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童光東:補腎 清熱透解 利濕活血法治療肝著

2024-01-26養生

▲童光東 廣東省名中醫,深圳市中醫院主任醫師,臨床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深圳市首屆「十大杏林名醫」,深圳市首屆衛生健康十大傑出貢獻獎,深圳市地方級領軍人才,政府津貼專家。國家區域(華南)中醫肝病診療中心主任,國家中醫肝病華南區域聯盟理事長,廣東省中醫重點肝病專科協作組組長,國家重點中醫肝病專科(衛生部)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肝膽病重點學科主任,學科帶頭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內科教研室主任,中醫肝病研究所所長。

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體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藥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歷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基本資料】

胡某,男性,時年75歲,2013年3月26日初診。

患者1991年因右脅疼痛到湖南當地醫院診治發現乙肝兩對半:HBsAg、HBeAb、HBcAb陽性,當時肝功能中度(ALT200U/L左右),患者未重視,未系統治療,此後患者右脅疼痛間作,復查肝功能反復輕-中度異常,患者一直未系統治療。2012年11月患者曾因右脅疼痛到我院門診查肝功能ALT 42U/L,患者為求系統診治,遂到外院住院治療,行肝穿提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輕度,G1,S1,予對癥治療後好轉出院。

出院後間有在我院門診服用保肝降酶等藥物治療,一直未行抗病毒治療。2013年3月患者勞累後出現右脅疼痛加重伴乏力,遂於2013年3月26日我院查肝功能:ALT:237U/L、AST:104.8U/L、GGT 172.5U/L;在我科住院治療,診斷「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住院期間查乙肝5項定量HBsAg 12050.00IU/ml,Anti-Hbe 0.02S/CO,Anti-HBc 19.54S/CO陽性(使用雅培試劑)。HBV-DNA定量(內標法)>1.70×108IU/ml(Roche Cobas)。予護肝降酶治療的同時予乙二醇幹擾素A2a註射液180ug皮下註射以抗病毒治療,經治療後好轉出院。

出院後患者一直予乙二醇幹擾素A2a註射液180ug皮下註射以抗病毒治療至2015年5月停用,停藥時查HBV-DNA定量低於檢測下限,HBsAg定量最低35.90IU/ml,肝功能正常。

患者停藥後3個月再次出現右脅疼痛等,2015年8月14日我院查肝功能[ALT]302.6U/L,[AST]126.3U/L,[GGT]66.8U/L;乙肝5項定量:[HBsAg]95.94IU/ml,[Anti-Hbe]0.01S/CO,[Anti-HBc]12.25S/CO。

予護肝降酶治療的同時再次予長效幹擾素皮下註射以抗病毒治療,期間曾序貫核苷類藥物治療,2017年12月起患者曾服用中藥治療半年余,目前治療隨訪7年,HBsAg血清學轉換,2020年5月11日復查肝功能:ALT23.6U/L、AST20.6U/L、GGT29U/L、TB12μmol/L,乙肝5項定量:[HBsAb]147mIU/ml,[Anti-Hbe]0.93S/CO,[Anti-HBc]7.93S/CO。肝膽脾胰彩超及甲狀腺功能檢查等未見明顯異常。現患者停一切抗病毒藥物。患者具體治療經過如下圖:

首診證候

主訴: 右脅疼痛間作20余年。

癥見: 患者精神一般,乏力,間有腰酸及下肢酸脹,稍感口幹苦,納眠一般,二便尚可。(2017年12月時癥狀)

體格檢查: 舌淡紅,苔薄黃,脈弦細。無明顯陽性體征。(2017年12月時體格檢查)

輔助檢查: 肝功能:ALT29.2U/L、AST28.9U/L、GGT53.1U/L、TB12.3μmol/L,乙肝五項定量:HBsAg0.14IU/ml、HBsAb6.3 IU/ml (Abbott),HBV-DNA定量:未檢出(Roche Cobas) 。(2017年12月時實驗室檢查結果)

第二次使用幹擾素後HBsAg及HBsAb定量變化(2015.8-2020.6)

