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以案說醫】曾慶明:四逆湯、「五四湯」、安神定誌丸治療失眠案

2023-12-07養生


▲曾慶明,廣東省名中醫,江西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原院長,主任中醫師。曾慶明紮根基層40年,師從全國傷寒名家陳亦人教授,擅長運用六經辨證治療內婦兒等各科疾病。培養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8名,學術傳承人10多名,主持、參與主要科研課題多項,他作為專案主持人或主要參與者制定的三部標準(【中藥編碼規則及編碼】、【方劑編碼規則及編碼】和【中藥在供應鏈管理中的編碼與表示】)成為國家標準及全球標準。

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體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藥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歷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基本資料】

盛某,女,時年47歲,性格內斂,喜思易慮,熬夜多、運動少,壓力大,怕冷,常感冒,精力差,絕經1年。 初診: 2017年1月7日。

【發病過程】

失眠5年,特別是近1年來幾乎每天上午昏昏欲睡,中午復不能睡,下午欲發怒火而無力發,晚上有氣無力,甚欲睡而著枕難眠,每晚似乎只能睡著1-2小時,其余均似睡非睡,艱難熬到天亮。每年體檢及相關西醫檢查均未見異常。不願吃西藥,吃中藥均似初有效稍久則無。

首診證候

刻診: 臉蒼肢涼,神疲氣短,怕冷厚衣,遇事心煩,口渴不飲,咽有痰堵,晨起或可咯出少許白色粘痰,納差,便溏,溲清;舌淡紫苔薄白稍膩,脈沈細尺微。

辨證論治

西醫診斷: 失眠。

中醫診斷: 不寐(少陰陽虛陰盛,兼痰濁蒙弊心竅)。

治法: 溫腎回陽,兼化痰濁。

此少陰陽虛陰盛,兼有痰濁蒙弊心竅之不寐,四逆湯、安神定誌丸加減:制附子30g(先煎),乾薑15g,紅參10g(另燉),茯苓20g,炙甘草15g,遠誌10g,石菖蒲10g(後下),生龍骨30g(先煎),蓮子肉10g。3劑,每劑煎2次,和勻,日3服。並囑全程寬心靜養,有運動,不熬夜。

隨診過程

二診:2017年1月15日

連續睡了3個久違的好覺。遂原方自行加服5劑,睡眠持續向好,心煩大減,但仍感神疲乏力、怕冷、舌淡紫、苔薄白膩,脈沈細尺弱。效不更張,在溫補少陰、太陰陽氣的同時,更兼疏厥陰之氣,予「三四湯」(四逆湯、四君子、四逆散)加減:制附子20g(先煎),乾薑15g,茯苓15g,炒白朮15g,紅參10g,柴胡10g,白芍10g,遠誌10g,石菖蒲10g(後下),生龍骨20g(先煎),炙甘草15g。4劑。煎法同一診,早晚各服1次,中午服桂附理中丸8g,共服6天。

三診:2017年1月21日

療效持續向善,精神振作,臉色轉潤,怕冷、氣短、神疲和咽中痰堵感明顯減輕,口已不渴,心已不煩,食納增,大便軟;舌淡紫苔薄白,脈沈細尺弱。春節在即,處二方。

方一湯劑: 二診方減黑順片15g、乾薑10g;去川芎;加蓮子肉10g。7劑。煎服法同一診,節前服。

方二丸劑: 「五四湯」(「三四湯」加四物湯、腎四味)、右歸丸加減:制附子7.5g,乾薑7.5g,茯苓15g,炒白朮15g,紅參10g,柴胡10g,白芍10g,遠誌10g,石菖蒲10g,生龍骨20g,熟地30g,山藥10g,山萸肉10g,鹿角片5g,龜甲片5g,杜仲10g,當歸10g,川芎10g,白芍10g,仙靈脾10g,補骨脂10g,枸杞10g,菟絲子10g,核桃肉10g,剌五加10g,炙甘草7.5g。14劑,蜜丸,每天3次,每次8g,服約3個月,節後服。

2019年春節遇之稱:從此睡眠一直良好,生活起居較有規律,怕冷減輕,感冒減少。

【按語】

【張氏醫通·不得臥】曰:「衛氣行陽則寤,行陰則寐,此其常也。失其常則不得靜而藏魂,所以目不得瞑也。」而衛氣根於腎氣,衛陽虛和腎陽虛的本質均是少陰陽虛。

1、少陰陽虛失眠(但欲臥)的特點: 少陰病包括寒化證,熱化證,少陰失眠包括陽虛與陰虛兩大類。前者如明·戴元禮【證治要訣·虛損門】所說「年高人陽衰不寐」,後者如清代【馮氏錦囊·卷十二】所言「壯年人腎陰強盛,則睡沈熟而長,老年人陰氣衰弱,則睡輕微易知。」本案屬少陰陽虛失眠。【傷寒論】第281條少陰提綱條文和續後283條均把「但欲寐」作為少陰陽虛失眠的主要表現形式,而內傷陽虛失眠的「但欲寐」則多表現為嗜睡但睡不好,其臨床特點有六:

