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紫菀(止咳平喘藥)

2024-07-07養生

紫菀是一種菊科植物,樣子和菊花有點相似,顏色是紫色的。它是一種多年生的植物,一般來說只要在第一年種植成活了的話,接下來的幾年都是能夠生長得比較好的。紫菀除了是一種觀賞性植物,也是一種中藥。

紫菀是日本自古以來就很常見的秋季野花。紫菀色是由紫草根加以山茶的灰汁為媒染成。在崇尚紫色的平安朝,紫菀色被人們使用在秋天的衣物中。

中醫

中藥紫菀為菊科植物紫菀的幹燥根和根莖。主產於河北、安徽。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有節的根莖(習稱「母根」)和泥沙,編成辮狀曬幹,或直接曬幹。本品氣微香,味甜、微苦。以色紫、質柔韌者為佳。生用或蜜炙用。

中藥紫菀辛、苦,溫。歸肺經。具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咳的功效。

註意:本品性溫,肺熱證及陰虛有熱者不宜使用。

紫菀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如李時珍:「其根色紫而柔菀,故名。」【本草經集註】:「紫菀,近道處處有之。花亦紫,本有白毛,根甚柔細」,與現代商品紫菀一致。但歷代本草收載的紫菀不止一種,其花亦有黃、紫、白三種。本品的異名有青菀,紫倩,返魂草根、夜牽牛等。

【本草乘雅半偈】

紫菀。氣味苦溫,無毒。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去蠱毒痿,安五藏。

【核曰】出漢中、房陵山谷及真定、邯鄲,近道亦有。三四月布地生苗,其葉二四相連,五六月開黃白紫花,根極柔潤,色紫作節,宛若蕤纓之下垂也。白色者,即女菀,一名白菀。今人多以車前及旋覆根赤土染過偽充,不可不慎。修事:去須、頭及土,東流水洗凈,蜜浸一宿,至明,拴火上焙幹。款冬花為之使,惡天雄、瞿麥、槁本、雷丸、遠誌,畏茵陳。

先人雲:【詩】曰「菀彼柔桑」,蓋言茂也,故治郁結。當有五色,取色紫味苦者,以治胸中寒熱結氣。胸中,肺部也。肺中有火,外發而為痿躄,內郁而為咳喘及肺熱葉焦,致五藏不安者,用其色以行肺用,用其氣以散肺結,用其味以順火性。倘無結氣而用之,未免過泄肺氣矣。

【參曰】菀,郁也。解肺金郁以成名也。胸為肺部,寒熱氣結在中,致蠱毒藏不安。上見咳逆,下見痿躄,菀從結心,解即分散,表解便利為外征。【經】雲金郁則泄之,解表利小水也。觀息奔及小便卒不得出,其義自見。設中虛,或肺金體衰者,宜斟酌投之。

解從結心,如表解,為上為下之分散;便利,為下為內之分散。息奔,為上為外之結象;小便卒不得出,為下為內之結象也。當虛其實,毋虛其虛。

赤火刑金,紫則水火合璧,故轉行金用,火金水三緣交會,同一支派矣。然太陰開,結則闔,非含火大種子者,亦不轉闔仍開耳。

【藥品化義】

紫菀。屬陽中有微陰,體潤,色粉紫,氣和,味甘帶苦,性涼(雲溫,非),能升能降,力清肺血,性氣清而味略厚,入肺、心、肝、腎、膀胱五經。

紫菀味甘而帶苦,性涼而體潤,恰合肺部血分。主治肺焦葉舉,久嗽痰中帶血,及肺痿痰喘,消渴,使肺竅有清涼潤澤之功。因其色紫類肝,用入肝經。凡勞熱不足,肝之表病也;蓄熱結氣,肝之裏病也;吐血衄血,肝之逆上也;便血溺血,肝之妄下也,無不奏效。因其體潤,善能滋腎,蓋腎主二便,以此潤大便燥結,利小便短赤,開發陰陽,宣通壅滯,大有神功。同生地、麥冬入心,寧神養血;同丹皮、赤芍入胃,清熱涼血。其桑皮色白,為肺中氣藥;紫菀色紫,為肺中血藥,宜別而用。

