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蘇渙:蘇東坡的二大爺(二)品學兼優

2023-12-31歷史

聰明是有家族傳承的,作為蘇軾蘇轍的二大爺,蘇渙絕對不是一般人。蘇轍在【伯父墓表】中說蘇渙從小就聰明有悟性,和他交往的都是當時有德行的長者相(皆一時長老),而且大家相互之間的文字水平在伯仲之間。

天聖元年(1023年),蘇渙初次參加鄉試(又稱解試,每隔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參考者為秀才,考中的為舉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二至十名稱亞元 )。當時宋朝鄉試還未實行糊名制度,閱卷的考官蔣姓通判在翻閱到蘇渙的文章時,被蘇渙的文采所折服,對蘇渙說:「你應該是本場考試的第一人了」。蘇渙卻說:「楊異、宋輔與和我是朋友,他倆像我的父兄,我不願意名列在他倆之上。」蔣通判聽後,對蘇渙的謙卑更加喜愛,說:好吧,(我)將你排本場考試第三,成全你的美名」。第二年,蘇渙再接再厲,一舉考中了進士。

蘇渙高中對眉山家鄉人和兩個侄子影響都很大。蘇軾寫道:天聖年間,我的伯父(蘇渙)進士及第,衣錦還鄉,同鄉之人都贊嘆不已,觀看(盛事)的人塞滿了道路。蘇轍也說:家鄉的人都為他(蘇渙)感到高興,迎接他的人一百裏都沒有斷絕。蘇渙成為了眉山當地年輕人包括兩位侄子的光輝榜樣。

蘇渙後來對兩位侄子也多有教誨,蘇轍在【伯父墓表】中記載:聞其言曰:「余少而讀書,師不煩。少長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遊於途,行中規矩。入居室,無惰容。非獨吾爾也,凡與吾遊者舉然。

意思是說,蘇渙自己對兩位侄子回憶:我小的時候讀書,不會讓老師感到厭煩。稍大點兒寫文章,每天都有一定的數量計劃,不完成計劃絕不罷休。(我)到外面出行,言行都符合規矩,即便回到家裏,也沒有懶惰懈怠的表情。——一個嚴以律己、溫文爾雅、謙謙君子的讀書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在面前。而且,蘇渙並不突出自己,而是說「不止我這樣,和我交往的人都是一樣的」。設想一下,這樣的言談舉止怎能不給年少的蘇軾、蘇轍起到榜樣、標桿的作用呢?

蘇渙留給侄子的,還有他一種獨特的學習方法:。蘇轍說蘇渙勤奮苦讀,先後抄寫過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他的侄子蘇東坡繼承了他的這種學習方法。南宋陳鵠有文章記載,蘇軾曾經抄寫了【漢書】3遍。很明顯,大才子蘇東坡,也傳承了二大爺勤奮好學的良好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