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53年毛主席單獨接見上海市公安局長,囑咐:往後多多照顧一下子珍

2024-01-25歷史

53年毛主席單獨接見上海市公安局長,囑咐:往後多多照顧一下子珍

開篇1925年,年僅16歲的賀子珍踏入了革命的征程,拉開了她崇高的革命生涯序幕。三年後的1928年,在井岡山,她與毛主席喜結連理,從而開始了一段共同在革命戰線上浴血奮戰的歲月。然而,1937年末,賀子珍卻選擇了遠赴蘇聯,逐漸遠離了革命的浩蕩潮流。

顯而易見,賀子珍的革命歷程中,絕大部份時光都與毛主席緊密相連,毛主席親歷了她的革命征程。

若問,誰對賀子珍的革命經歷了解最為深刻,誰最能領略她為革命事業所付出的艱辛和坎坷?毫無疑問,這個人非毛主席莫屬。

1947年,賀子珍自蘇聯回國。此後,毛主席對她的關懷一直延續至生命的終點。

毛主席之所以對賀子珍格外關心,一方面是出於對他們十年「夫妻」情誼的牽掛,另一方面則是對昔日「革命戰友」賀子珍懷有深沈的同情之情。

1953年,毛主席在與賀子珍的哥哥賀敏學會面時,感慨萬分地說:「子珍同誌走了一條充滿艱辛的路,16歲投身革命,17歲宣誓入黨......她不畏艱險,跋涉了二萬五千裏的長征,確實是一個吃過苦頭的革命者。」

賀子珍,一個年方16歲的少女,迎來了她人生中特別而激動人心的一年——1925年。在這一年,她以充滿光榮的姿態成為了一名共青團員,正式踏入了革命組織的大門。

數十載過去,如今已是年邁的賀子珍回首往事,依然深感入團的激動之情。她情深款款地回憶道:

如今的入團、入黨都充滿儀式感,在團旗、黨旗下鄭重宣誓。然而當年,我入團、入黨卻是秘密進行的。沒有繁文縟節的團、黨申請書,只是口頭表達,透過介紹人私下談話,傳達支部的決定。與黨組織的聯系也是單線的,由黨組織指定專人向我傳達支部的決議,並布置相關工作任務。

賀子珍說這段話的時候,仿佛穿越回了當年意氣風發的青春歲月,歲月的滄桑在她臉上留下痕跡,卻仍然透著昔日的朝氣蓬勃。

隨著時間的推移,1926年,賀子珍由共青團員轉變為共產黨員。剛剛踏入黨的大門,她便投身於家鄉江西永新縣的政治夜校學習,以適應革命形勢的不斷發展。

在那個時候,賀子珍白天埋頭學習文化知識,夜晚則在夜校學習政治理論,整天忙得不可開交,早出晚歸。

賀子珍的妹妹賀怡總是緊隨在她身後,無論姐姐在幹什麽,她都會跟著幹,姐妹倆形影不離,共同度過晝夜。

然而,賀子珍的父親賀煥文和母親溫吐秀每天都無法見到兩個女兒的身影,久而久之,心中不禁升起一種不安的預感,擔心女兒們在外從事革命,可能會一不小心被抓起來,生命安危難保。

有一天,當外面的天色已經完全陷入黑暗,而賀子珍、賀怡仍未歸家時,賀煥文和溫吐秀的心情一直緊張不安。

待姐妹倆終於敲響家門,賀家父母這才松了口氣,卻焦急地將心中長久藏匿的擔憂說了出來:「你們不能再這樣了,最好趁早出嫁。」

賀子珍以平糊的心態向父母解釋道:

革命的成功是註定的!在我們的縣裏,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行動,而全國也出現了相似的情況。只要全國人民齊心協力,豪紳軍閥又豈能擋得住我們?到那個時候,我們將迎來沒有壓迫和剝削的美好時光!