辨證論治

診斷: 肝著。

註: 肝著,出自【金匱要略】,原文「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復花湯主之」,是指肝臟氣血郁滯,著而不行,故名肝著。旋復花湯具有下氣散結,通陽和血之功。「肝著」一詞現作中醫內科病名,主要指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病名,患者常有肝區不適,脅肋有著滯不行之感。

證候診斷: 腎虛、濕熱毒邪內伏肝血。

辨證分析: 肝之氣血郁滯,著而不行,故發為肝著。肝著之為病,多因肝熱或黃疸之後,肝經寒凝,氣滯血郁、陽氣痹阻不通,著而不行。以右脅痛,右脅下腫塊,用手按捺捶擊稍舒,肝功能異常等為主要表現,其早期一般以肝氣不疏,肝病及脾,導致肝郁脾虛,日久產生痰熱瘀等,在進一步發展,往往及腎,以腎虛為主,常挾有濕熱內毒之邪內伏肝血。結合患者存在乏力,間有腰酸及下肢酸脹,考慮存在腎氣虧虛的情況,又患者目前處於機體與病毒膠著的狀態,故參照前期對慢乙肝攜帶者研究成果,予患者加用中藥治療。

西醫診斷: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治法: 補腎、清熱透解、利濕活血。

處方:

葉下珠30g,菟絲子10g,淫羊藿30g,女貞子15g,旱蓮草15g,柴胡10g,白芍10g,枳實10g,桃仁10g,甘草5g,虎杖15g。日1劑,分2次服。

隨診過程

二診:

患者服用上藥7劑後精神好轉,腰酸及下肢酸脹感亦好轉,納眠改善,大便次數稍增多,舌淡紅,苔薄黃,脈弦細。上方有效,給予上方治療2周。

三診:

服用上方3周後患者腰酸等不適基本緩解,但大便仍偏稀,每日2~3次,予去桃仁及虎杖,加白朮15g,茯苓15g以利小便實大便。

四診:

患者服用中藥1月余,已無明顯不適,因長期服用中藥恐難以堅持,要求服用膏劑或者丸劑,刻下見:患者未訴特殊不適,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滑。予葉下珠30g,菟絲子10g,淫羊藿30g,女貞子15g,旱蓮草15g,柴胡10g,白芍10g,枳實10g,桃仁10g,甘草5g,虎杖15g,黃芪15g,黃精15g,10劑,做成濃縮丸,服用2個月再次微調,共服用丸劑半年余。患者在幹擾素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4個月後出現HBsAg血清學轉換,且隨診治療的進行,HBsAb定量穩步上升。

【按語】

深圳市中醫院肝病科透過「十一五」及「十二五」愛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對慢性 HBV 攜帶的研究顯示,其病因認識基本集中在疫毒入侵與正氣虧虛兩方面,基本病機多為「正邪交爭」或「正虛邪戀」。

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實屬正氣不足,而人體正氣中的元氣和衛氣均源於腎,故腎虛是慢性乙型肝炎致病的根本基礎,而邪氣更多指向肝郁、濕熱、血瘀方面。從前期的研究結果來看,腎氣虧虛是 HBV 攜帶的內在基礎,濕熱毒邪是 HBV 感染的始動因素,肝絡瘀阻是病變發展的重要中間病理環節,正虛邪實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導致疾病纏綿難愈。

透過近10年對慢性乙型肝炎攜帶的研究顯示其基本病機為腎虛、濕熱毒邪內伏肝血。因此,針對「腎虛,濕熱毒邪內伏肝血」的基本病機,采用以「補腎、清熱透解、利濕活血」為治法的補腎清透方,治療慢乙肝攜帶者取得不錯的療效。

