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79年台湾老兵写信回大陆,原配回:你下属为照顾我,30年未娶妻

2023-12-29国风

1979年,居住在台北的湖南老兵易祥恢复了和家人的通信。但只要拿到信件,他都会一个人拿到房间偷偷看。

易祥当时已经退役,家中有4个儿女,生活比较拮据。

易太太起早贪黑给别人打小工赚钱贴补家用,但回来发现丈夫一直在给大陆的亲人寄钱,她心里很不平衡。

易太太不识字,也不知道大陆的信件之中写了什么,但作为女人,她总感觉不对劲,觉得易祥在大陆应该有妻子或者孩子。

易太太是在1955年和易祥结婚的,当时易祥36岁,是中校军官,易太太比他要小15岁。

易祥告诉易太太,他在大陆绝对没有娶妻,还喊了几个战友来给自己作证,还说可以对天发誓。

易太太这才相信,嫁给了易祥。

但现在易祥种种行为都很反常,她逼问丈夫是不是在大陆有家室,易祥最终松口承认了,他在大陆有一位妻子和两个儿子。

这对易太太来说就像是晴天霹雳一般,对丈夫完全失去了信任。

没想到易祥不但没有表现出对易太太的歉意,还在一次争吵之中对易太太说: 「你没有文化,我在大陆的妻子是大户人家出身,她还是个大学生。」

易太太感觉受到了侮辱,儿女们也觉得父亲做得太过分了,全部都站在母亲这边。

易祥的女儿易若莲已经20岁了,想要用自己的方式挽回父母之间的感情。

她知道父亲有一位老战友和他关系不错,现在正住在香港,易若莲就给这位叔叔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劝爸爸主动低头和母亲道歉,不要让这个家散了。

没想到父亲知道这件事之后不但没有反思和消气,还对着女儿大发雷霆。易祥对儿女们从不打骂,这次却和女儿吵了一架,易若莲因为怄气从家里搬了出去,住在了单位。

其实1987年,蒋经国终于同意开放老兵返乡,同时给了易祥希望和绝望。

当时的易祥被疾病缠身,肺部纤维化,连呼吸都很困难,上下床需要人扶着,听说从前的战友都回乡了,他很为他们高兴,同时又非常遗憾,他知道回家将是他今生的奢求了。

易祥和这个家格格不入,一家子再也没有当年的亲亲热热,一直到易祥去世,易太太都没有原谅他。

1988年端午前夕,69岁的易祥知道自己已经不久于人世,希望子女们能够喊来他的战友,他有话想要和战友说。

然而,还没有等战友到来他就咽气了,他的遗愿终究没有说出口。

易祥去世之后,他的战友来找易家的儿女,和他们说: 你们父亲后半生最大的念想就是回大陆看一看,他到人生最后一刻都在盼着两岸早日统一。

当时易若莲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开始理解父亲的心情。

父亲有过错,但抚养他们成人,从未打骂,尽到了父亲的职责,人生到头,无法落叶归根,甚至没有将自己的遗愿告诉子女,他是有多么悲伤和委屈。

易若莲经常会梦到父亲,好像他就没有离开一样,也许是生前和父亲矛盾太深,心中留下了遗憾,所以梦见的都是儿女承欢膝下的场景。

易若莲能够猜出父亲最后想要的是什么,她会给大陆的亲人送去一些钱和礼物,以此弥补对父亲的愧疚。

多年后的一天,易祥妹妹的孙女给易若莲来信,她专程来感谢姑姑,说多年前易若莲寄给老家的一块手表,是侄女少女时代最珍贵的礼物,她还一直珍藏着。

易若莲根本不记得有送过手表,后来看到侄女发来的照片,想起来那是当年单位发的一块电子表,不值钱,当时觉得留着也没什么用,就送给了侄女作纪念。

和侄女从未见过面的易若莲特别感动,终于有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这毕竟是她的亲人。

易若莲和妈妈聊天,委婉地说起了那个在大陆的妈妈。

易太太沉默了片刻,说:「她很不容易,为你爸守寡了一辈子,还要拉扯两个孩子长大!」

易祥去世之后,易太太好像想通了很多。

易祥对老家的妻儿是一辈子都抱有亏欠之心的,他给他们寄钱,就是想要去做一些弥补,但其实无论多少钱都弥补不了。

易若莲和易太太约定,等易太太退休之后就和儿女们一起回大陆,去看看大妈陈淑珍和两个哥哥。

然而在2009年,易若莲得知陈淑珍去世了,2011年,易太太也走了,她们的约定一直没有实现。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之后,易若莲觉得再也不能等了,她一定要回去看一看大陆的亲人。

