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解放戰爭第二年,作為華野戰神的粟裕,為何在外線作戰中屢次失利

2024-04-26歷史

解放戰爭中,提到陳粟的華野,那一直以來都是我軍在關內牽制國軍的主要力量,在華東和中原戰場上屢次創造奇跡。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粟裕和陳老總指揮的華野,卻能在艱苦的環境中運動殲敵,取得了多次大捷。

比如蘇中取得「蘇中七戰七捷」;再比如,魯南和宿北戰役,在迂回作戰中殲滅敵人快速縱隊,繳獲的裝備還組建了我軍第一個特種兵縱隊;在萊蕪戰役中,避實擊虛,殲滅李仙洲集團,直接把徐州綏靖公署主任、國軍戰神——薛嶽,直接打下課。

隨後的淮海戰役,更是60萬對80萬,生吃國軍徐州剿總,並在隨後趁勢渡過長江,解放滬寧杭,一舉拿下東南半壁。

強大的華野部隊

可如果我們翻看華野的戰史,我們會發現相較於解放戰爭第1年的出奇制勝,以及第三年的摧枯拉朽,粟裕帶領的華野在第二年的表現則是相對掙紮和艱難,甚至還有多場我們諸如南麻和臨朐戰役,這樣我們不願提及的戰役。

那麽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何和解放戰爭第一年的連戰連捷相比,在解放戰爭第二年,華野會打的這麽艱難呢?

解放戰爭第二年的華野

在解放戰爭全面開始的第二年,即1947年7月到1948年6月,我軍一共殲敵152萬,在這裏麪包含93.6萬國軍正規軍,以及58.5萬非正規軍(地方綏靖部隊等非野戰部隊)。

這個戰績相對於1946年的112萬,是有明顯的提升。

解放戰爭中的國軍俘虜

在殲敵裏面,占據大頭的依然是陳老總的山野和粟裕的華中野戰軍合並以後的華野。

不過於相較於華野第一年殲敵的這43萬人名單,其在第二年的殲敵數是有所回落的,雖然沒有具體統計,但根據當時華野內外兩個兵團的的統計和參戰來看,殲敵要少於第一年的43萬。

而且和第一年的殲敵正規軍8個整編師(軍)指揮部,分別是:整編第26、46、49、51、69、72、73和74師,以及31個整編旅相比,在解放戰爭第二年,華野全殲敵人也才4個整編師(7、66、75和45師。)

和第一年比整整少了1倍。

萊蕪戰役被俘國軍

在外線作戰的過程中,華野固然是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比如,在沙土集戰役中粟裕指揮第1、4縱包圍並消滅了敵人整編57師大部,殲敵1萬多人,到了1948年外線在中原的戰場上,粟裕也開始大膽作戰,在豫東大戰中,陳士渠指揮的3、8縱攻克開封,全殲開封守軍整編66師和部份保安部隊,在另一個戰場粟裕用牽牛戰術將區壽年的整編75師全部包圍並殲滅,兩戰加起來構成了豫東大捷。

同時內線兵團在取得的了膠東保衛戰勝利後,在山東大反攻中13縱和9縱一起圍攻濰縣守軍的整編45師,並將其全殲。

濰縣戰役中的13縱

但在解放戰爭第二年的作戰中,更多的是膠灼的戰役。

1947年8月,陶勇和葉飛指揮的費縣戰役,4縱進攻敵人整編59師一個旅未果,最終打成消耗戰;當月,又展開藤縣戰役,1縱和4縱,同樣未能擴大戰果,殲敵僅1000人。

