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月12日,總幹部部釋出【評定軍銜的工作計劃】,該檔提出,中將以上軍銜,由中央軍委於1955年1、2月間先行確定。由此,因高饒漱案停滯了近一年的軍銜評定工作重新開機。
1955年1月14日至15日,彭德懷主持召開軍委座談會,討論初評元帥、大將、上將人選。經過兩天的認真研究,形成了統一意見。關於元帥,與會的軍委委員意見一致:軍委毛主席評大元帥,重心轉入黨和地方工作的兩位軍委副主席劉少奇、周恩來不參加評銜,其余十位黨內任職軍委副主席評元帥。關於大將人選,軍委上報中央供研究評審的有15人和22人兩個方案,而上將的初評人選,也相應地有51人和58人兩個方案。
1月16日,彭德懷、羅榮桓聯合署名將軍委座談會透過的初評元帥、大將與上將名單上報毛主席和黨中央。
58人--51人上將初評方案
1、入選初評大將22人名單中的7位:許世友、劉亞樓、鄧華、陳再道、楊得誌、彭紹輝、王宏坤。1952年軍隊評級,7人均被評為正兵團級。
上述7人與另外51人組成58人上將初評方案一。以下51人為上將初評方案二。
2、李克農,陳伯鈞
二人(正兵團級)入選總幹部部部長羅榮恒上報軍委的大將人選討論名單,經軍委座談會討論被否決。
3、1952年軍隊評級為正兵團級將領
李 達、楊成武、李 濤、傅 鐘、肖 華、甘泗淇、賴傳珠、徐立清、陳奇涵、宋時輪、蘇振華、陳錫聯、陳士榘、周士第、王新亭、謝富治、葉飛、黃永勝、 朱良才、楊 勇、王建安、陶峙嶽、陳明仁、董其武。
4、轉地方工作但兼任軍職的正兵團幹部(未參加52年軍隊評級):陶 鑄、李井泉,二人分別兼任華南和西南軍區副政委。
5、1952年軍隊評級為副兵團級將領
張愛萍,傅秋濤,韓先楚,唐 亮,洪學智,李誌民,周 桓, 莫文驊,李天佑,劉震,楊至誠,王 平,鐘期光,郭化若,程世才,郭天民,李天煥,韋國清,李聚奎,廖漢生。
6、1952年軍隊評級為準兵團級將領:賀炳炎。
7、地方幹部:閻紅彥,曾希聖
無論是51人還是58人大名單,這裏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曾任四野七縱政委、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的陶 鑄,解放後長期在兩廣工作。因能力出眾,1966年調中央工作,黨內排名高過了絕大多數元帥(僅低於東北的101),也高於劉鄧(第八和第六)。但第二年突遭風吹雨打,由紅桃四變成了黑桃三,兩年後含冤去世,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平反。
中央書記處對軍委上報的初選名單進行了討論與研究,中央研究確定,元帥與大將人選同為11人,上將人選51人。毛主席專門提出,重心已到地方工作在軍隊僅為兼職的暫不參加第一期現役軍官評銜,待第一期現役軍官評定工作結束後再評。會議上,周恩來提議,增加呂正操入選上將名單,作為原東北軍代表,以利於統戰工作。該提議獲得書記處透過。
關於元帥和大將的人選確定,可以參看我的前兩篇文章。
第二個51名初評上將名單
中央書記處修改後的上將名單發回軍委後,彭德懷與羅榮桓根據中央確定上將名額51名的決定,馬上召開軍委會議,對初評名單進行了綜合評定,經多次磋商,最終擬出一個新的51名上將名單。
1、擬評大將改評上將11人(均為正兵團級)
入選大將15人名單:宋任窮,肖克,王震,周純全
入選大將22人名單:許世友,劉亞樓,鄧 華,陳再道,楊得誌,彭紹輝,王宏坤
2、正兵團級22人
李克農、陳伯鈞;李 達、楊成武、李 濤、肖 華、甘泗淇、賴傳珠、徐立清、陳奇涵,宋時輪、蘇振華、陳錫聯、陳士榘、王新亭、黃永勝、朱良才、楊 勇、王建安、陶峙嶽、陳明仁、董其武
3、副兵團級18人
張愛萍、傅秋濤、韓先楚、唐 亮、洪學智、李誌民、周 桓、李天佑、劉震、楊至誠、王 平、鐘期光、郭天民、李天煥、韋國清、李聚奎、廖漢生,呂正操
4、準兵團級1人
賀炳炎
落選的12人為:
1、地方幹部(都為各地的省委書記)兼軍職6人
未參加52年軍隊評級:陶鑄、李井泉、閻紅彥、曾希聖
52年評為正兵團級:謝富治、葉飛
2、軍隊審幹還未下結論2人
傅 鐘:長征草地會師時對待中央的表現待查實,未下結論。
周士第:南昌起義後部隊轉戰潮汕,在三河壩阻擊戰後脫黨至1933年參加紅軍時期的表現待下結論。
3、副兵團級幹部轉評中將3人
郭化若:紅軍時期受"托派"影響而脫黨八年,從擬評上將改評為中將。
莫文驊、程世才:因上將名額限制,改評中將。
4、準兵團級1人
賀炳炎