2012年4月,易若莲和丈夫终于回到了老家——湖南省邵阳县,那是父亲的出生地。

见到两位从未见过的哥哥,四人都没有说话,就已经开始流泪。

哥哥们是非常淳朴的人,他们不懂说好听的场面话,只是简单地问好。

易若莲提出想要去祭拜一下大妈陈淑珍,哥哥们将她带到了陈淑珍的墓前,易若莲长跪不起。

陈淑珍的人生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悲剧,易若莲很难想象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之下,她是怎么熬过一年又一年。

她对这陈淑珍的墓说:「爸爸其实一直在惦记着您,他不能回来真的是很无奈,希望您泉下有知能够原谅爸爸,原谅这个不称职的丈夫。这是时代的悲剧,爸爸自己也很难决定自己的命运。」

哥哥们和陈淑珍说起了这些年的生活,陈淑珍这才知道,原来父亲和大妈的婚姻悲剧背后,还有一段让人感慨的故事。

易祥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个勤务兵,名字叫庹长发。

1948年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之后,易祥的第二个儿子刚刚出生,易祥就成为了解放军的战俘,关押了一段时间之后被释放了。

易祥被释放之后,就带着庹长发一起将自己的妻儿送回了湖南老家。因为军队的命令,他不得不马上前往台湾。

25岁的庹长发参军之后就一直备受易祥的照顾,他将易祥当作兄弟,也当作恩人,易祥也很信任他。

兵荒马乱,易祥在临行前叮嘱庹长发照顾好自己的妻儿,等到他在台湾安顿好之后,就会接他们一起去。

庹长发承诺易祥,只要他一天不回来,他就会一直保护着陈淑珍母子三人。

当时陈淑珍的两个孩子易浩光和易浩明年纪还很小,庹长发想要去找自己的家人,又放不下兄弟的嘱托,一拖再拖。

在动荡的年代里,庹长发连养活自己、娶妻成家都也很困难,他竟然撑起了易祥的家。

他刚开始会喊陈淑珍「太太」,叫两个孩子「少爷」,陈淑珍实在承受不住恩人如此喊他们,希望庹长发可以喊他们的名字。

后来两个孩子都喊庹长发「满满」,在当地方言之中,这就是称呼父亲弟弟的称谓。

庹长发不怕吃苦,忍冻挨饿,也要将自己的粮食让给孩子们吃,甚至到山上挖野菜给孩子果脯,为了别人的家庭,落下了一身的病,但从来没有放弃过。

1957年,10岁的易浩光去读书,要走40多分钟的山路,回家的时候脚都起了水泡。庹长发将自己唯一一双好一点的解放鞋脱下来给了易浩光,鞋子大了,就用稻草填满,外面在用草绳绑起来。

不久后,易祥的父亲去世了,因为是国民党军官的父亲,他的余生根本抬不起头,最终郁郁而终。

村里人不能接受国民党军官的妻儿住在这里,他们要求庹长发立刻将母子三人送走。庹长发以死相逼,说孩子太小了,陈淑珍一个人根本不可能一边赚钱一边照顾孩子。

因为长期无私地照顾着陈淑珍一家,周围会有人传出流言蜚语,但庹长发一直觉得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行。

易祥失去消息30年之后,终于给家中寄去一封信。

可以想象一家子在收到信之时有多么开心,而打开信件,得到的不是易祥即将回来的消息,也不是他要将亲人接到台湾的决定,他愧疚地对妻子说, 他在台湾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他为不能照顾妻儿而道歉。

陈淑珍等了30年,等到的是这个结局,她很失望,但在回信之时,她把自己受的苦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只是详细地和易祥说明了庹长发的情况。

庹长发其实大字不识一个,陈淑珍就将易祥的信拿出来念给他听,并且郑重向他致谢, 她还将两个儿子喊到面前,让儿子们一定要孝顺庹长发,永远感激他的养育之恩。

志愿者帮助庹长发老人回家乡

易祥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早就放下了妻儿在台湾成家生子,而庹长发为了对他的那句承诺,竟然一辈子没有娶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