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李伯謙:考古的初心是「修國史」

2023-12-31歷史

什麽是「人類文明」?怎麽才算出現了國家?中華文明從何開始?中國現代考古學已經走過百年時間,在一代又一代考古人的努力下,這些問號正在被一一解開。

如果說考古是探索文明的一盞明燈,考古人李伯謙就是行走其間、承上啟下的「提燈者」。從學生時代確定「修國史」的考古初心,到提出中國考古學的基本方法之一「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再到主持「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工作,在過去60多年間,李伯謙始終堅持從田野間挖掘中國文明的起源,而今已年近八旬的他依然活躍在考古一線,梳理著中華文明的源流和脈絡。

「文明探源是民族自信的源泉,」李伯謙認為,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需要自己實實在在的歷史,「把它弄清楚,才能有歷史自信心。」

考古的初心是「修國史」

1956年,李伯謙考入北大考古專業。在讀書時,他就參與了周口店的考古和發掘工作,並得到了郭沫若、裴文中、賈蘭坡等人的關註。但彼時,考古學在國內還實實在在是個「 冷門」學科。

「考古學究竟有什麽用處,當時爭論很大。」蘇秉琦教授講課時的一番話讓李伯謙記憶猶新。「他說,學考古初心是什麽?初心就是修國史,修理的‘修’,就是要把中國的歷史弄清楚。中國這麽大地方,人口又這麽多,要把中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梳理清楚不容易。」

上世紀70年代,蘇秉琦交給李伯謙一個任務,讓他帶領學生參加江西吳城遺址的發掘。這是長江以南地區發現的第一個青銅文化遺址,李伯謙將其命名為「吳城文化」。

「首先是它的時間早,相當於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商代、西周。然後東西很奇特,既有南方的印紋陶,又有北方的特點。當地發掘的最小的那個遺址叫吳城,我們就以此命名,叫‘吳城文化’。」

「吳城文化」的概念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也給李伯謙帶來了極大的信心,「考古只要走出去、只要動手、動腦子,就能有新的建設。」而李伯謙提出的、運用到吳城文化、二裏頭遺址、殷墟遺址等多個遺存研究中的「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也成為了中國考古學的基本方法之一。

文明探源是民族自信的源泉

「中國文明的起源不能是空口說白話,必須是要走到田野中親自挖出來。從文化因素分析,確定它的時代、性質、特點,最後綜合起來再分析它。」李伯謙認為,只有經過了這個過程,我們才能知道我們的歷史怎麽來的,「原來中國這麽強大,有這麽悠久的歷史,有了自信心,才能激發我們的創造性。」

多年來,李伯謙不斷思考探索,以考古構建囊括整個社會文化發展的大歷史。

【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新書出版

2022年7月29日,由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編著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新書在北京釋出。時隔二十多年,李伯謙等考古學家依然不間斷對這段歷史的研究,在古老迷霧中,劃下明亮金線。

作為1996年「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表示,新書中最大的不同是全方位的表現出中國的考古學是多學科聯合攻關,「現代科技也用得上了,古代文獻也有了,考古也有了,古文字也有了,它對於我們得出的成果做了實事求是的進一步的說明。」

在「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過程中西方社會曾有質疑,其中在2000年釋出簡版報告時,【紐約時報】發表了【中國:古老歷史引發現代質疑】。

對此李伯謙認為,要從兩方面看待質疑。「從好的方面來講,促使我們認真地進行研究,不斷地解答我們不知道的問題;另外一方面也看得出來,有一些人是心懷不滿,想看你的笑話。我覺得都可以理解。我們需要把每一個結論怎麽得來的原原本本講清楚,所以我們又做了20來年。」

「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對於自己民族的歷史,國家的歷史都要有心緒,為什麽呢?因為這是追溯到我們的祖先怎麽來的,我們的國家怎麽來的,這樣子才能把歷史延長。如果連這都不知道,那還談什麽今後的發展呢?沒有考古什麽都不敢說。」

判斷文明的中國方案被世界認可

什麽叫做文明、什麽叫做國家,學術上有不同的意見。「現在對古代文明的發展,分了古國、王國、帝國。古國階段被認為是從原始時代剛剛有貧富分化、向階級社會過渡的時期,有的可能有文字,有的可能就沒有,有了文字也不完全,比如說最初是刻劃符號,慢慢才變成文字。」李伯謙稱不一定說什麽都有了才能證明它是文明,其實絕大多數地方也並不是只用文字、青銅器和城市這三個傳統要素作為文明認定的標準。

「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們認為首先是要從它的社會狀況是不是出現了貧富分化,有沒有高低之分,有沒有宮殿、大型建築,如果有了這些,說明它已經有了分化,有了等級的區別,這樣的話才是有了文明的跡象。」實際上,中國考古學對文明認定的標準打破了西方考古學的一些基本標準。李伯謙稱,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的方法是實事求是、是正確的。

2000年,李伯謙開始主持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到目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已經進行到第五期。李伯謙稱這個工程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進一步構建中華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發展過程,「如何發展,如何相互影響、傳承借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這個過程弄得清楚,是有可能的。」

「世界萬物都有根,一個民族有沒有根呢?有,你得找,如果找到那個根再往前追溯,得把歷史發展的線索弄清楚了。」李伯謙稱,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需要自己實實在在的歷史,「把它弄清楚,才能有歷史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