1、4縱在魯西南進展不大,10縱則在梁山遭遇國軍王牌第5軍,在經過血戰過後以10縱傷亡2000人撤出戰場。

哪怕是強如粟裕大將,也是打的很艱難。

粟裕大將一生就沒打贏過10次大規模戰役,其中解放戰爭第二年就占了5個。

1947年7月,在7月分兵之後,粟裕帶領2、6、7和9縱圍攻胡璉的整編11師在南麻,但進攻過程中因為下雨以及打援的7縱防線被撕開,導致我軍不得已後撤,在撤退過程中,粟裕又將李彌的整編第8師圍困在臨朐地區,但同樣也是久攻不下,這兩次戰役我軍傷亡的2.1萬人,殲敵1.4萬。

南麻戰役我軍機槍陣地

在土山集戰役中,再次面對胡璉的鐵桶陣,我軍外線兵團缺乏攻堅重武器的弱點再次暴露,雖然此戰殲敵不少,但仍然沒有取得全殲11師的預定作戰效果,殲敵3000人,自身傷亡4000人。

進入到1948年之後,粟裕在豫東戰役中,雖然前階段的開封戰役以及殲滅區壽年的整編75師打的很漂亮,但在最後的帝丘店戰役(睢杞戰役)中,未能全殲救援的黃百韜的整編25師,同時因為整編第5軍的增援,導致部隊撤退不及時,此戰1、4和6縱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皮定均將軍在戰後 回憶中,將其形容為

「殲敵一個整編師,自身卻殘了3兄弟……」 。

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解放戰爭第二年我軍打的如此艱難呢,就連戰神粟裕表現也不如以往那麽神奇?

解放戰爭第二年的粟裕,擔子不輕

泥濘中探索的華野

解放戰爭第二年,對於關內的我軍來說不僅是華野,更還有中野,作戰模式發生了顛覆性的轉變,也就是

從戰略防守變成戰略進攻。

而這個轉變既是主動,也是被動的無奈之選。

為何這麽說

先說主動,那就是現在優勢在我,我軍應當開始展露反攻

解放戰爭第一年,我軍小米敵軍97個整編旅(師)、加上偽軍和地方保安部隊合計112萬人。在作戰中我軍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在解放區內與敵人周璇,在付出30余萬人為傷亡代價的情況下,挫敗了敵人的重點進攻,特別是陜北、東北和華東等地,更是連戰連捷。

說白了,敵人的進攻不僅未給我軍造成實質性的破壞,反而損兵折將傷亡慘重。

被俘虜的國軍

以敵我軍隊分兵為例

經過一年的艱苦作戰,敵人的總兵力已經從戰爭初期的430萬人下降為373萬人。擔任進攻的國軍正規軍人數兵力也從200萬降到了150萬以下,用於機動作戰的部隊,也僅有40個整編旅。而此消彼長,我軍在經過一年的戰鬥磨礪之後,總兵力已經從1946年戰爭剛開始時候的120萬擴充到 195萬人,一線野戰機動作戰部隊也從61萬,增加到100萬人。

其實在機動兵力的對比上,我軍已經占據優勢。

所謂「趁你病,要你命」,既然優勢在我,我軍肯定要積極主動出擊,將戰火燒到國統區,開啟戰略反攻。

三路大軍戰略反攻中原

誠然,我軍有優勢,但在解放戰爭第二年,這個優勢還不不算明顯,之所以想要反攻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至於這麽被動的反攻原因,還在於:

在根據地作戰越來越難

早在總結第一年戰鬥經驗的時候,主席就說過

「由於戰爭已深入解放區中心地區,嚴酷的戰爭加上敵人的破壞,使解放區受到很大摧殘。村莊破敗,土地拋荒,人民遷移流浪,生活十分困苦。有限的後方經濟已不適應前方日益增長的對人力、物資的需求。在這種形勢下,必須尋求一條出路,變被動防禦為主動進攻。

嚴肅的主席(劇照)