年僅17歲的賀子珍表達著堅定的信念,仿佛對「革命終將勝利」一事毫不懷疑。當時,她堅信只要緊握心中的信念,不回頭地向前走,就一定能看到革命的曙光。

在賀家父母看來,女兒賀子珍一直是個有主見、堅強而坦蕩的人。他們願意相信女兒選擇的道路,也堅信女兒投身的革命事業必將成功。

因此,賀煥文和溫吐秀點點頭,贊許地註視著賀子珍。看到父母如此開明,賀子珍耐心地灌輸革命思想,試圖將他們引入革命隊伍:「支持革命,人人都有責任,你們也應該考慮一下,如何以實際行動支持革命。」賀煥文和溫吐秀牢記了女兒的話。

1926年7月,賀子珍接到通知,要她參加永新縣第一次黨員大會,地點在龍家祠。抵達後,她驚訝地發現妹妹賀怡和哥哥賀敏學也在參會,頓時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早就悄悄地加入了共產黨。

從那時起,賀家的三兄妹在革命的風雨中並肩作戰。

1927年,賀子珍隨著農民自衛軍來到井岡山。而在同年10月,秋收起義失敗後,毛主席帶領幸存的隊伍也登上了井岡山。在這裏,他們命運般地相遇了。

相識久了,接觸多了,毛主席和賀子珍,兩位對革命充滿熱情的人,心越來越近。

有一天,毛主席向賀子珍表露心聲:「你是個出色的同誌,好姑娘,我很喜歡你。」透過幾個月的了解,毛主席展現出的革命者勇氣和成熟深深地吸引了賀子珍。

1928年5月,毛主席和賀子珍喜結良緣。

在紅軍中,賀子珍是三位女軍事指揮員之一。

結婚後,賀子珍負責照顧毛主席的生活,擔任生活秘書和機要秘書。

同時,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中共湘贛邊界特委的重要檔也由賀子珍保管。她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放在臥室的兩口鐵箱裏,這些檔成為她與敵人抗爭的武器。

曾經,賀子珍一直活躍在戰鬥前線,與敵人激烈廝殺,被人們譽為「雙槍女將」。如今,情勢發生了巨大變化,賀子珍放下了武器,每天在辦公室處理各類檔。曾經威風凜凜的指揮員離她越來越遠了。

賀子珍在面對單調乏味的工作時,內心常常經歷著掙紮和鬥爭。然而,每當她感到沮喪時,毛主席總是以耐心的語言開導她:

"不要認為只有上前線才是鍛煉,上學才是提高。搞後勤工作同樣是對人的一種磨練。我沒有上過大學,我們軍隊的許多領導幹部也沒有進過軍事院校,但他們在帶兵打仗方面同樣表現出色。」

這番話讓賀子珍心中的糾結逐漸消散。

在漫長的歲月中,除了整理檔,賀子珍還肩負搜集報紙的任務。

井岡山時期,毛主席要獲取外界訊息相當困難。為了確保毛主席及時了解國內外的重要新聞,賀子珍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當時,井岡山居民所需的生活用品和物資通常是透過上山的小販購買的,而小販們上井岡山需要沖破國民黨的封鎖。因此,願意冒險的小販相對較少。

賀子珍想方設法與那些前來井岡山的小販建立聯系,並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她請求他們多帶一些報紙上山,並告訴他們:「各種報紙都可以,如果帶來【申報】、【大公報】,我會付更高的價錢。」

【申報】、【大公報】是當時全國影響力較大的兩家報紙,毛主席能夠從中獲取大量有價值的資訊。

賀子珍購得報紙後,第一時間送到毛主席手中。毛主席一看到報紙,眼中閃爍著熱烈的光芒,迫不及待地開始閱讀。他常常一邊瀏覽一邊感嘆:「真是撥開雲霧見青天,天下大事盡收眼底呀。」

每當看到毛主席專註地研讀報紙的情景,賀子珍都會面露開心的笑容,感到自己獲得了豐富的回報。這種回報給予她極大的滿足感。

毛主席正是依靠報紙上的資訊以及其他渠道獲取的訊息,策劃了一個又一個重大的決策,而其中賀子珍也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928年至1933年期間,賀子珍一直致力於整理檔、搜集報紙等日常工作。在井岡山時期,她負責收存前委和湘贛邊界特委的檔;而在中央蘇區時期,她也負責保存蘇維埃中央政府的檔。此外,賀子珍一直是毛主席的生活照料者。

在那個時期,賀子珍和其他戰友一樣,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汗水,寄托了理想和追求,為革命事業付出了赤誠的努力。

然而,到了1934年,正值第五次反圍剿時,壞訊息接連傳來,敵人占領了清流,連城、石城、寧都、興國相繼失守,中央蘇區根據地不斷受到攻擊,地盤日益縮小。 在黨內左傾錯誤路線的影響下,毛主席一直處於孤立狀態。然而,在紅軍面臨嚴峻形勢、戰局危急之際,毛主席卻患上了瘧疾,病倒了。在病中,毛主席不僅要忍受身體的痛苦,還為中央蘇區和紅軍的前途感到焦慮。