補腎清透方由葉下珠30g,菟絲子10g,淫羊藿30g,女貞子15g,旱蓮草15g,柴胡10g,白芍10g,枳實10g,桃仁10g,甘草5g,虎杖15g組成。

方中菟絲子、淫羊藿、女貞子、旱蓮草為補腎方陣,針對HBV攜帶狀態的腎虛本質,腎陰腎陽並補,鼓邪外出;印度葉下珠清熱解毒利濕;柴胡、白芍、枳實、甘草組成四逆散疏肝養肝、透發伏邪,以其為基本方可治療多種肝膽病證;虎杖清熱利濕活血;桃仁活血,引藥入肝經。全方組成切中慢性HBV攜帶的核心病機,融補、清、活為一體,虛實並治,共奏補腎、清熱透解、利濕活血之功。

中藥藥理試驗提示,葉下珠是目前抗 HBV 活性較強的中藥之一,且有較好的抗肝癌作用;而菟絲子有免疫調節、保護肝細胞線粒體的作用,淫羊藿具有較強的增強免疫作用;女貞子有提高免疫及較強的護肝作用,與旱蓮草組成二至丸其保肝降酶、免疫增強作用更為肯定;虎杖亦被證實有護肝及抗乙肝病毒之作用。

該患者雖與未抗病毒治療的HBeAg陽性的慢乙肝攜帶者有一定的差別,但該患者長期使用幹擾素治療,到後期出現腰酸及下肢酸脹等腎虛表現,且患者的乙肝兩對半定量指標顯示患者機體與病毒處於膠著的狀態,即所謂的「免疫耐受」,若繼續使用幹擾素治療,會增加相關副作用,且不一定能達到治愈的目的,而前期的研究顯示補腎清透方就是針對這種處於「免疫耐受」狀態的患者,綜合以上情況,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在西醫抗病毒治療的同時予中藥補腎、清熱透解、利濕活血,采用補腎清透方原方治療,治療1周患者癥狀明顯緩解,進一步治療1月余,患者癥狀明顯緩解,雖然期間出現大便稀及次數增多情況,考慮與虎杖過於苦寒,桃仁存在一定通便作用相關,稍稍調整後患者大便稀及次數增多等癥狀隨即緩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慢病緩圖之,對於慢性乙肝的治療,若長期服用湯劑進行治療,一者患者難以接受,二者長期服用會存在潛在的機體損傷,所以在使用中藥湯劑治療1月余後,采用濃縮丸的形式進行治療,一個可以緩解患者服藥不適的情況,同時亦可以減低藥物劑量,從而降低藥物相關潛在不良反應,且在補腎清透方的基礎上加入黃芪及黃精,該丸劑在補腎、清熱透解、利濕活血的基礎上對益氣健脾及補腎有所加強,黃芪,中國最早的【神農本草經】把黃芪列為「上品」。

【藥性歌訣】雲:「黃芪入藥,為強壯劑,具有益正氣,壯脾胃,排膿止痛,活血醫危的功效。對表虛自汗、氣虛內傷、精神萎靡、四肢無力、脾虛泄瀉、體虛多汗、氣虛脫肛、子宮脫垂、浮腫及癰疽等疾病療效顯著」。

【名醫別錄】、【本草綱目】等古藥書均認為它有益氣補虛的作用,現代研究表明黃芪化學成分主要含多糖1.3%~3.3%,三萜皂甙,黃酮類,生物堿,微量元素,具有明顯的免疫調節作用,使胸腺內T細胞百分率增多,T細胞亞群功能增強。同時能明顯促進正常機體特異性抗體生成,顯著提高抗原結合細胞數,抗體分泌細胞數及抗體生成量。

黃精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用於脾胃氣虛,體倦乏力,胃陰不足,口幹食少,肺虛燥咳,勞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軟,須發早白,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黃精能增加冠脈流量、調血脂、降血糖、抗衰老和增強免疫。

黃精粗多糖具免疫調節作用,對化學性肝損傷具保護作用,另具抗炎和抗病毒作用,患者在幹擾素抗病毒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調理半年余,實作一個HBeAg陰性高病毒載量慢乙肝患者的臨床治療,顯示在西醫西藥抗病毒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是可以達到增效減毒的目的。■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來源:深圳市中醫院,作者:童光東 主任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