【本草經解要】

紫菀。氣溫,味苦,無毒。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去蠱毒,痿躄,安五臟。蜜蒸。

紫菀氣溫,稟天春升之木氣,入手厥陰心包絡經;味苦無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陰心經。氣升味降,陰也。心為君火,火刑肺金則咳逆上氣矣,紫菀入心,味苦清火,所以主之也。心包絡手厥陰脈,起於胸中,手厥陰之筋,其支者入腋散胸中,厥陰主散寒熱結氣者,厥陰有或寒或熱之氣結也,結而不散,厥陰病矣。紫菀氣溫可以散寒,味苦可以散熱也。蠱毒者,濕熱之毒,化蟲成蠱也,味苦無毒,泄而殺蟲,所以主之也。痿躄者,肺受濕熱熏蒸,不能行清肅之令,心氣熱下脈厥而上,上實下虛,樞折挈脛縱不任地,而生痿躄也,味苦入心,清熱降氣,故主痿躄也。心為君主,十二官之宰,五臟之主也,味苦益心,心安則五臟皆安也。

【本經疏證】

紫菀。味苦,辛,溫,無毒。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去蠱毒痿蹶,安五臟,療咳唾膿血,止喘悸,五勞,體虛,補不足,小兒驚癇。一名紫茜,一名青苑。生房陵山谷及真定、邯鄲。二月、三月采根,陰幹。款冬為之使,惡天雄、瞿麥、雷丸、遠誌,又畏茵陳蒿。

紫菀三月內布地生苗,其葉二四相連,紫色,本有白毛,五六月開黃白紫花,結黑子,根甚柔細。(參隱居,【圖經】)

盧芷園曰:菀即古郁字,故治郁結。其金色不一,取色紫味苦者,以治胸中寒熱結氣。夫胸中者,肺之部份也。肺中有火,內郁而為咳喘。肺熱葉焦,外發而為痿躄,所以致五臟不安。用其色以行肺之用,用其氣以散肺之結,用其味以順火之性,而助肺之降。以諸氣郁,皆屬肺也。倘無結氣而用之,未免亡走肺之津液矣。

劉潛江雲:經曰,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是非金火合德,氣乃行乎。夫肺為氣主,胸中固肺所治也。然必貫心脈以行呼吸者,緣心為脈主,脈乃血舍,由離中有坎,故火出於水而氣生,水至於火而血化。是元氣呼吸之本,實下根於腎,上主於心,非肺氣所能獨治也。設使水不至於火,而氣不能化血,於是火遂不為金用而肺虛,肺虛則咳逆上氣作矣。更火不合於金而刑於金,輕則咳喘,重則咳唾膿血,且有虛而成勞者矣。紫菀色紫質柔,為水與火合(紫者赤黑相兼也,凡物煮之則柔,是為水火合德),其味苦勝辛劣,為火為金用。水既與火合,火既為金用,寧有胸中寒熱結氣不散,咳逆上氣不除者耶。抑痿蹶屬何因,亦以紫菀療之也。【痿論】曰:肺者臟之長,心之蓋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發為痿蹶。夫有所亡失,則思。所求不得,則慮。舉是二端以類推,其煩心耗血,皆能致肺之陰氣消而葉焦舉矣。【舉痛論】曰: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上焦不通,營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是不可證肺熱而葉舉者,皆由於心歟。然則肺所以主氣而行營衛治陰陽者,豈徒恃有八葉,葉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以行諸臟之氣哉。蓋亦以心主,其下有心包絡之生血,不致因熱郁蒸,今陽中之陰,上與清虛之肺合,故能行營衛治陰陽耳。知此則紫菀之所以安五臟療痿蹶者,固的系火為金用矣。雖然,紫菀所主治,尚當推尋其故,使輔之者各得其當,乃收全功。如在上熱壅,以致包絡陰傷,則宜清熱。在下陰傷,相火並於包絡,則宜益陰。若肺之陰氣不足,陽氣益微,則宜補益,不得以切於治而徒手使之則善矣。

現代藥理

中藥紫菀及其多種成分均有祛痰作用;紫菀水煎劑、水提醇沈物、生紫菀與蜜炙紫菀水萃取物及紫菀酮、表木栓醇均有鎮咳作用;紫菀水提醇沈液還有平喘作用。近來對紫菀祛痰有效成分的研究推定丁基-D-核酮糖苷為紫菀的祛痰成分。從紫菀根與根莖萃取物中分離出的結晶之一(暫名紫甲素)有止咳作用。

紫菀煎劑有抑菌、抗病毒、抗腫瘤、抗氧化及利尿等作用。體外實驗證明,紫菀對大腸埃希菌、痢疾桿菌(宋內)、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及霍亂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從紫菀中分離出來的表無羈萜醇對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時間: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