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歷史上最可惜的四個人,統一天下觸手可得,卻偏偏沒走好最後一步

2024-03-02歷史

每個人內心都存在著巨大的欲望,有人希望自己能賺更多的錢,而有的人則想讓自己站在權利的頂端,這其實都是實作自我價值,滿足內心的方式。

尤其是對於男性而言,他們對於權利的渴望值達到了頂峰,他們享受那種萬人對自己朝拜的狀態,這也是為何現在電競遊戲這麽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期間湧現出了許多的英勇人物,所謂亂世出梟雄,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很多人都憑借著自身的能力逐漸嶄露頭角。

我們都明白,現在和平穩定的生活,是在無數戰爭的洗禮之下才建立起來的,有的人智謀過人有望一統天下,最終卻沒能成功。

歷史上最可惜的4個人,他們對統一天下可謂是觸手可得,只要再往前一小步就能做到那個最高的位置上,卻還是失敗了,這些人都是誰呢?

一、雄才偉略的曹操

三國時期群雄逐鹿,當時湧現出了大批的有才之士,他們透過各種謀略去分奪天下,曹操在眾人中脫穎而出。

面對四方征戰曹操從未畏懼過,他有過人的膽識,而且在兵法與謀略上面也有獨特的見解,各種大小戰役曹操經歷了無數,這讓他擁有了比常人更多的經驗。

在不同時代,大家對曹操的評價也是不一致的,有人認為他是百年難遇的巫師,有人則認為他太過於自負。

不可否認的是,曹操文武皆出眾,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文武雙全,他在政治還有軍事等方面的才能更是有目共睹,雖說人無完人,曹操卻幾乎接近於完美。

除此之外,他的出身比其他人也更加的優越,出生世家,有極高的社會地位,這也讓他之後行事更加的方便。

不僅如此,曹操還是一個很有遠見的人,對於普通的群眾來說,誰執政對自己影響都不大,他們最關心的就是生活是否能夠穩定,是否能吃得飽穿的暖。

戰爭極具消耗財力還有物力,在亂世之下,曹操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他提出了屯田制度,這幫助百姓們輕松的度過了戰爭,也讓他進一步統一了北方。

透過各種史料我們還了解到,曹操是一個很看重人才的人,雖然他坐在高位上,手中有絕對的權利,但他不妒忌別人的才能,反而是待人寬厚。

在他麾下的將領,只要你有才能就能得到重用,因此有不少人都是慕名而來,不得不承認,曹操很懂得用人之道。

保障了群眾的生活,制定了賞罰分明的晉升制度,這就讓民心得到了保障,軍心也穩住了,所以曹操在各種戰爭中勝率極高。

他唯一的錯誤就是放了劉備,這個人也成為了他之後最大的威脅,開始時是曹操救了劉備,兩人應該是有過命的交情。

當時就有人向曹操提議,要盡快除了劉備,這個人有謀略有心機,將來肯定會成為大患,曹操卻認為在這一特殊時期,除去劉備很可能會讓他的口碑下滑。

因此曹操的一念之差放走了劉備,這個人也成為了之後三國局勢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之後劉備迅速崛起,與曹操、孫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曹操無疑是成功的,因為他統一了北方,但他一統天下的願望最終並沒有實作,之後他的子孫也不是特別的給力。

二、霸氣側漏的項羽

說到項羽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他與虞姬的那段絕美愛情,兩人可謂是英雄配美人,締造了一段傳奇的神話。

項羽是秦朝末年的英雄人物,他馳騁於沙場,是一位令人聞風喪膽的將領,他與將士們同吃同住,在軍中有極高的威望。

作為王侯之後,他的貴族階級決定了他的社會地位,當時他跟隨著叔父項梁一直想要推翻秦朝的統治,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取代秦始皇。

戰場上的項羽所向披靡,面對敵人時他從不畏懼,正是因為多年在戰場上的磨礪,讓他的武力值和勇猛度迅速飆升。

縱然項羽是一名無人能取代的武將,但他在謀略還有識人方面,展現出了嚴重的不足,這也成為了他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

項羽的失敗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劉邦,他敗給了劉邦的政治手段,還有算計人的智謀,有一點大家也要註意,那就是項羽在人際關系上是失敗的。