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裏,賀子珍始終守在毛主席身邊,徹夜照顧他,用濕毛巾降低他的高燒。在賀子珍不眠不休的悉心照顧下,毛主席的高燒逐漸退去,身體也慢慢好轉。

有一天,毛主席終於有了一些力氣,坐起身來。他註意到賀子珍臉色不好,深知她為自己付出了很多。毛主席關切地說:「這些天把你弄得很辛苦了。」

賀子珍微笑著回答:「只要您康復了,我就很高興。」

毛主席感激地說:「謝謝你一直陪著我。」然後他詢問賀子珍是否吃了東西,得知她為了照顧自己幾天沒好好吃飯,毛主席要求弄點粥給他喝。

在享用粥的時候,毛主席還關心前線的戰況,詢問是否有新的檔和電報。賀子珍勸告道:「您剛剛康復,先養兩天吧,別太操心這些事了。」

毛主席知道她的擔心,但還是下床檢視辦公桌上的檔。賀子珍拗不過他,只好說:「您躺下休息,我讀檔給您聽吧。」

於是,賀子珍開始給毛主席讀檔。毛主席專心聆聽,面對前線的形勢,他的臉上透露出深沈的憂慮。

讀完檔後,毛主席沈痛地嘆了口氣,合上雙眼。賀子珍以為他已經睡著,為了讓他能安穩入眠,輕步走出房間。

過了幾小時,賀子珍心中始終掛念著毛主席,決定去看看他是否已經醒來。走進房間,她驚訝地發現毛主席雖然身體虛弱,卻坐在辦公桌前專註地研究地圖,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匆忙走過去,賀子珍責備道:「你這是不顧生命了嗎?今天才開始喝一點粥,就又投入工作。」毛主席見她有些生氣,便放下地圖,躺到床上,眉頭緊鎖地說:「戰局如此,我實在難以安心!如果情況繼續惡化,中央根據地可能會失守,我一直在尋找挽回敗局的方法。」

沒過多久,形勢已經變得極為危急。

1934年10月,紅軍被迫離開蘇區,開始進行戰略性的轉移。

得知這個訊息後,賀子珍感到既意外又心痛。眼前的中央蘇區,是許多人為之付出千辛萬苦、甚至犧牲生命建立起來的。

如今,紅軍不得不離開這片土地,尋找下一個可以安身立命之地。他們將再次在敵人的追捕中廝殺,經歷饑餓和艱難的轉戰,前方未知的困境將成為他們的考驗。賀子珍忍不住淚如雨下,心情難以言表。

不久後,毛主席被調到軍委縱隊,而懷有身孕的賀子珍被安排到休養連,兩人分別從江西於都和瑞金出發,開始了他們漫長的長征之路。

幾天後,毛主席和賀子珍終於再次相聚。

一天,賀子珍去探望毛主席。看到他俯身在簡陋的木板辦公桌前研究檔,既像在思考,又像在為某個難題而發愁。

賀子珍深知毛主席的堅韌性格,明白無論置身何種惡劣環境,無論遭遇多少困難,他都不會埋怨、不會氣餒,更不會被擊倒。這一幕讓賀子珍為毛主席的精神所感動。

然而下一刻,她垂下眼簾,凝視著毛主席,心中悵然。她想到毛主席在紅軍中雖然失去了發言權,但依然在默默為紅軍的生死存亡謀劃著。

到了這一刻,賀子珍的心情變得復雜,不禁湧上心頭的是一股酸楚之感,眼眶也有些發熱。她並沒有過多打擾毛主席,只是簡單地叮囑他要註意身體,然後默默地回到了休養連。

為了扭轉紅軍的命運,在長征的途中,毛主席積極與同誌們交流,詳細闡述自己的軍事觀點,爭取獲得大家的支持。

毛主席的觀點是:面對敵人采用的堡壘政策,紅軍最好避免直接與其硬碰硬,戰術應該根據不同情況靈活變化,以達到殲敵的目的。

多年之後,回憶起這段經歷,賀子珍說道:

我並非軍事專家,對戰爭毫無了解,只是常聽毛主席強調,戰爭就是一場充滿謀略的遊戲,要以虛實相結合、真假難辨的戰術讓敵人疑慮重重,不得其法。相較於執行王明路線的人,他們固守一方,不肯回頭,甚至對於稍有迂回都感到不符合革命隊伍的風采,這樣的戰爭方式,又怎能不以失敗告終呢?

