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假期跟父母出遊後,我後悔了」

2024-06-14旅遊

△(圖/pixabay)


實話實說,有多少人端午假期最後悔的事,是決定帶父母出門旅遊?


真不是誇張,在社交媒體上搜尋「帶父母旅遊」,仿佛進入奇葩家庭故事分享會。


「帶全家出門旅遊,做攻略三天,玩了三小時就回家了」、「進飯店,我媽說你進去吃吧,我站門口等著」、「吃的說不好吃,玩的說不好玩,看的風景說不好看」。


幻想中是母慈子孝,實際上是雞飛狗跳。好不容易盼來的小長假,能從工位上解放幾天,沒想到帶父母旅遊會比上班伺候甲方還折磨人。

問天問大地,帶爸媽旅行,為啥這麽難啊?


崩潰,在到達前就埋下了伏筆


雖然大家通常都認為,好不容易出門旅遊一趟,就是為了緩解一下平日裏上班上學的壓力,但實際上,旅遊本身反而就是一件潛伏著無數壓力源的「不定時炸彈」。


兩名美國學者透過調查總結出來了一個度假壓力模型,將旅遊中的壓力源歸納為出行前壓力源、出行途中壓力源,和目的地壓力源三種類別[1]。


是的,一趟旅遊需要面對的壓力,往往從出發前就開始了,而和父母出遊,更是如此。


很簡單,有多少人是興致滿滿地提議帶父母來一次家庭旅遊,但還沒邁出家門,熱情已經被澆滅了一半。


去哪兒玩,就是擺在面前的第一道難題。一項中國台灣地區的研究發現,40歲以上的受訪者更容易接受較短的旅遊時間,偏好距離更近的目的地[2]。

△古鎮。(圖/pixabay)


年輕人心中的小長假出遊備選地是新疆大草原、三亞灣海灘,甚至日韓新馬泰,就想趁著假期飛遠點,看看不一樣的風景;而你的父母給出的目的地清單,則很可能是鄰近市縣的某個不知名風景區、古村古鎮。


好不容易成功說服他們出趟遠門,一家人在行程安排上又面臨著巨大差異。


一項研究對中國遊客跟團出境遊的偏好進行了調查,發現年齡對時間安排偏好有顯著影響。青年組(18~35歲)和中年組(35~55歲),均偏好自由時間較多的時間安排,而老年組(≥55歲)則偏好景點較多但自由時間較少的緊湊行程安排[3]。


△(圖/pixabay)


爸媽的行程安排一向秉持著「來都來了」的指導原則,講究在短時間玩遍多個景點的性價比。至於年輕人渴望的度假休閑、放松解壓,平日裏退休在家的他們表示真的不能理解。

在一項針對杭州50歲以上老人的調查中,放松度假,就被受訪者列為了最不重要的旅遊動機之一[4]。

當你這個家庭旅遊專案經理,前期抓耳撓腮地協調好了各方需求,以為一切已經大功告成。可到了出行這一天,才終於明白再疏密的計劃,落地時也總避免不了意外的發生,尤其是和爸媽一起。

城際出行時,天氣、交通方式、出行時間上的一個不如意,都可能給人帶來恐慌,降低人的幸福感,尤其是對於60歲以上的人群而言[5]。


△(圖/pixabay)


其中,影響恐慌和焦慮最重要的因素是交通方式。

在飛機、火車、高鐵三種城際交通方式中,坐高鐵出行與負面情緒最為相關[5]。研究者分析,這可能是因為中國各大城市的高鐵站實在太大了,從安檢處到檢票區的路途漫漫,令人煩躁[5]。假如你的爸媽熱衷於在包裏裝滿來自家鄉的瓜果零食,你可能會更加地感同身受。

帶父母跨時區長途飛行,則更是頭鐵行為。經歷過長途飛行,連運動員的臥床時間、總睡眠時間、睡眠效率和睡眠質素都會顯著降低,上床睡覺時的疲勞感顯著增加[6],更別提上了年紀的父母了。

「哎呦,出去玩一趟真費勁,還不如躺家裏呢。」在高鐵上聽著爸媽的抱怨,你沈默望向窗外,只恨這趟旅程不能在此刻撤回。

畢竟,來都來了。


玩不到一起,矛盾一觸即發


到達目的地,這趟挑戰親子關系的旅程,才真正拉開帷幕。


平日裏被996折磨的年輕人好不容易有個小長假,夢想中的旅遊方式,當然是酒店睡到自然醒,悠哉佛系逛景點。

然而,旅行第二天,酒店窗簾被「唰」地一下拉開,爸媽的大嗓門和刺眼的陽光一起擊碎了你的幻想:「都七點了,該出發了!」、「你來旅遊還是來睡覺的?」

聽完你真的胸膛也騰起了一股濁氣,但說真的,爸媽也不是故意的。步入老年,他們睡不著,醒得早,比起在酒店輾轉反側,當然更想早點出發。

五十歲後,人的睡眠結構會發生一系列明顯的變化,不僅就寢和起床時間大幅提前,整體的睡眠持續時間也會減短[7]。


△(圖/pixabay)


