他測算吉兇禍福。雷煥登台遙望,向張華說,在豫章郡的豐縣有劍氣直插牛鬥,那裏必定有無上寶劍。張華大喜,因為他年輕時就聽相術師說過,他60歲能位極人臣,並且有絕世寶劍傍身。雷煥此言,正合相術師之言。因此,張華根據天象表奏雷煥為豐縣縣令,讓他暗地裏尋找寶劍。雷煥也不辱使命,透過推算來到豐縣的一間房屋內挖地4丈。當時的1丈相當於今天的2.5米,4丈也就是大約10米深的土下,有一方石函,閃爍著悠悠的亮光。雷煥開啟石函,果然發現當中存有雙劍,一把刻著「龍泉」,一把刻著「天阿」。寶劍挖出後,盤踞在東南地區的紫氣也就消散開來。
雷煥將其中一把寶劍和埋藏寶劍的土壤送給張華,而張華也信守承諾,將另外一把寶劍留給雷煥。張華得到寶劍後喜不自勝,每日把玩。一日細看劍文,發現這並不是「龍泉」或者「天阿」,竟是失傳已久的「幹將」。那麽,雷煥手中的便是「莫邪」無疑。因此,張華寫信告訴雷煥,這兩把劍是「幹將」、「莫邪」,遲早要合歸一處,為什麽不將寶劍送給他?雷煥並沒有將寶劍送給張華,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兒子雷華。張華死後,屬於他的那把「幹將」劍也失去了蹤跡。後來雷華帶著父親傳下來的寶劍路過延平(今南平市轄區)時,寶劍竟然自行騰空,而後墜入水中,化成兩條蛟龍,卷起驚濤駭浪。雷華這才感慨,張華當時說寶劍終究合歸一起的話是多麽靈驗!
從【晉書】的記載看,「雙劍化龍」中的雙劍源自晉朝大臣張華夜觀天象,並請人專門推演而來。張華的友人也曾經和他說過,這兩把劍天生一對,遲早要合二為一。沒想到,這位友人一語成讖,兩把寶劍在建州飛入水中,化作雙龍。而這建州,就是南平的古稱。這就是「雙劍化龍」故事的完整版本。
不過,這個故事並不是晉朝的原創,如果我們看看我的家鄉南平的城市名稱演變,就會發現其實這個故事的發明比晉朝的開創還要早。
南平在歷史上名稱多有變化,在五代時期稱「龍津」、「劍州」,在宋代稱「南劍州」,在元代稱「南劍路」。自東漢以來,南平就有50處地名與「雙劍化龍」有關。鄭慶雲更是直接將南平的古稱「劍津」、「龍州」等名稱的由來算在「雙劍化龍」信仰的頭上。可見,在編修【晉書】之前,「雙劍化龍」就在南平地區流傳,【晉書】的記載只是標誌著該信仰上升到官方認可的高度。
正是有這一信仰的存在,遊歷南平地區的文人墨客紛紛留下了雙龍傳說的詩句。例如唐代胡曾的【龍津】: 「延平津路水溶溶,峭壁危岑一萬重。昨夜七星潭底見,分明神劍化為龍。」 這首詩直接體現出他對流傳的「民間信仰」的遐想,可以想見在唐代,「雙劍化龍」民間信仰已然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
可惜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們日益追求現代化,崇尚新奇科技,對古人們的精神創造可謂漸行漸遠。在這個過程中,諸多文化遺址被冷落在某個角落,許多地方傳說也逐漸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那今天的南平人還記得「雙劍化龍」嗎?
