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山西省百大旅遊景點介紹之七(61-70),看看你去過幾個

2024-01-01旅遊
  1. 龍門寺

龍門寺,位於龍門山腰際,始建於北齊,以各時期遺存的古建匯集而聞名於世,五代後唐、宋、金、元、明、清六朝木構建築各領風騷。相傳,北齊天保年間,法聰大和尚經五台山雲遊至此,頓覺此地清靜幽雅,靈氣飄逸,遂稟呈聖上,傳旨建寺。宋太祖趙匡胤,還曾敕賜寺額「龍門山惠日院」。這座建於五代後唐的配殿是寺內最古老的建築,也是國內已知唯一的五代時期懸山式建築。大雄寶殿位於中軸線的正中,面寬進深各三間,單檐九脊歇山頂式古建,殿宇雖經明、清時期裝飾翻修,但從其開間比例到構件的細部做法,均保留了宋代建築的特征,殿頂黃綠琉璃脊獸為明代所制。

  1. 平定縣娘子關景區

娘子關景區位於平定縣娘子關鎮,規劃面積45平方公裏,核心景區面積15平方公裏,域內有天下第九關關城、水上人家、平陽湖、水簾洞瀑布等景點,獨特的水鄉村落文化、燦爛的關隘長城文化、豐富的民俗傳統文化,成為娘子關旅遊發展的一大瑰寶。 萬裏長城第九關的娘子關,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據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晉文公曾率重兵駐守於此,並建有長城。因此娘子關長城比秦長城早150年。後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妹平陽公主曾率娘子軍在此設防,駐守,故名娘子關。現保留有東、南關門及部份長城,關城坐落在懸崖之上,居高臨下,這裏山險溝深,形勢險要,這裏山明水秀、風光綺麗,是旅遊的好去處。 娘子關水簾洞瀑布是澤發水的發源地。它是由許多泉水匯成巨流,沿著懸崖峭壁傾瀉而下、懸空飛灑、珠花四射。如白簾掛在此壁前,形成高達20多米的水簾,在陽光下五彩飛虹、蔚為壯觀。歷代文人墨客曾留有詩詞,有金代、明代、清代的等。1965年郭沫若遊過娘子關後題過【過娘子關】詩一首:娘子關頭懸瀑布,飛騰入谷化潛龍,坡地二十六萬畝,跨過長江待望中。 娘子關平陽湖呈葫蘆形,兩岸巨崖高聳,山青水秀的娘子關就坐落於平陽湖的南崖之上,北崖之上是石太鐵路線,南北兩崖石質各有不同,有凹有凸,還有許多怪石,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平陽湖又稱「峽谷湖」,湖內不但可供遊人乘坐快艇小舟,領略水上蕩舟的快意,而且還能一邊垂釣一邊觀賞兩岸的懸崖景觀,置身於此,讓你有一種身在江南的感覺。 娘子關城堡東門1公裏的娘子關村的「水上人家」,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泉眼,泉水匯成的小溪在街上東回西繞,淙淙流淌。穿家過戶,於是成就了這裏家家清流波臨竈,人在水上住,水在屋下流的天然美景。「有山則明,有水則靈。」村民因地勢利用水流,砌木為輪,鑿石為磨,水磨房彼此相連,日夜旋轉,又是一大景觀。

  1. 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山西省壽陽縣東部,距太原市70公裏,榆次60公裏,陽泉30公裏,其中自然景點27處,歷史人文景點30余處,著名的景觀有:林海松濤、桃源仙境、古寺夕照。

  1. 澤州青蓮寺

玨山附近的青蓮寺,位於寺南莊北側的硤石山腰,分上下院。上院青蓮寺沿中軸線依次排列有天王殿、藏經閣、釋迦殿、大雄寶殿和兩廂羅漢樓、地藏樓、經堂、僧舍、藏經閣。院東一堵山崖壁立,上平如台,相傳為晉代高僧慧遠禪師註【涅磐經】的擲筆台。台南端款月亭內,壁嵌歷代文人墨客賞月題詩。中秋之夜,登亭東望,可賞玨山雙峰冉冉升起的一輪皓月。下院古青蓮寺現存正殿、南殿各3間,有明建磚砌舍利塔和唐建慧峰大師石塔。正殿內方形佛壇束腰部份的殘存圖案、幾何形花卉,佛壇表面對縫鋪設的墁地磚,以及佛壇上高大的垂腿坐佛,文殊、普賢二菩薩,阿難、迦葉二弟子,供養菩薩等6尊彩塑,乃唐代遺物。南殿現存12尊彩塑中的佛壇前部5尊為宋塑。殿內【硤石寺大隋慧遠法師遺跡記】唐碑及其碑首線刻佛殿圖(也稱彌勒講經圖)一幅,堪為珍品。