其實不僅是主席,各戰區的指揮員在勝利的之余,也察覺到,仗越來越難打。

鄧公的話就更直接

「經過一年的內線作戰,農民的雞、豬、牲口看見的不多了,村裏的樹也少了,試問,扭在解放區打,我們受得了嗎?如果我們只想在內線作戰要舒服一些,就中了敵人的毒計。」

故而,為了減輕根據地的負擔,將戰火燒到國統區,也成了這個被動環境下的主動選擇。

但戰略進攻,說著容易,對於前線作戰的華野和粟裕來說,卻很艱難。

特別是離開模範根據地——山東,深入國統區,就好比離開熟悉的舒適區(根據地)作戰,對於依靠群眾的我軍來說,到國統區無異於無垠之水。

在大別山的鄧公,過的很苦(劇照)

而由此凸顯出的一系列問題,也是導致華野在第二年戰績減少的最直接問題,整個一年的時間,這些問題都在困擾著華野。

首先,就是士氣問題。

1947年8-11月華野線上兵團進展並不算順利,為此很多人就開始發牢騷。

有的幹部說:

「運動戰,運動戰,只運不戰。我走弧形,敵走直線,敵人走一,我們走三(指西兵團圍繞單縣、曹縣打圈子,走的是圓圈,敵人穿城而過,走的是捷徑),晝夜不停,疲勞不堪。」

還有的同誌說:

「魯西南水多,泥鰍成了龍。吳化文過去是我們的手下敗將,現在居然敢跟著我們的屁股追。」

華野部隊在行軍

接著,就是給養問題

華野部隊進入國統區作戰後,首先面臨的就是是糧食供應偽問題,而且迫在眉睫。

當初葉飛的部隊越過隴海線,進入魯西南之後,很多村莊的百姓因為不了解我軍政策都逃跑一空,十幾萬人的大部隊,吃飯是個大問題。在這裏沒有解放區的地方幹部給我們籌糧,部隊只能花錢買,但人家百姓因為貨幣、政策以及害怕報復等原因,都不願意賣給我們,導致很多時候葉飛兵團都是餓著肚子打仗。

除了糧草,彈藥、武器零件等裝備給養也是個麻煩事。

每次戰役的持續時間都很短,有很多次仗都打到白熱化的程度,卻因為給養和糧草問題功虧一簣。

在外線打的很苦的我軍

最後的,就是分兵問題

在解放戰爭第一年裏,粟裕在和陳老總合並組成華野之後,每次戰役都會準備9-12個縱隊進行作戰,在兵力上是占據絕大多優勢的,哪怕是打張靈甫一個整編師,粟裕也集中了華野全部主力,突出的就是一個「 人多欺負人少」。

效果也是立竿見影,取得了魯南、萊蕪和孟良崮這三次重要戰役的勝利。

可7月分兵之後,華野被迫分為內線兵團(許譚)以及外線兵團,外線兵團,還分為粟裕兵團、陳(士渠)唐(唐)兵團以及蘇北地區的韋國清兵團,兵力分散之後的華野,自然很難對敵人重拳出擊。當初粟裕打整編11師和第8師,主要就是兵力太少,這要擱解放區作戰,兩個胡璉都不夠粟裕吃。

國統區的國軍部隊

所以,因為戰略任務轉變

這就導致了第二年擔任殲敵主要KPI的華野外線兵團一直都是處於運動狀態,前半年(1947年7月-1948年1月) 在山東和河南都是處於逢水過水,逢田過田,打大仗的神氣就不足,所以消滅敵人數目就不多。

而以上,才是華野第二年殲敵少的原因,並非很多網友說的粟裕指揮不行。

當然,粟裕之所以被稱為戰神,還在於他對時局的分析,在1948年進行冬季整訓的時候,他給中央發去了一封「子養電」,主張不過江作戰,認為現在華野已經適應外線作戰,和國軍進行決戰時機已經到來。

而粟裕的建議很快得到了主席的同意,這也就有了豫東戰役和後續濟南以及淮海戰役的勝利基礎。

在外線作戰,神情肅穆的粟裕(劇照)

正如,主席將解放戰爭比作爬山坳一樣,華野第二年的作戰就是在上坡,而爬上山頂之後,就是邁向勝利的下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