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玄奘西行,他历经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能治愈你所有的颓废和抱怨

2024-09-17国风

我们最初了解的唐玄奘,大概都是【西游记】中为求取真经,跋山涉水九死一生,既带有神话色彩,又未脱凡人本色的唐僧。在【西游记】中,他是坚强的,又是可怜、迂腐的,甚至胆小如鼠的。 这不排除作者为了凸显孙悟空的形象而故意为之,但当我们去掉神话的外衣,了解一个真正的玄奘后,他一定让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玄奘生于公元602年,俗名陈炜,今河南偃师人。出生官宦家庭,父亲颇有学问,曾是隋朝的江陵县令。玄奘是父亲最小的儿子,小时候就品信温厚,勤学好问,又仪表堂堂,深得周围人赞许。

当时的洛阳是全国的佛教中心,玄奘的二哥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经常带着玄奘去庙里听诵经之声,长期潜移默化下,玄奘对佛学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十三岁时,因为诚心向佛,他被负责度僧的大理寺卿郑善果破格录取,从此成为一名正式僧人。玄奘学习非常刻苦,又善于思考和领悟,不仅能复述内容,还能深入分析讲解。后来,他和哥哥又先后到长安和成都游学,两三年间,就通晓无数佛家经典,其勤奋的程度,比现在考985的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武德五年,玄奘二十三岁,正是潇洒快活、风流倜傥的年纪,多数同龄人在这时要么结婚生子,要么鲜衣怒马,游历四方,但玄奘对这些俗世幸福丝毫不在意,因为他的信念坚定——刻苦钻研佛学,成为一代宗师。

他不顾二哥阻拦,先后到荆州天皇寺等地讲经学习,游历大半个中国,五年后才回到长安。这时,玄奘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青年佛学大师。

名望对他来说,或许只是浮云,随着对佛学研究越深,他越发现国内佛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恰好这时中印度学者波顿密多逻来到长安,向玄奘介绍了印度佛学的情况,玄奘听了,内心被深深地震撼,毅然决定西游取经。

我们不难想象,他的决定一定遭到亲朋好友的反对,甚至俗人的嘲讽,但都丝毫不会动摇他的决心。

玄奘终于出发了,出长安,过秦州,沿河西走廊一路来到凉州。凉州是边塞重镇,朝廷对出入境管理极为严格,玄奘在凉州惠威法师的帮助下,才混出凉州,继续混在商人队伍中,昼伏夜出,风餐露宿,最后到达瓜州。

让玄奘稍感欣慰的事,瓜州刺史独孤达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非常恭敬地接待了玄奘,为他继续西行提供了很多帮助。但不久,凉州追捕玄奘的文书送到瓜州,要沿途州县捉拿后送到长安。幸运的是,瓜州州吏李昌被玄奘勇敢无畏的坚持所感动,便撕掉文书,放玄奘西去。

去玉门关外的路上有五座烽火台,玄奘经过时,曾有熟悉此路的老者苦劝玄奘不要西区,免受路途险恶之苦。 玄奘毅然答道:「我为求大法,发愿西行,若不到婆罗门,绝不东归。纵然死在半路,也不后悔!」 老者被深深感动,便将自己熟悉路途的马换给玄奘,自己骑上玄奘的马,两人结伴同去玉门关。

但出了玉门关后,老者却再也不肯继续陪伴玄奘,玄奘只好辞别老者,独自上路。

黄昏的大漠,血色残阳下,漫漫黄沙中,一个孤独而坚毅的身影,渺小又伟大! 没有向导,没有朋友,没有诗和远方的浪漫,沿途堆堆白骨和骆驼粪诉说着旅途的凶险,也成为玄奘唯一的路标。

到第一座烽火台时,玄奘又累又饿,看到烽火台边的一汪清水,便赶紧往皮袋装水,不料一支箭从他头顶掠过,接着又是第二支。玄奘知道被哨兵发现,赶紧大喊告知缘由。哨兵带他见了守卫烽火台的校尉,校尉玉祥也是信佛之人,在了解了玄奘的来历和他旅途的经过后,感动不已,遂放玄奘过第一座烽火台。