一是嗜睡復不能睡;二是嗜睡但淺睡;三是嗜睡但夢多;四是嗜睡但早醒;五是嗜睡而各種能力或功能下降,如精力、體力、記憶力、消化力、效能力、抵抗力等;六是嗜睡但心煩。前面五個方面在陽虛失眠中非常多見,也較易理解。而第六個特點嗜睡與煩躁並存則頗費思量,需從【傷寒論】原文中找到依據。281條:「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282條:「少陰病,欲吐不能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300條:「少陰病,脈微細沈,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61條:「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沈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從中看出,除了第281條的「欲寐」與脈微細相見外,其余的均與「煩躁」並見。

其中的第300條的「但欲臥」(嗜睡)可表現為一種萎靡不振,神誌恍惚,呈似睡非睡、昏沈模糊的神誌狀態。而其煩躁則是無意識的躁動不寧,以及循衣摸床的危急重癥,乃陰盛於下,虛陽於上的緣故。這在外感病以及內傷病急診階段經常可以看到,而在非急診的內傷雜病陽虛失眠中,則多表現為282條「心煩,但欲寐」,與【傷寒論】61條的「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也相類。即白天煩躁不得眠,晚上煩躁過後神疲似睡實難入睡或只是淺睡和夢多。這是典型的陽虛晝煩夜安、整天不能寐的表現。所以少陰篇用四逆湯,而61條用乾薑附子湯,立意均在溫腎回陽以助眠。

但臨床上多數陽虛失眠而心煩並不會有明顯的這種晝夜規律,而是整天犯困,欲睡不能,尤其到了陰盛陽衰的晚上,更是難以入睡,甚至徹夜難眠,即便入睡也淺睡早醒。惲鐵樵先生把陽虛失眠與陰虛失眠作過比較:「陰虛火旺者,恒苦竟夜不得寐;陰盛陽衰是,無晝夜但欲寐」其病機是「陽氣微,神誌若明若昧」,從中可加深對陽虛失眠的理解。事實上,因為睡不著,心緒自然不寧,煩躁和憂慮是常見的伴隨癥狀。其機理乃「陽氣者,精不養神」的陽虛不溫養心神。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嗜睡、心煩、怒少同時出現的失眠,病機多屬少陰陽虛,即因煩而影響睡眠,因失眠而使人更煩,久煩久寤而欲怒無力。反之,嗜睡、心煩、發怒三者同時出現的失眠,則病機多為少陰陰虛。隨著民眾文化素養的提高,煩而不怒的人越來越多,該怒不怒,又會更加損傷少陰陽氣,這也是陽虛不寐越發多見的原因之一。因此,姜附輩治療當代失眠,大有用武之地。

2、少陰陽虛失眠的辨識指征

(1)伴少陰陽虛表現時:陽虛失眠即嗜睡復不能睡多半有少陰陽虛的伴隨脈證,如怕冷厚衣,手足冷,尤其下肢冷,神疲乏力,口渴不飲或喜溫飲或喜熱飲,或口不渴,大便稀薄、不臭,小便清長,舌淡,脈沈等。

(2)無熱象時:當脈證無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浮滑實等「熱象」時,可用反證法,推沒可能有少陰陽虛,而用附子輩取效。【傷寒論】治「寒實結胸」就是根據「無熱證者」用三物小白散(141條),即是例證。

(3)他法無效進,用藥試法。當已用養陰、清熱、重鎮、安神諸法無效時,當從少陰試治,用附子輩,常可效收意外。

(4)脈、舌、咽呈現陽虛時:陽虛脈象特點是「脈微細」包括脈微、脈細、脈沈、脈尺沈弱。脈象在診斷少陰陽虛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假令脈不微、不細、不弱、不沈,多半不是少陰陽虛,當慎用四逆輩,即便同時有陽虛陰虛的其他表現。陽虛舌象特點是:舌質淡胖有津為主,或嫩帶紫暗,是陽虛寒凝稍血瘀;假如舌紅則非陽虛。舌苔以白潤為主,或白稍膩稍滑是夾濕,或白底襯黃是夾熱。假如苔黃燥或黃膩而舌質又淡,則是寒中夾熱,虛中夾實。陽虛咽喉特點是:咽淡腫、或淡紫、或淡色濾泡,其中扁桃腺可以Ⅰ-Ⅱ度甚至Ⅲ度腫大,但必淡潤。臨床上當舌、脈、癥均寒熱難辨時,甚至顯露實熱或陰傷時,咽喉作為「至陰之地」,咽色之淡更能準確反映少陰之寒。這些少陰陽虛脈、舌、咽臨床特點,均因陽虛或不能充盈血脈,或不能蒸津化氣所致,故均宜四逆輩。