南平市標
二、南平人心中的「雙劍化龍」
在流經南平市延平區的閩江支流中,樹立著一座顯眼的雕像。兩根雪白的巨大的錐形雕塑相交而立,直插雲端,好似兩把寶劍。所有來到延平地區的人,總會第一眼看到這座雕像。我曾隨機采訪了幾位有代表性的南平人,看看現在的南平人是否還記得這流傳千年的故事。
「雙劍化龍」雕像
如今在廈門理工大學就讀的張同學對「雙劍化龍」信仰較為熟悉,他能夠準確地說出:「閩江經過延平區這裏,有一個雕塑就是雙劍化龍,也就是龍泉和天阿雙雙入水化龍,造福一鄉百姓,這也是此地古稱‘劍津’的由來。」而成長於新中國的劉大伯卻對「雙劍化龍」信仰一知半解,只知道地方宣傳中有這回事。今年92歲的姜奶奶卻對「雙劍化龍」信仰無比崇敬,每年還會在特定的節日進行祭奠。
從當地民眾的日常用語中也可以發現,「雙劍化龍」信仰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體,年輕一輩及中年一代要麽不清楚,要麽只是將其當作美麗的故事。
在「雙劍化龍」傳說的影響下,人們認為以大宋提刑官宋慈、一代儒學宗師朱熹為代表的本地名家,之所以能做出一番事業,正是得益於「雙龍」的庇佑,南平是有神龍守護的鐘靈毓秀之地。
地方政府樹立「雙劍化龍」的雕像,目的就是希望這一流傳千古的傳說能在當代鮮活如初,凝聚起人心,牢固樹立地方的文化自信。
三、「雙劍化龍」信仰由何而來?
「雙劍化龍」這一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信仰,是怎麽出現的呢?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南平地區的地理環境影響著「雙劍化龍」民間信仰的形成。在南平,左右山川聳峙,閩江、建溪兩川交匯於此。兩川水汽蒸散,讓南平地區常年雲霧繚繞、似真似幻,加之古人對「風從龍、雲從虎」的認知,如此雲霧繚繞、風從雨隨之地必然有異物存在。於是在當地人豐富神幻的想象中,川化為「劍」,江融為「龍」,兩川、兩江正是「雙劍」、「雙龍」。正是基於這樣的地理環境和當地人的想象,「雙劍化龍」民間信仰的產生才有所依托。
南平風景
其次,風水觀念對「雙劍化龍」民間信仰的產生也有著深刻的影響。【延平府誌】中記載,張華發現雙劍,就是基於風水學中的「望氣」。古人是很篤信望氣之術的,而「雙龍相會」本身也符合古代風水觀念中的望氣說、神物化龍說。
最後,地方精英與人民群眾的交融也是「雙劍化龍」民間信仰得以發展成型,並成為官方認可的民間信仰的一大原因。地方精英為了宣揚自身有「神靈」相助,從而擴大影響力,便借民間傳說中的「雙劍化龍」加以大肆宣揚,稱此地為「風水寶地」,必出人傑,這無形中使得「雙劍化龍」民間信仰穩固下來,成為地方文化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份,並為官方所認可。
南平古色
文史君說
我一直覺得神話傳說和民間信仰是一個地區人民的共同歷史記憶,也許人們並不常把神話故事掛在嘴邊,也未必會參與到民間信仰活動中來,但是一個城市會用她獨特的方式來銘記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風物人情,不管是現實主義的,還是神奇玄幻的。因為如果沒有這些人情的滋養和點綴,一座座城無非就是冰冷的雷同的磚墻。「雙劍化龍」故事和信仰即是如此,其在正史、地方誌及文人詩篇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正是有了其存在,南平這座原本就不顯赫,現在依然不顯赫的東南小城,才有了自己特別的意義。
參考文獻
(嘉靖)鄭慶雲:【延平府誌】,1961年天一閣藏明代方誌選刊本。
(萬歷)吳必學等:【延平府誌】,1961年天一閣藏明代方誌選刊本。
房玄齡等:【晉書】,中華書局,1974年。
張雋:【「雙劍化龍」傳說的三類文學意象】,【武夷學院學報】2017年第36期。
魏愛棠:【從「越劍化龍」到「建塔聚氣」——對劍津傳說的神話學分析】,【南平師專學報】2000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史海尋珍)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 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 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註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 haoranwen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