七點鐘把你叫起來的爸媽,很可能大清早五、六點就醒了。 或許看著熟睡的你和窗外剛微微亮的天,他們也想再多睡一會兒,但很可惜,對於他們來說,再次入睡是困難的。 年輕人被吵醒後仍然可以倒頭就睡,但老年人的入睡潛伏期可比年輕人要來得長[7]。

一大早睡眼惺忪出門的年輕人,到了中午吃飯時間,又得受氣。

不知怎麽的,一出門,家鄉就成了爸媽口中的「白月光」。年輕人出門旅行想要嘗嘗當地的特色食物,卻常常被父母一口回絕,大老遠出趟國也總是盯著中餐館吃。

就算勉強嘗試,也會掃興地點評一句:「不如家裏的炒面」、「大老遠跑來吃這個,還不如我在家做的」。


△(圖/pixabay)

但說真的,中老年人確實是沒年輕人那麽「能吃」了。

一項針對8850名中國成年人的調查研究顯示,中年組(41歲-60歲)和老年組(60歲以上)的多樣化飲食偏好均低於青年組(18-40歲)[8]。

年齡漸長,多多少少有些口腔缺陷的他們,對於新奇、未知的食物更加警惕[9]。與其嘗試各種可能帶來不適的食物,不如吃自己習慣的食物來得安心。

作息飲食,都可以將就,最令年輕人崩潰的是,父母出發前口口聲聲:「啥都行」、「都聽你的」,出發後卻表演翻臉不認賬:哪兒都不合意,哪兒都挑得出刺。

吃高級餐廳「亂花錢」、「太坑人」,吃街邊小吃「不衛生」、「你自己吃」;一邊嫌景區門票太貴,「你們進去吧,我在門口等就行」,一邊好幾百的景區劣質紀念品說買就買,讓人眼前一黑。


盡孝之旅,更不快樂的真是你


都說旅遊是面照妖鏡,平日裏相處甚好的朋友,一趟旅途過後,關系也可能急轉直下到恨不得拉黑的程度。 到了旅遊這個充滿壓力源的情境[1],過往親子關系中潛藏的代際矛盾一一冒出,更是容易讓人感到崩潰。

你以為自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成年人了,但在爸媽眼裏,你依舊是個需要教育和管理的小屁孩。一項針對590名美國大學生父母的調查顯示,僅有不到20%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約七成的父母認為他們在許多方面還是小孩[10]。

這意味著父母依然會利用權威幹涉子女的決定。而當權威超出已經具有一定獨立意識的孩子的意願時,往往會導致不良的親子關系質素[11]。可以想見,在旅遊這種常常需要做決定的情境中,父母的權威幹涉和親子間的沖突,只會比平日裏來得更多。


△(圖/pixabay)


平日裏大家都在外上學上班,天高皇帝遠的,不常接觸聯絡便從源頭上大大降低了與爹媽發生沖突的概率。 冷不丁一家人需要在旅途中朝夕相處數天,還時常面臨做決定的情況,自然使得親子關 系危機四伏。

即使你已經是個自給自足的成年人,沖突狀況也不一定因此好轉。一項針對612名香港父母的研究發現,成年子女的年齡更大,代際沖突的程度反而更高。學者認為子女年齡越大,與父母間的接觸頻率越低,代際差異越大,因而導致了更多的沖突根源[12]。

或許在和父母相處上,真的不得不相信「距離產生美」。

和父母出遊之所以如此痛苦,除了種種難以克服的代際差異之外,還因為成年子女在旅遊中必須同時扮演「孩子」和「遊客」的角色,不可避免地會引發雙重角色之間的沖突[13]。

和父母出遊,說白了,更多的是一場盡孝之旅。在家庭旅遊活動中,一種「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相互型孝道影響著子女的旅遊決策行為,使子女在決策時往往會以父母旅遊需求為前提[14]。中國的子女,尤其是。

發表在國際頂尖旅遊學術期刊【旅遊管理】的一項研究,透過分析旅遊網站上釋出的貼文,總結出來中國成年子女帶父母出遊的動機包括父母導向、家庭導向和自我導向的三類動機[15]。


△(圖/pixabay)


盡管釋出貼文的子女很少表達單一的動機,但家庭團聚和增進關系是更主要的動機。 當父母導向的動機和自我導向的動機在旅行中發生沖突時,自我導向的動機更可能會服從於父母的需求和願望[15]。

所以,帶父母旅遊要想做到不破壞家庭關系,最好還是從一開始在認知上,就把它當作一項「工作」。作為子女「乙方」,滿足父母「甲方」的需求,維持好雙方的關系,就是你這趟旅程的主線任務。

但話說回來,明明是好不容易放假出來玩,怎麽又陷入了悲催的打工迴圈?

沒辦法,或許唯一的解法,是出錢給爸媽報個靠譜的旅遊團。帶爸媽旅遊這份苦,吃過一次就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