(5)兼驚悸、苔膩時:陽虛不能化水,常生痰濁,痰濁蒙弊心竅,從而加重失眠,這是少陰陽虛失眠病理特點。所夾之「痰」的特點是心驚、心悸、苔膩。治當兼化痰濁。【傷寒論】第115條「傷脈,……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去芍藥乃因其陰柔有礙陽氣蒸化,加蜀漆則取其滌化痰濁。但蜀漆苦辛性寒,可易半夏,也可易菖蒲和遠誌。石菖蒲辛苦溫,化痰寧心。所化之痰,乃心經之痰;所寧之神,乃使「痰濁去,氣血通,神明復」。遠誌苦辛溫,既祛痰開竅,又安神益誌,【本經】載其「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強誌」,是補益化痰之藥。兩藥同化心痰,遠誌更能益誌安神,故多相須同用,義如藥對,故【醫學心悟】安神定誌丸、【醫心方】枕中丹、【千金方】開心散、【楊氏家藏方】還少丹等方均用此對。本案湯用之,加上方中的人參和茯苓,實則合用安神定誌丸。這對緩解喜思易慮有益,從而間接起到治療失眠的作用。這在治療陰虛無痰的天王補心丹中用遠誌也得到印證。

3、治少陰陽虛失眠關鍵在用好附子: 本案嗜睡(「但欲寐」)和脈微細均有,加上怕冷、常感冒、精力差,屬少陰陽虛無疑,故用四逆湯並重用附子。究附子治陽虛失眠之理,【靈樞·口問】述:「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通俗地說「陽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陰平陽秘則寤寐正常。假設陽虛無力入於陰分,則不寐;陽裕有力入陰則能寐。如同發射衛星,燃量足升空時就能沖出大氣層進入太空,回收時就能沖破大氣層回到地球一樣,附子就是那熊熊之「火」,大辛大熱,「乃命門之主藥,能入其窟而招之,引火歸原」。陽能入陰,火歸原位,故成其寐。這是為什麽用附子輩能愈失眠的根本原因。陽虛失眠之人,不論是補氣之人參、潛陽之龍牡,還是陰中補陽之龜甲,都必須建立在附子溫補腎陽的基礎之上。不過,附子用治陽虛失眠有其較為特殊的地方:一、講究服藥時間:陽虛失眠服附子後有一個先興奮後抑制過程,所以晚上服藥必須在睡前2-3小時服為妥,不宜睡前服,也不宜過早。二、加溫補太陰陽氣藥人參、乾薑、甘草,少陰與太陰陽氣同旺才有「陽氣者,精則養神」之效。三是起步用量宜大,然後漸小,最後用腎四味代之。本案一診起手用30g,但三診丸劑只是其1/4,不足部份代用腎四味替代。

4、鞏固療效加人參補太陰氣、右歸丸益少陰精、四物湯養厥陰血: 氣血相益,精血互生,陽氣精血,一損俱損。慢性病後期的鞏固,均要三陰同治,陽氣與精血互補。五誌分屬五臟,治有形之五臟損傷如此,治失眠無形之神誌病變也是如此。本案一診有參附湯意,二、三診含附子湯意,如此不獨姜附溫散少陰寒邪,而且參附溫補少陰陽氣,加之人參本身就有安神之功,參附共用有溫陽安神之功,而兩藥合用起於【傷寒論】四逆加人參湯。後世【醫方類聚】參附湯只取兩藥,治手足逆冷,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微欲絕等少陰陽氣欲脫之證,屢立急救回陽之戰功。但當今基層中醫較少遇上如此危急重癥,需要更多的是摸索兩藥合用如何治療少陰陽虛的普通內科疾病,本案陽虛失眠即是其例。取附子溫少陰之陽,人參補太陰之氣,附子得人參可使之溫性持久,人參得附子可使補力倍增,兩藥「強強聯手」,不獨失眠,冠心病、心律不整、高血病、糖尿病、老年癡呆、痹證、咳喘、腹痛腹瀉、不孕不育、皮膚瘙癢等臨床各科之病,只要辨屬陽氣虛者,均可用之。三診丸劑加右歸丸,不獨地黃「三補」(地黃、山茱萸、山藥)陰中求陽,補益腎中精氣,而且龜鹿有情之品,填補精血,乃精中求氣。而用四物湯則補養厥陰肝血,實是血能載氣,陽氣與陰血互生。唯其如此陽氣、精血、氣血互補,才能接續湯劑效果,並長期最佳化療效。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來源: 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 , 指導專家: 曾慶明 主任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