  1. 白雲寺

白雲寺俗稱南十方院,在太原城區東南8公裏的紅土溝。它在我市諸多十方院中,以規模宏大、布局別致、環境幽雅而著稱,列為十方院第一。它是全太原市有名的景點之一。此寺利用土溝高低地勢鑿修磴道,拾級而上是山門殿,殿額高懸「白雲寺」三個貼金大字,左右門的門楣上書「真境」和「光寐」。寺前置石獅一對,給人一種幽深肅穆之感。殿內四角塑四大天王,大肚彌勒佛端坐殿中央,彌勒佛背後是韋馱。韋馱身穿鎧甲,手執金剛杵。韋馱的塑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雙手合十,橫寶杵於兩腕上;另一種是右手叉腰,左手握杵尖拄地。韋馱手執金剛杵的姿勢很有講究,據佛門規定,凡是雙手合十,橫寶杵於兩腕上的寺院,是接待寺。反之韋馱杵拄地、右手叉腰的寺院,即為不是接待寺,遊方僧尼一望便知。此寺的韋馱雙手合十,橫寶杵於兩腕上,顯然是接待寺,所謂接待寺,是招待十方遊方僧,故此寺又名「十方寺院」,簡稱「十方院」。由於此寺位於城南,又稱「南十方院」。與城北有「北十方院」之稱的千壽寺相對應。

  1. 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

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位於興縣蔡家崖,地處晉西高原,呂梁山西麓、蔚汾河北岸。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該地曾是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晉綏邊區政府、晉綏軍區司令部所在地。

  1. 娘娘灘

"九曲黃河十八彎,傳奇莫過娘娘灘;歷經滄桑數千年,依然盤踞河中間;將軍後人守島上,牢記聖命代代傳;拜得薄後聖母殿,保佑百姓美名傳。」說的就是位於山西省河曲縣城東北十五裏處黃河河道上的娘娘灘。因島上建有娘娘廟,故名「娘娘灘」。娘娘灘地勢平坦,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500米。在這個面積僅0.16平方公裏的小島上,居住著三十多戶人家,房室都被桃、李、杏、海紅、海棠樹遮蓋著,綠樹成蔭,田園如畫,恰似蓬萊仙境。娘娘灘北隔河與內蒙古馬棚村相望,南隔河水與河灣、娘娘口二村呼應。東望龍口峽峪中太子灘石島昂首挺胸,傲然屹立於浪濤之中。兩側河面開闊,水流平緩。西看茫茫黃河,天水無際,咆哮千裏,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1. 老爺山戰鬥遺址

老爺山,原名三嵕山。在屯留縣城西北25千米處,為上蓮鄉屬地。跨於北緯36.27度,東經113.46度之間,東依白晉鐵路和晉太公路,可直達並州;南瞰余吾古鎮,乃"三晉通衢"之變地;北與襄垣縣為鄰,雞犬之聲可聞;西偎崇山峻嶺,實屬風水寶地。本山三峰鼎峙,一名麟山,一名靈山,一名徐陵山,按數峰並峙曰"嵕",三嵕即三峰所聚之意,故名"三嵕山"。因當地人對所有神靈蓋稱"老爺",山上神廟頗多,故俗稱"老爺山"。其主峰在東,即麟山,三嵕主廟(俗稱"山東廟")位於其上,海拔1266米,為叢嶺疊嶂之首,所以老爺山又叫麟山。

  1.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位於太原市濱河西路,直屬於山西省文物局,副廳級建制。博物院占地面積168畝,建築面積51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0000平方米,庫區面積12000平方米。前身為山西省博物館,是中國建館時間較早的綜合性地誌博物館之一。山西博物院由主樓和四座角樓構成主體建築,主樓地上四層地下一層,造型「如鬥似鼎」,四翼舒展,象征豐收吉祥;四座角樓分別為臨時展廳、多功能報告廳、文研樓和行政樓。博物院保藏了社會征集、捐贈和出土文物共計10余萬件,包括反映史前文化、夏文化、殷商北部的方國文化、晉文化、北朝民族融合文化、宋金戲曲文化、明清晉商文化的文物精品以及抗日戰爭時期三大抗日根據地的革命文物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珍貴文物。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由【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民族熔爐】、【佛風遺韻】、【戲曲故鄉】、【明清晉商】等7個歷史文化專題和【土木華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圓世界】、【瓷苑藝葩】等5個藝術專題構成。它緊緊抓住山西歷史文化長河中的「亮點」重點展示,並打破傳統陳列模式,以物代史,史物結合,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廣受贊譽的陳列風格。

  1. 二龍山景區

二龍山高百余米,景色秀麗,山上鮮花遍開,有益足道、愛心林、怡人台、龍山飛瀑、愛心台、長廊、大型草畫等景點,為中北大學勤工助學學生修建而成。各景點分布錯落有致,山腳下有一石碑,上書「龍園」,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前去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是太原市為數不多的避暑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