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演義中有六個人能夠守住街亭,但在正史上,僅此二人能確保街亭!

2024-07-29歷史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首次北伐,起初一帆風順,連續攻克隴右五郡中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形勢一片大好。然而,由於諸葛亮用人失當,他將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派駐在軍事要塞街亭。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指示,沒有在道路口安營紮寨,而是在街亭旁的山上駐紮,結果被魏國大將張郃切斷水源,蜀軍陷入混亂,幾天之內便失守街亭。大軍陷入被動局面,諸葛亮不得不撤兵,第一次北伐最終功虧一簣。許多人感嘆,如果當時諸葛亮沒有派馬謖守街亭,而是安排其他武將,是否能守住街亭呢?

分析三國時,我們應從【三國誌】和【三國演義】兩個角度入手,這在討論守衛街亭的將領時亦是如此。在【三國演義】中,至少有六位將領被描繪為能夠守住街亭,但在【三國誌】中,只有這兩位將領能確保街亭的安全無虞。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姜維、魏延、關興、張苞和楊儀六人能夠守住街亭。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以「尊劉貶曹」為主基調,極力誇贊蜀漢武將的英勇與智慧。蜀漢的五虎上將被描繪成十大猛將,劉備則被刻畫得極為仁義,而諸葛亮則被賦予了無所不知的謀略。反觀曹操及其武將,經常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狼狽不堪,甚至連孫權等人也被形容成卑鄙小人。

諸葛亮首次北伐時,武將陣容最為強大,趙雲、魏延、關興、張苞四位猛將齊齊出征,而姜維此時才剛剛歸附蜀國。

趙雲作為最後一位五虎上將,無疑是當時的頂尖高手,單憑他一人,魏蜀吳三國中無人能敵。誇張一點說,只要趙雲在街亭,張郃使出全力也難以突破,甚至有可能喪命。因此,在演義中,趙雲必定能夠守住街亭。

魏延是蜀漢五虎上將之外的第六位武將,既擅長攻城略地,又精於防守,特別是在防守方面表現突出。他將漢中防守得如銅墻鐵壁一般。鑒於他能牢牢守住廣大的漢中,防守一個小小的街亭,實在是「大材小用」,因此,魏延自然也能夠穩固地守住街亭。

關興和張苞分別是虎將關羽和張飛的兒子,所謂「虎父無犬子」,他們繼承了父輩的絕學。關興精通青龍偃月刀法,張苞的丈八蛇矛冠絕天下。雖然他們的武功不及關羽、張飛,但擊敗張郃、守住街亭並無太大問題。因此,關興和張苞能夠守住街亭。

姜維剛歸順諸葛亮時,他的謀略僅次於諸葛亮,武藝與趙雲不相上下,甚至有可能擊敗張郃,守住街亭。然而,諸葛亮因不信任新歸順的姜維而未加重用。

除了上述五人,還有一個人也有能力守住街亭,此人便是長史楊儀。當時,王平派人將馬謖在街亭的防禦部署圖送交諸葛亮,諸葛亮看後大驚失色:「馬謖無知,坑害我軍!」長史楊儀主動請纓,願意替換馬謖守衛街亭。諸葛亮並未表示反對,顯然他認可楊儀的建議,也相信楊儀的實力,認為楊儀不同於紙上談兵的馬謖,能夠守住街亭。後來,諸葛亮去世後,楊儀率領蜀軍平安返回成都,並鏟除對手魏延,由此可見楊儀確實不凡。因此,楊儀是蜀軍中第六個能夠守住街亭的人。

在三國正史中,唯有趙雲與魏延二人能夠確保街亭安然無恙。

正史與演義有別。演義可以盡情發揮想象力,天馬行空,是一種藝術創作;而正史作為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不允許隨意發揮。

在三國的正史中,關興和張苞二人均在年輕時早逝,因此他們既未能隨諸葛亮參與北伐,也無法守住街亭。

姜維初歸順諸葛亮時,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將,直至諸葛亮去世後,他才開始逐漸展露頭角。費祎被刺殺後,姜維更是成為蜀國的大將軍。因此,姜維在剛歸順諸葛亮之時,不可能守住街亭。

雖然楊儀比馬謖更出色,但他更擅長的是內鬥,而非軍事指揮,因此他也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守住街亭。

最後,經過對正史的分析,演義中的六個人選最終只剩下趙雲和魏延兩人。二人能夠確保街亭萬無一失,其原因如下。

在諸葛亮首次北伐撤退時,趙雲親自擔任後衛,成功將全軍帶回益州。像趙雲這樣精於指揮的將領,即使面對頑強的敵人,也能化險為夷,穩守街亭。

魏延無須多言,他防守的能力卓越,他的「重門之策」堪稱防守的利器,足以輕松守住小小的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