他為人耿直,是有一說一的個性,這樣的人其實是不適合在官場上生存的,這也導致他經常得罪人而不自知。

項羽性格也存在弱點那就是直率和驕傲,由於出身較高又建立了軍功,所以他很驕傲驕傲,這讓他很難在朝中去拉攏人心。

劉邦最擅長的是洞察人心,然後使用一些小手段,讓對方死心塌地的跟隨自己,兩者的差距一目了然。

鴻門宴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當時範增就建議項羽要殺了劉邦以絕後患,可項羽雖有這樣的心思卻優柔寡斷,最終放劉邦離開了。

項羽的驕傲讓他在做決策時不容他人質疑,這也導致他的軍師還有身邊的很多忠心將領,最終選擇了傷心離開。

項羽提出的分封制度,當時的確穩住了局面,但也加大了之後的進一步分裂,讓各方勢力的矛盾加劇,漸漸的局面讓他無法控制。

曾經的項羽身披戰甲攻打各個城池,這讓他取得了短暫的成功,眼看即將坐上高位實作兒時理想時,卻因為多重原因被拉下了神壇,最後在江邊自刎。

三、做了6年皇帝的柴榮

和前兩位相比,柴榮算是比較成功的,因為他最終坐上了皇位,只不過他的皇位只維持了6年,他在歷史上的評價特別的高。

五代時期局勢混亂,柴榮在上位之後彰顯出了治國才能,當時國家內憂外患,柴榮最大的願望就是收復幽州十六州,這才能進一步統一北方。

繼位之後柴榮便想辦法去應對外敵,一邊又穩定國內的局勢,在他上位之後,百姓們難得的過了幾年輕松安穩的日子。

柴榮減少了賦稅,這讓大部份百姓都能吃飽,然後經濟有了明顯的上升,這也讓柴榮收獲了民心。

作為一位帝王,他必須要全方位的去考慮事情,柴榮在軍事方面的天賦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他的決策之下,統一北方只差一步就實作了。

奈何在這時,年僅39歲的柴榮患上了重病,雖然得到了太醫的救治,病情卻並沒好轉,最終因病去世。

他的統一大業也就此被擱置了,本來以為他的後人能繼承,並且幫他完成這遺願,奈何在他他去世之後政權迅速崩塌,趙匡胤借此機會迅速掌握政權,建立了宋朝。

很多歷史學家都為柴榮的病逝而感到惋惜,並認為如果他能多活幾年,或許能完成統一大業,但這也只是個假設。

四、不會守功的李自成

對於這一名字大家再熟悉不過,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就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人,出生普通家庭的從小就開始習武。

成年之後成為了一個小驛卒,本來他做事勤懇一心為朝廷效力,奈何因為一次公務上的失誤便丟了官職。

明末時期朝廷腐敗,賦稅提高,百姓們抱怨連連,在失去了職位之後,李自成決心要起義,本就是農民出身的他,很快在社會上得到了大批百姓的擁護。

當時的朝廷也是不堪一擊,李自成作戰勇猛,在他的率領之下很快便建立了新政權,他也進入了紫禁城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李自成被大家稱之為闖王,這是對他能力的一種肯定,漸漸的大家卻發現,在擁有權力之後李自成內心的欲望不再隱藏,人性中的惡習暴露無遺。

他開始縱情享樂,甚至還制定了許多不適合當時國情的政策,讓當時的政治局勢更亂,更動蕩了,而且還對官員還有富商們的錢財進行了搶奪。

其實說好聽點,李自成是農民起義軍的領袖,說白了他就是山賊土匪,李自成就是山大王,再加上並沒有讀過太多的書,讓他打下了天下卻無法守住天下。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李自成引發了多起政治鬥爭,讓朝廷的內部矛盾加劇,這導致他的統治體系很快接近崩潰的邊緣。

又因為搶占美人讓吳三桂投靠了清軍,最終在清軍圍剿時,李自成毫無還手之力,最終他只做了42天的皇帝。

總結

這4個人都距離最高的權力只差了一點點,縱然他們是令人敬仰的歷史人物,但在他們的身上最多的是遺憾與悲哀,都沒能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

古時候社會環境比現在要復雜的多,受階級立場還有個人利益的的影響,要求每一個統治者必須要有過人的才能與統領能力,在軍事、政治、民生、經濟等多個領域,都要展現出非凡的才能。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機遇只會出現一次,一旦你抓住了,那你的人生將得以改變,一旦錯過就註定了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