坊間流傳甚廣的一個版本是,皮定鈞在評定軍銜時的「皮有功,少晉中」,其實更早的一個版本是「韓有功,中晉上」。還有一個說法,在中央書記處第一次討論上將人選的會議上,毛主席提出韋國清作為百色起義、紅七軍和少數民族代表應授上將,獲得了書記處的一致贊同。
程世才資歷很老,西路軍時任主力紅30軍軍長,但是在徐陳二人離開前召開的會議上,確定的軍政委員會負責人是30軍政委李先念,這說明程的能力和威望還是有所欠缺。抗戰時程世才表現中規中矩,去東北後林彪本來很重用他,任三縱司令員。但是他沒能很快從遊擊戰轉變到運動戰、正規戰,表現不好,最後林彪被迫命令由四縱副司令韓先楚指揮三縱作戰。韓先楚由此盡情施展軍事才華,率領三縱打出了旋風縱隊的威名。因而,程世才落選上將也屬正常。
莫文驊也參加了百色起義,要戰功有戰功(塔山阻擊戰了解一下),亦可作為百色起義和紅七軍的代表,但是他的落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廣西剿匪不力。
廣西解放後,第十三兵團兼廣西軍區,張雲逸任廣西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但他還是廣西省委書記,更多的精力放在地方工作上。軍事上主要是副司令員李天佑、副政委莫文驊、參謀長鐘偉等人負責。廣西的匪患嚴重,有其特殊的原因,但也與一開始的過於寬大的政策有很大關系,結果導致土匪越剿越多,我軍和地方工作隊及廣大人民群眾損失慘重。為此,毛主席連發四電提出了批評,最後派葉劍英和陶鑄去了廣西,留陶鑄坐鎮。張雲逸病休後,陶鑄任省委代書記。
陶鑄到廣西後,先聽取各地匯報,摸清情況,然後做了一個長達萬字的發言,對有關人員提出了嚴厲批評。以前聽人言,陶鑄很有才,有次大會講話兩個小時,講的明明白白條理清晰,而發言稿上只有6個字。此事不知真假,另一位很有才的是沒有參加評銜的原十八兵團政治部主任胡耀邦。
此後,之前繳槍不殺、脅從不問的過於寬大的政策被改變,中央又調派積極要求入朝參戰的陳明仁21兵團由湘入桂,共計兩個兵團17個師二十萬人的兵力剿匪,很快徹底剿滅了廣西46萬土匪。
張雲逸1951年後因傷病休養,另一位資歷很深的三十八軍首任軍長李天佑雖也因剿匪問題受到了批評,但因戰爭時期戰功赫赫獲上將。軍區副政委莫文驊落選上將。東野最後成立的第十二縱隊(49軍)司令員鐘偉(正軍級),因紅軍和抗戰時期所任職務偏低,表現平平,更主要的是因為廣西剿匪之事,與中將無緣。至於網上有人說是因青樹坪之戰,其實該戰只是因冒進被圍,我軍一個師抗擊了桂系六個師的圍攻,並未失利,此戰成功地抑留了桂軍主力,為衡寶戰役殲滅桂系集團立了首功。網上那些說法是人雲亦雲,甚至把青樹坪之戰誇張為我軍一大敗仗,只能說那是不學無術。
上將名單最後確定的一波三折
由於高饒案,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自然從元帥初選名單中排除;根據毛主席提出的工作重心已轉到政府工作未再擔負軍隊實質性工作的領導人暫不參加第一期現役軍人評銜的指示,1953年調中央工作的四位軍委委員鄧小平、鄧子恢、習仲勛、饒漱石也未參加評銜;徐海東作為紅二十五軍、紅十五軍團的代表入選大將,勉強也可代表陜北紅軍;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賀晉年(副兵團級)由於高饒案的牽連,失去入選上將資格,最後僅授少將。
自從李象九、謝子長、劉誌丹先後犧牲後,陜北紅軍軍事領袖的代表主要是閻紅彥和賀晉年。在這種情況下,毛主席推薦閻紅彥作為陜北紅軍的代表授上將,獲得書記處和軍委的透過。為此,特任命時任四川省委書記的閻紅彥任成都軍區第一副政委。
此時,上將的初選名單為52人。
1955年3月,隨著全軍政治審幹工作的結束,傅鐘、周士第二人順利透過了紅軍時期的政審,中央軍委決定二人重新入選上將名單。由於中央先前已決定上將名額為52人,原名單中需削減2人:
鑒於韋國清作為公安部隊的代表擬授上將,經軍委評議,資歷稍有欠缺的公安軍副政委李天煥遺憾的無緣上將,改評中將。
1954年6月,王建安因高血壓從北韓回國治療,旋因被批居功自傲,也有一說是受高饒事件影響,還有一說是受黎玉事件的影響(抗戰時期山東的事),降為副兵團級。軍委討論後決定王建安暫不參加第一期評銜,待其改正錯誤後再評銜。
5月初,總幹部部將修正後的少將、中將與上將名單上報中央軍委。1955年5月6日,中央軍委會議透過了上將、中將、少將名單。
5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對11位擬評大將人選進行討論,因張宗遜在高饒事件中明哲保身,態度不積極,再者鑒於秋收起義大將代表已有譚政,紅二方面軍大將代表有許光達,中央政治局決定張宗遜由原擬評的大將改評為上將。
