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明代「最懶」對聯:上聯和下聯一模一樣,卻成千古絕對流傳至今

2024-08-15推薦

文 |小文

編輯 |小文

一副看似簡單至極的對聯,竟然在明朝流傳千古,被後人譽為「最懶」的傑作。

它的上聯與下聯竟完全相同,字數不增不減,連標點都不差一毫。

如此懶惰的對聯,卻能經得住歷史的考驗,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玄機?

這個被奉為絕對的「懶聯」背後,蘊藏的智慧讓人不得不深思!

公元1521年,徐渭出生在浙江紹興的一個書香門第。

他的父親是一個小有名氣的秀才,母親則是一個地位低微的妾室。

作為庶出的兒子,徐渭從小就沒能感受到父母的疼愛。

他10歲的那一年,生母就被父親逐出家門,徐渭從此只能在親戚家寄人籬下。

即便是 同父異母的哥哥徐淮 ,也與他有著30多歲的年齡差距。

兩人性情南轅北轍,並無多少手足之情。

幼年喪母、缺愛,再加上對家庭的失望, 年少的徐渭漸漸就變得孤僻敏感。

但命運似乎格外眷顧這一個可憐的孩子。

上天沒給他一個溫暖的家, 卻賦予了他很是驚人的才華。

6歲開蒙,9歲能文,少年的徐渭很快就在十裏八鄉一帶小有名氣,被冠以"神童"的美譽。

少年時代的徐渭,是個標準的 "別人家的孩子"。

他博覽群書,才思敏捷,常常在同齡人面前誇誇而談,指點江山,恃才傲物。

然而,現實很快就給了這個少年天才當頭一棒。

徐渭立誌學而優則仕,可仕途之路卻布滿荊棘。

他參加了八次科舉考試,卻連一次進士都沒能考取。

徐渭的文章鋒芒畢露,常常直言時弊,觸怒權貴。

尤其是他多次在考卷中公然的去抨擊當朝宰相嚴嵩,更是被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在嚴嵩把持朝政的年代,徐渭想要折桂及第,無異於癡人說夢。

屢遭挫折,郁郁不得誌,這個意氣風發的才子漸漸變成了憤世嫉俗的怪人。

他常在酒後長籲短嘆,借文章抒發內心的苦悶。

山水田園成為了他逃避現實的港灣,然而內心的失意與不甘,卻怎麽也沖刷不去……

短暫的幕僚生涯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43歲的徐渭迎來了人生的轉機。

彼時,他在抗倭戰爭中屢建奇功,得到了浙閩總督胡宗憲的賞識, 被招為幕僚。

這正是他人生中最意氣風發的時期。

徐渭性格狷狂,仗著自己的才華,常常惹是生非。

一次宴請時,他偷偷將歌姬的鞋放在了一個和尚的房中,並告發那個和尚與歌姬茍合。

胡宗憲大怒,當即將幾個和尚斬首示眾。

原來,徐渭自幼喪母,對僧侶和尚頗有成見。

他常常借題發揮,無中生有,胡亂猜忌。

這次鬧劇,更是讓胡宗憲尷尬不已,認為徐渭就是一個剛愎自用之人。

不久,朝中嚴黨倒台,胡宗憲也受到牽連獲罪。 失去靠山的徐渭再次陷入人生低谷。

人生的打擊接踵而至,徹底擊垮了徐渭脆弱敏感的內心。

他變得愈發偏執多疑,常常無故猜忌身邊的人。

有一次,他外出歸來,聽到房中傳來妻子的嬉笑聲,便懷疑她與人有染。

徐渭盛怒之下沖入房中, 只見妻子與一個和尚衣衫不整,竟用燭台將妻子活活打死。

這一切不過是他病態的想象! 事後,他才恍然大悟,然為時已晚。

徐渭因此鋃鐺入獄,若非朋友營救,他險些就要喪命獄中。

出獄後的徐渭,再也沒能走出內心的陰霾。

他終日郁郁寡歡,杜門謝客,連最親近的兒子也不願見他。

曾經的才子,如今只能靠賣文賣畫,勉強度日……

晚年的徐渭,雖然不再問政從文,但他的書畫作品卻廣受追捧。

他常在詩文畫作的題跋中感慨人生,訴說內心的苦悶。

再多的才華,也填補不了他心中的缺憾。

臨終前, 徐渭憂心自己的兒子重蹈覆轍, 於是給他留下了一副不尋常的對聯:

"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這副看似矛盾重復的對聯,實則大有深意。"好"字讀音不同,句意全變。

徐渭是在告誡兒子:年少時要珍惜機會好好讀書,莫到老來後悔當初荒廢學業。

如果我們細品這副對聯,不難發現它是徐渭人生的真實寫照。

少時懷才不遇,壯年郁郁不得誌,晚年歸隱不問世事,才華湮沒一生。

這樣的徐渭,何嘗不是"年少不好讀書,老來想讀無書讀"?

造化弄人,機緣巧合,讓這副本是警醒兒子的對聯, 卻流傳後世,成為千古絕唱。

或許,惟有在字裏行間,後人才能窺見徐渭跌宕起伏的人生,

感受到他內心的苦悶與無奈……

結語

徐渭的一生,是個悲劇。但這樣的悲劇,在古代知識分子中卻並不罕見。

在那個才華常被埋沒、人性常遭扼殺的時代,又有多少飽學之士抱憾終生?

又有多少英雄豪傑壯誌難酬?

讓我們以徐渭為鏡鑒,去審視那個時代,也審視我們自己的人生。

我們是否曾為一時的得失而怨天尤人,又是否學會了珍惜身邊的人和事?

願徐渭跌宕的一生,能給今天的我們一些啟示。

畢竟,人生苦短,我們更應好好把握當下,活出精彩。

讀者朋友們,對於文章有什麽建議或者指點,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中暢所欲言!

小編創作文章不易,希望各位讀者幫忙點點關註、點點贊,在此小編十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