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行醫往事:謙和內斂大師兄,院士中醫仝小林

2024-07-07養生

文/施建勇

在南京中醫藥大學讀博期間,我被安排在研究生樓居住,也因此結識了不少全國各地不同專業師兄弟們,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至今回憶起來仍饒有興味。

在研究生樓五樓,我住在518室,而大師兄仝小林的宿舍在505,中間只相隔幾個房間。仝小林1956年出生,1982年畢業於長春中醫學院中醫系本科,隨後進入皖南醫學院,跟隨著名中醫學家李濟仁攻讀碩士研究生。1985年,他來到南京中醫藥大學攻讀內科學博士學位。

▲中科院院士,大師兄仝小林

我入學不久的一個晚上,前去拜訪大師兄仝小林。在我說明來意後,他熱情地介紹了博士生的學位課程特點和一些註意事項,重點還是我們出血熱專案組的研究情況。他的課題是感染性休克熱厥氣脫證的研究,正是出血熱的第二個階段。

經過多次多地的駐點臨床觀察,此時他的課題已經進入後期階段。他提醒我,治療方案一定要充分討論,透過預研得到初步論證,這樣有了充分準備後把握性會更大。同時,課題進行期間可能會出現很多意外,要盡早定向開始工作,盡可能避免後期調整治療方案,那樣可能會導致前功盡棄,無法按時結題畢業。

仝小林師兄還告訴我,他原先跟第一導師鄒雲翔教授攻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醫對高血脂癥的理論與臨床實踐」,後因老先生年事已高,精力不濟,於是就由第二導師周仲瑛教授直接指導做內科急癥研究,轉變學科自然會影響工作行程,這些話都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和仝小林師兄談話後,我對後面的工作安排有了緊迫感,加快了節奏。

▲我大師兄仝小林院士交流

這次拜訪後,我和仝小林師兄關系也變得密切。後面周老師安排人去連雲港東海縣給師兄送藥駐點,我自告奮勇領了任務,一人搬著兩大箱制劑去中央門汽車站,一路顛簸七八小時長途,到達時天已經全黑了。

幸好他已經在車站等我,隨後請我在一家小店吃了晚飯。知道我將來也要駐點做臨床,他對我說了很多駐點的要領和註意事項,特別是與當地醫生的接觸和治療上的註意事項,讓我受益匪淺。

當時他提到了一個案例,我印象很深。不久後周老師也和我說起這個案例,闡述了中醫急癥的可為之處。那時仝小林師兄剛開始駐點臨床觀察不久,與本地醫生之間還不熟悉,也感到當地醫生對中醫治療出血熱的懷疑態度。但這天恰巧周仲瑛老師剛好來東海,傳染科主任送出了一個病人請周老師會診。

師兄和周老師一看,這個三十多歲的病人神誌昏迷,滿面通紅,高熱狂躁,手舞足蹈,欲扯輸液管,三四個人按住他都很困難。詢問之下,原來病人三四天沒有大便,小便也消失一天,已進入休克腎衰狀態,所有人都認為希望不大了。

周老師仔細詢問病情,鄭重地把脈,撬開口腔看了舌苔,捫之少腹急結,說病人「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結」,屬熱結膀胱的太陽蓄血癥,於是開出了桃核承氣湯,用了大量的生大黃、芒硝、水蛭、虻蟲、桃仁、豬苓、澤瀉等藥。

服藥後病人排出大量幹燥大便,隨即有尿液滴瀝而出,數小時後繼續服用,又排出大量血性小便,紅色尿液上浮現厚厚脂膜,病人很快安靜下來,連續治療數日,終於轉危為安,不久康復出院。

仝小林師兄說,當時眾西醫皆驚奇不已,從此之後合作無間,再也沒有懷疑過中醫的治病效果。此後,負責接診該病人的傳染科主任也學習了中醫,多年後竟成了知名的中西醫結合專家。

那時的感覺就是這位大師兄總是謙和有禮,笑容滿面,說話輕聲細語,不疾不徐,對我們同門解釋專業問題很是細致周到,讓人感到親切,願意接近。此後多年,我和大師兄經常見面請教。

他畢業後去了北京,在中日友好醫院任職,我去北京必定前去拜望。得知他主攻糖尿病研究,甚有心得。有一次我去北京開會,與大師兄聯系,他門診結束後請我吃飯,說到他治療糖尿病的新經驗和研究思路,感覺很受啟發。

▲仝小林師兄和他的【糖尿病中醫防治指南】

此後我就將師兄的經驗納入我的臨床工作中,對治療糖尿病脈管炎和腎病幫助尤大。仝小林師兄說,過去將糖尿病籠統歸納為陰虛燥熱,但實際上初期階段是食、郁、痰、濕、熱、瘀交織為患,病機按郁、熱、虛、損四個階段演進,主要病位在肝脾中焦,病損在脈絡,主要治療手法有「苦酸制甜」、「釜底抽薪」、「辛開苦降」、「活血通絡」、「扶正補虛」等。

我問他,最近社會上出現了種種大神,號稱一月甚至一周治愈糖尿病,您怎麽看?他搖搖頭,笑著反問:「你信嗎?」然後說道:「我們搞中醫,拿出來的東西是要接受社會和時間檢驗的,寧緩不急,寧拙毋巧,這是周老師,也是周門的精神!」

2003年非典疫情,仝師兄以專家身份參加小湯山中醫藥防治組,做出了重要工作。2019年,他以糖尿病研究等多項成果當選中科院院士,成為周門翹楚。2020年,他在新冠疫情中擔任中醫藥救治組組長,與周仲瑛老師每日互動,商定治療方案,成為中醫「萬人一方」的新冠治療模式推行者,為撲滅新冠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彰顯了中醫藥的深厚底蘊和巨大威力。

▲抗疫英雄仝小林

我本人對新冠「寒濕疫」的定位深為認同,也曾擬預防的中藥方在朋友圈廣為傳發,使用者逾千,無一發病,疫情期間也曾透過微信與仝師兄和周老師探討,並提出了方藥、中藥霧化吸入、中藥煙熏等治療方案,部份被采納推廣,也算是為抗疫盡了綿薄之力。

【作者簡介】

施建勇,男,1959年5月生,中醫博士,藥學博士後。師承南京中醫藥大學原校長、國醫大師周仲瑛,在海內外從事中醫藥臨床開發工作40余年,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7項,國家醫藥專利15項,著述100余篇,對高血糖、高尿酸、高血壓、類風濕、結腸炎‬ 等疑難病有獨特解決方案,喜歡中醫的朋友請關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