在那段時光裏,毛主席與王稼祥、張聞天、周恩來、朱德等人都進行了深入的交心談話,同樣也與一批中級軍隊和政工幹部坦誠地交換了意見。

1935年,紅軍抵達遵義,隨後遵義會議召開,毛主席在這次會議上確立了領導地位,賀子珍得知這一訊息後興奮地表示:「如今,我們黨終於看到了希望。」

在遵義會議後,紅軍離開遵義,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穿越草地。賀子珍當時雖然剛剛康復,但她的同誌們擔心她的身體可能難以承受,紛紛提出要將她背出草地,然而賀子珍堅決不同意。她看到戰友們因疲勞和饑餓而步履艱難,不願給他們增加麻煩。

草地上幾乎整天都在下雨,泥水四濺。在過草地的過程中,紅軍戰士們的腳天天浸泡在水中,雙腳腫得厲害,每一步都帶來劇烈的疼痛。然而,他們以超人的毅力咬緊牙關堅持前行。

在過草地的日子裏,賀子珍準備了一塊相當大的遮雨布,召集同行的同誌們一起撐著雨布艱難前行。

有一天,紅軍需要渡過一條深水河,幾乎淹到腰部。毛主席、周恩來等人緊緊牽著手,相互攙扶著穿過河流。一旦到達河的另一側,他們揮舞著手臂,為還在河這一側的同誌們加油打氣。

考慮到賀子珍的身體狀況,同誌們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她躺在擔架上,由他們輪流擡著過河,然而賀子珍強烈反對。一位同誌自告奮勇說:「我來背著你過去吧!」但賀子珍也不答應:「我自己能走,為什麽要加重你們的負擔呢?」

於是,賀子珍向河邊走去,跟隨同誌們一同踏入寒冷刺骨的河水。傷口在這時隱隱作痛,但賀子珍強忍著痛楚,艱難前行。

毛主席在河的對岸一直以欣賞、關切和信任的目光註視著賀子珍。他和周恩來等人用堅定而有力的聲音鼓舞過河的同誌,不斷呼喊著:「堅持過了草地,我們就勝利了。」他們的聲音穿過河水傳到這一側,給過河的同誌們帶來了振奮人心的力量。

最終,毛主席、賀子珍成功走過了布滿泥沼、無人煙的草地,雙腳踩在了堅實的土地上。

長征過後,許多同誌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那就是自遵義會議結束以來,毛主席變得越發從容、幹練和通達。

1936年10月,紅軍抵達陜北。

1937年秋,賀子珍離開延安,前往蘇聯。

1947年,賀子珍從蘇聯回國。自那時起,毛主席一直在竭盡所能地關心賀子珍。

新中國成立後,賀子珍定居在上海,當時由陳毅擔任市長。毛主席曾向陳毅表示,願意用自己的稿費來承擔賀子珍的日常開支。陳毅回應:「上海這麽大,難道養不起對革命有貢獻的賀子珍嗎?」

1953年春,上海市公安局長許建國在北京參加會議,毛主席特地單獨會見他,遞交預先準備好的款項和生活用品,並囑咐說:「作為上海市公安局長,回去後請將這些物品交給子珍,以後請多關照她。」

1954年,賀子珍生病,毛主席非常掛念,親自寫信交給女兒李敏轉交給賀子珍。在信中,毛主席關切地表示:「蘇醫生是一位好同誌,楊醫生也很不錯,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之後的歲月裏,毛主席一直非常關心賀子珍。

1973年,李訥面臨生活困難,向毛主席請求貼補。毛主席為李訥送去8000元,同時也給李敏送去8000元,身在上海的賀子珍也同樣收到了這份關懷。

1976年9月8日,毛主席病情惡化,李敏前往中南海探望父親。

見到女兒,毛主席用虛弱的手在李敏的掌心畫了個「圓」。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辭世。

當時李敏對這個手勢感到困惑,後來她領悟到,這是父親對母親的思念,因為母親的小名是「桂圓」……

歲月匆匆,唯有真摯情感永存。

穿越數十載光陰,毛主席對賀子珍懷抱深沈的情義,其身上散發著一道重厚的真摯光芒。人們在這段時光中感受到了那份最為珍貴的人間真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