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中國農歷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
夏至這個詞匯源於古代的【周禮】,其中描述了夏至這一天太陽到達黃道上最北端的情景。與夏至相關的一個重要話題就是天氣的變化。夏至過後,氣溫逐漸升高,陽光也變得更加強烈,室外活動需註意防曬和補水。
古書中對於夏至也有不少記載。【史記】中有關夏至的描述稱:「諸侯朝京師,百僚賜筵,以賀尊貴之日」。這一記載揭示了古代統治者慶祝夏至的盛況和風俗習慣。而【左傳】中則提到:「夏至,時雨小。」這句話反映出夏至後的天氣特點,時雨細細地灑落在大地上。
今年夏至是「惡日」
根據農歷推算,每年的五月是太陽最毒的時候,這個時段也是毒蟲活躍、陽光最毒辣的季節。
五月正是夏季的開始,太陽直射赤道,照射角度最大。同時,溫度也開始逐漸升高,形成了一個高溫高濕的氣候環境。這類氣候條件,恰好適合各類毒蟲繁衍生息,使得它們在這段時間內變得異常活躍。根據人們的統計數據,五月份是蚊子、蒼蠅等各種害蟲最為猖獗的季節。特別是在太陽最毒辣的時刻,它們更加嗜血、狂躁。
除了害蟲的猖獗,陽光的毒辣也是「惡日」之名的由來。夏至時,太陽直射地球的角度最大,導致地表的溫度升高。高溫的天氣使得人們很難承受陽光下的炙熱,熱浪席卷而來,對人體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根據中國氣象局的數據,夏至時期全國各地的平均溫度普遍超過30攝氏度,南方地區甚至達到40攝氏度以上。這樣的高溫天氣除了給人們帶來不適,更加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因此,這段時間被稱為「惡日」。今年的夏至恰好落在五月十六,更加符合了這一特點。
今年夏至是「惡日」,不論多忙,記得:3不做,2不吃,千萬別大意了。
「3不做」
1:夏至不理發
夏至這天,民間有著長發不理的習俗。據說夏至不理發可以避免壓力和疾病的侵襲。其次「頭是陽氣最集中」的地方,而夏至剪頭理發就失真壞陽氣的寓意,因此夏至不理發也就成了老講究。
2:晚上不用涼水沐浴
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白天溫度較高,許多人都喜歡在晚上用涼水洗澡來降溫。然而,這種做法存在一定的風險。專家指出,晚上用涼水沐浴容易使體表血管收縮,導致血液迴圈不暢,增加了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在今年的夏至這天,我們應該避免使用過冷的水溫洗澡,或者選擇溫水沐浴,以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3:夏至這天記得躲正午的太陽
夏至時節,正午時分陽光最為熾烈,紫外線強度也達到了一年中的最高峰。長時間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容易導致皮膚曬傷、中暑等問題。因此,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在中午時分進行戶外活動,如果必須外出,要註意做好防曬措施,如塗抹防曬霜、帶上遮陽傘等。
「2不吃」
1:不吃綠豆
夏至時節氣溫高,人體陽氣旺盛。而綠豆湯正是涼性食物之一,喝了會降低人體的陽氣,容易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尤其是那些本身陽氣已經相對較弱的人群,更應該註意避免食用綠豆湯。
針對這些風險,專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首先,不要過量攝入綠豆制品,尤其是不宜將綠豆作為主食。其次,在選擇食用綠豆時,應盡量選用優質的品種。
2:不吃鴨肉
夏至當天,正值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鴨肉作為性寒涼的食物,對於人體的陽氣有所消耗。因此,專家也提醒大家不要在夏至這一天過量食用鴨肉,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綜上所述:
夏至作為中國農歷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不僅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還對人們的生活和心情產生著明顯的影響。每年的夏至之際,人們透過各種方式來慶祝和紀念這一節氣,同時也要註意應對夏至後的天氣變化,保持健康和愉悅的心態。
「炎炎夏日出飛光,微有余輝遞花房。棲息香靄裊雲端,絕艷清澄欲照江。」 夏至將帶給人們無限的美好與希望,讓我們在這個節氣裏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