同時,原上將名單中的李聚奎因轉任石油工業部部長,結束了現役軍官上將評銜工作,擬評上將名單在一增一減後依舊為52人。
1955年7月6日,彭德懷主持審閱總幹部部上報的現役軍官擬授將官名單。7月11日,中央軍委召開會議,對授銜將官名單進行審查確定。
現役軍官的評銜工作結束後,地方幹部兼任軍隊職務,特別是一些與軍隊有歷史聯系和與某一地區革命鬥爭史有聯系的地方領導幹部的評銜又馬上提上日程。
1955年7月14日,羅榮桓將22位省委書記以及21位與軍隊有歷史聯系和與某一地區革命鬥爭史有聯系的地方領導幹部共計43人列出,上報中央軍委。建議其中的8人須評定軍銜又授予,其他35人的軍銜評而不授或授予預備役軍銜。
中央在討論後做出決定,凡是1952年沒有參加軍隊評級,又轉到地方任職的領導幹部,包括駐外使節,一般都不參加評定軍銜工作。為照顧起見,地方幹部中擔任軍隊實際性職務者可授予現役軍銜。
中央軍委經過討論與研究,決定烏蘭夫、趙爾陸、葉飛、謝富治和王恩茂等5人授予現役軍銜,其中烏蘭夫、趙爾陸、葉飛、謝富治四人授予上將軍銜(後3人52年軍隊評級正兵團級),王恩茂授中將軍銜(準兵團級)。隨著烏蘭夫、趙爾陸、葉飛、謝富治四位地方幹部被評定為上將,上將名單確定為56人。
著名的葉王陶居首位者,華野第一主力第一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十兵團司令員葉飛,授予上將絕對應當。
烏蘭夫(最後任國家副主席)雖然未參加1952年的軍隊評級,但是他對國家的貢獻極大,成立民族區域自治政府的構想就是他在離開延安回內蒙工作前與主席的談話時提出,並得到了毛主席的贊同。回到內蒙後,他解散了以蒙奸博英達賚為首的「內蒙古共和國臨時政府」,聯合內蒙東、西部進步力量,成立了內蒙古自治政府任主席,決定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統一的國家下參加建設。部隊整編為內蒙古人民自衛軍(1948年1月改稱內蒙古人民解放軍),任司令員兼政委,後任內蒙古軍區司令員兼政委。
1955年8月2日,彭德懷主持召開軍委會議,透過了少將以上授銜名單。第二天,彭德懷向毛主席上報【關於少將以上軍銜評定問題的報告】,其中提到:「......大將名單(十名)已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透過,作了定案;上將名單(五十三名),除三名起義軍官須請中央確定外,其余人選已取得一致意見;唯有中將(一百七十七名)、少將(八百零八名)名單,又作了大的縮減,這個名單已經八月二日軍委會議同意,現呈上請稽核。......」
1955年8月1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透過了彭德懷上報的關於現役軍官授予少將以上名單。
1955年9月3日下午,中央軍委召開授銜工作總結會議。羅榮桓宣讀了少將以上人員名單,其中上將授銜名單為56人。
軍委授銜工作總結會議結束後,預授名單上報毛主席。毛主席指示上將名額需再減少2個。徐立清(正兵團級)與廖漢生(副兵團級)主動申請降為中將,上將名單由56人減少為54人。
梁家輝在【太行山上】飾演獨臂將軍賀炳炎,演得很傳神。
1955年9月16日,國務院舉行第18次全體會議,在審議國防部上報的上將名單時決定賀炳炎作為紅二軍團的代表,由中將提升為上將。授銜上將名單最終確定為55人。
賀炳炎成為了1955年首次授銜時最後一名入選上將名單者,他也是我軍唯一一名準兵團級上將。賀炳炎與彭紹輝一起成為我軍唯二的兩位獨臂上將,巧的是,在紅軍時期,他們一人失去了左臂,一人失去了右臂。
1955年9月23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簽署001號將軍授銜令,決定授予張宗遜、宋任窮等55人為上將軍銜。
1956年,經過深刻的檢查,在首次授銜時被確定緩授的王建安被授予上將軍銜。同期,1955年被緩授軍銜的聶鶴亭(準兵團級),透過了認真檢討,被補授中將。
1958年,余秋裏(中將)與李聚奎對調,擔任石油工業部部長,李聚奎重新回到軍隊任職。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簽署授銜令,授予李聚奎為上將軍銜。同年,我軍衛生工作的建立者和領導者賀誠(副兵團級),被補授中將。
至此,57名開國上將(及177名開國中將)最終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