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文獻精讀 | 囊胚長期玻璃化冷凍後的妊娠和新生兒結局

2024-01-12育兒

欄目簡介

外文文獻學習是臨床醫生擴充知識、了解醫學前沿的重要途徑,但外文生殖醫學文獻數量繁多,深奧艱澀,導致國內醫生篩選、閱讀困難,很多經典、熱點內容無法及時掌握、學以致用。

【醫說生殖】作為國內生殖領域權威學術媒體平台,致力於為生殖醫生提供有效的學習與交流平台。 欄目由專業生殖醫生團隊定期篩選生殖醫學領域經典、實用及熱點文獻進行轉譯整理,提煉文獻精粹、歸納前沿熱點,以文字+影片的形式深入淺出地進行呈現,並邀請生殖醫學領域著名專家進行精彩點評,幫助大家快速get文獻主旨精華!

第二十七期【文獻精讀】欄目由婦產科網生殖媒體平台攜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鹿群教授團隊精心制作,與君共享。

原標題:Pregnancy and neonatal outcomes after long-term vitrification of blastocysts among 6,900 patients after their last live birth Fertility and Sterilit

周雯慧教授推薦

周雯慧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胚胎冷凍保存技術尤其玻璃化冷凍技術的臨床套用,極大提高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治療效率,但是長期保存胚胎的安全性,尤其胚胎保存年限是目前大家關註的一個重要科學問題。該項研究的亮點在於,根據胚胎冷凍保存時間對患者進行分組,比較不同冷凍保存時間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發現囊胚復蘇質素隨冷凍保存時間延長會逐漸下降;同時,囊胚凍存時間超過6年後再行解凍移植,可能會對生化妊娠率、臨床妊娠率、活產率造成不利影響。結果提示,一旦獲得可用的優質囊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盡早進行胚胎移植;條件不滿足時,選擇冷凍保存時間不超過6年的囊胚,也可以獲得較滿意的妊娠結局。

盡管這是一項回顧性分析研究,我們也不能排除,不同年代玻璃化冷凍技術可能也存在一定差異的可能性,文章也不涉及卵裂期胚胎的最佳凍存時間,但也給我們發出了一個提醒,冷凍保存時間可能影響助孕治療的結局。我們也期待,後期有更多的高質素基礎和臨床研究進一步解析玻璃化冷凍技術的安全性研究,以更好的實作助孕技術的臨床安全套用。

【簡述】

簡述: 在輔助生殖治療過程中,與新鮮周期胚胎移植相比,凍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能更有效地提高每促排卵周期的總體活產率,同時也能降低卵巢過度刺激的風險。目前最常用的胚胎冷凍方法是玻璃化冷凍技術。既往研究表明,相比於卵裂期胚胎而言,囊胚冷凍解凍移植能獲得更高的臨床妊娠率和活產率。但是,對於經過較長時間、尤其是數年時間冷凍保存的囊胚,其解凍後存活情況和種植能力如何?移植後的臨床妊娠和新生兒結局是否會受到不利影響?目前尚無準確定論,這也是本研究試圖解答的科學問題。

本研究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式,納入從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在山東大學生殖醫學中心已成功經歷活產、並希望再次移植同一取卵周期來源的凍融囊胚患者,共計6900名。按照囊胚冷凍保存的年限長短,所有患者分為五組:第一組1890人,囊胚冷凍保存時間<3年;第二組2693人,保存時間3-4年;第三組1344人,保存時間4-5年;第四組578人,保存時間5-6年;第五組395人,保存時間6年及以上,但最長不超過10.5年。由於其中71名患者的囊胚解凍復蘇失敗無可移植囊胚,予以剔除,所以最終6829名患者納入分析。主要評價指標為:囊胚復蘇存活率、生化妊娠率、臨床妊娠率、流產率、異位妊娠率以及活產率;次要評價指標有新生兒性別、出生體重以及早產率。

分析結果表明,隨著冷凍保存時間的增加,各組囊胚復蘇存活率呈顯著降低趨勢,從第一組到第五組依次為:93.51%,89.61%,81.68%,78.43%,75.27%,組間有統計學顯著差異。單純比較各項評價指標時,第五組患者(保存時間6年以上)的生化妊娠率、臨床妊娠率及活產率顯著低於第一組(保存時間3年以下),而流產率、異位妊娠率以及新生兒性別、出生體重、早產率等指標第五組與第一組沒有顯著差異;此外,第二、第三、第四組所有指標與第一組均沒有顯著差異。利用多因素邏輯回歸分析模型校正混雜因素後分析表明,凍存時間在6年以上(第五組)囊胚移植後的生化妊娠率、臨床妊娠率以及活產率仍然顯著低於凍存時間在3年以下(第一組)的囊胚移植,而第二、第三、第四組與第一組相比,上述指標沒有顯著差異。此外,以第一組為參照,各組的流產率、異位妊娠率以及新生兒結局也沒有顯著差異,提示移植冷凍保存時間在6年以內的囊胚是相對更安全的選擇。

點評專家簡介

周雯慧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周雯慧,婦產科專業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中國免疫學會生殖免疫學分會委員、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生殖醫學青年專家委員會常委兼秘書、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高層次衛生技術人才(生殖醫學學科骨幹)、北京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質控中心專家、北京市醫管局公益青年專家、北京朝陽醫院青年學術沙龍委員會主任委員。從事生殖醫學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近二十年,作為主要技術骨幹和負責人參與國內兩家三甲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實驗室的籌備和組建工作。擅長包括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在內的多種人類輔助生殖助孕技術的臨床套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 215 工程人才培養計劃、北京市醫管局楊帆專案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課題,發表論文30余篇。

趙善可博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研究實習員,發育生物學博士,胚胎培養室技術骨幹,擅長胚胎培養各環節相關技術,包括體外受精、卵胞漿單精子註射、卵母細胞及胚胎玻璃化冷凍和解凍、胚胎移植等。參與發表論文6篇,其中SCI論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