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才從蒙古回來,中俄蒙管道就傳出了一條微妙的訊息,俄羅斯那邊的專家透過塔斯社透露,現在圍繞中俄蒙天然氣管道的談判十分復雜。
至於有多復雜,他只說了一句,如果有必要,俄羅斯可以繞過蒙古,讓管道直達中國,讓「西伯利亞力量2號」這條能源命脈成為僅限於中俄之間的專案。
我們也知道,讓「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過境蒙古,是俄羅斯那邊的決策,中國一直對此持保留意見,但現在俄羅斯卻開始考慮直達中國的可能性,那麽不用說,肯定是蒙古這邊出了問題。
至於具體原因,可能是因為存在「第三方」的影響。目前已知的是,美國對蒙古施加了不小的壓力,與此同時,蒙古還在和俄羅斯討價還價,在過境費上「獅子大開口」。
而且蒙古政府上個月制定了未來4年的國家發展計劃,對中俄蒙管道卻半點不提,這一訊息也傳到了俄羅斯那裏。
當初中俄討論能源合作的時候,我們其實更傾向於天然氣管道從俄羅斯直達中國,不經手第三方,盡可能地排除不穩定因素,是俄羅斯執意要捎帶上蒙古,讓後者也分一杯羹。
一方面是天然氣管道直達中國的話,建設難度和維護成本都更高,另一方面,讓蒙古參與中俄能源合作,也有利於俄羅斯加強對蒙古的影響力。
所以無論是從地緣經濟角度,還是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讓管道過境蒙古,對俄羅斯都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但俄羅斯沒有料到,偏偏是蒙古這邊掉了鏈子。
這意味著,中俄蒙的三邊合作,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第三鄰國」政策的影響,蒙古與美國走得太近,在與中俄談合作時,一受到美國的壓力,決心就有所動搖;
另外,蒙古打算提高過境費,平白增加中俄能源合作的成本,這些都是俄羅斯難以接受的,更不要說中國怎麽看了。如果中俄能源合作被蒙古這個第三方攪了局,那麽俄羅斯當初把蒙古拉進來,就是不折不扣的決策失誤。
有必要指出,「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繞過蒙古,目前只存在理論上的可能,現在俄羅斯還在與蒙古那邊接觸,畢竟蒙古那邊的管道路線,必要的檔都已經準備好,半途而廢的話,俄羅斯那邊實在不甘心,所以還是要繼續做蒙古的工作。
普京訪蒙前夕,還鄭重其事地表示,俄羅斯和蒙古正在商量,中俄蒙管道除了過境蒙古,蒙古還可以接收部份俄羅斯的天然氣。
這樣一來,蒙古除了能收取過路費,還能坐上中俄能源合作的快車。換個角度來看,蒙古從俄羅斯接收的天然氣,也是一種「過路費」。
那這就與俄羅斯專家那邊的說法對得上了,在「第三鄰國」政策的影響下,蒙古先是舉棋不定,然後坐地起價,想索取更高的過境費。
但俄羅斯不願意多花冤枉錢,於是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那就是透過中俄蒙管道,把賣給中國的天然氣分給蒙古一部份。
但如果這還不足以讓蒙古下定決心,那俄羅斯也只能繞開蒙古,將天然氣管道直達中國,雖然技術難度和維護成本都比過境蒙古要高不少,但這種客觀的環境因素,總比蒙古那種主觀性極強的政治因素好克服。
後來普京回去以後,蒙古總統又放出訊息,說蒙俄已經就有中國參與的三邊經濟專案達成了一致,但這裏的「經濟專案」,未必指的就是中俄蒙管道。實事求是地說,中俄蒙管道確實在三邊經濟走廊中占據重要地位,但也不是唯一的合作專案。
整體來看,俄羅斯主要是向蒙古傳遞這麽一個訊號,中俄能源合作並不是非得捎上蒙古不可,蒙方需要明白自己的定位,究竟是與中俄發展合作重要,還是「第三鄰國」政策重要?
可以看到,隨著蒙古與西方積極展開外交上的接觸,其「第三鄰國」政策正逐漸朝中俄蒙戰略合作滲透,產生方方面面的負面影響。
中俄蒙合作如何與「第三鄰國」劃清界限,如何把握這個分寸,已經超出了蒙古自身的能力。至少俄羅斯專家的說法已經證明,蒙古無法充分排除第三方的幹擾,獨立自主地發展與中俄的合作。
另外我們也不難看出,中俄蒙管道遲遲沒有談出結果,不光是中國和俄羅斯在合約價格上難以達成共識,還有蒙古這個不確定因素。
所以普京政府也要制定後備方案,畢竟一開始就是俄羅斯把蒙古拉進來,現在有可能造成消極影響,俄羅斯也需要主動出面善後。
從我們的立場上來看,普京政府要是能下定決心,讓天然氣管道直達中國,能省去很多麻煩,就怕俄羅斯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