对于玄奘来说,苦难的旅程似乎才刚刚开始。莫贺延碛沙漠长八百多里,堪称人迹罕至,不见鸟兽,没有水草的不毛之地。一连四五天,玄奘滴水未进,浑身如着火一样难受,腿上如绑石块一样寸步难行,最后晕倒在大漠中。

这个苦命而执着的行僧,最终感动了老天爷,一阵凉风从他脸庞吹过,他终于醒了,爬起来后,凭着刚才休息换来的些许体力,忍着饥渴,摇摇晃晃继续前行,他的脚步是那样无力,但眼神依然那样坚定,目光穿透眼前的大漠和无边的天际,一直射向遥远的西天。

又走了几里路后,玄奘的体力再次到达极限,但终于看到了泉水,畅饮一番后,他再次将水装满皮袋,又走了几天后,终于越过大漠,到了伊吾国。

高昌王鞠文泰仰慕玄奘,热情招待他,还挽留他在高昌讲授佛法,因为心有所念,玄奘辞谢了高昌王的美意,坚持继续西行,高昌王感其执念,遂赠钱物和五十多名向导和脚夫,并写了二十四封信给沿途各国国王,让他们对玄奘给予照顾。

西行之路,艰险异常,刚走过烈日炙烤,饥渴难耐的大漠,他们又跋涉来到冰雪覆盖,沟壑纵横,寒气逼人的凌山。一行人在大雪山中走了七天,爬冰卧雪,忍饥挨饿,翻过雪山后,已经有十分之三四的人丢掉性命。后来,玄奘一行人又来到比凌山更凶险的大雪山,在这里不仅要忍受寒冷的侵袭,还要面对强盗打劫,不知他们是怎么渡过难关的。

踏平坎坷成大道,历经艰险见曙光。在翻越大雪山之后,玄奘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印度。

印度在唐代叫天竺,是著名的佛教胜地,但当时的印度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到达印度后,玄奘先后游览了北印度的键驮逻国,迦湿弥罗国,一路拜谒佛教名胜,学习佛教文化,熟读三十万颂经典,并抄写了很多经文。

两年后,玄奘又不惧艰险,先后来到半笯蹉国,曷罗暗补罗国。在路过波罗奢大森林时,还遇到五十多个强盗,强盗们想要杀人灭口,图财害命,幸得玄奘机智勇敢,再加上当地一农夫相助,才救出了大伙儿,但钱财却被洗劫一空。

玄奘的足迹先后踏遍印度五部一百一十个国家,最后,定居于摩揭陀国那烂陀寺。

这里是大乘佛教的中心地,寺院林立,诵经声连成一片。那烂陀寺是五十多座寺院中最大的寺院,寺中除了有戒贤法师这样的佛学权威,还收藏无数佛学经典,以及天文、地理、医药等各类书籍。玄奘在这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和钻研,佛学的造诣进一步深厚。

当时的印度佛学界有通过辩论来交流学问的传统。唐贞观十六年十二月,已经在印度研习佛学多年的玄奘早已成为得道高僧,他代表那烂陀寺参加了由印度戒日王倡议举行的辩论会。参加这次辩论会的有印度十八个国家的国王和学识渊博、善于雄辩的僧侣六千多人。

玄奘是这次辩论的「论主」。他在阐述经典过程中,竟然没有一个人能辩倒他。戒日王对玄奘的表现佩服和尊敬,请玄奘坐在身披锦幢的大象上巡游,一路上万众欢腾,巡行者们高呼到:「中国法师,立大乘义,破诸异见。十八月来,无敢论者,普宜知之。」

在印度十三年的岁月里,玄奘虽然专心投入到研习佛学之中,但一日也没有忘记生长的故土,当留学求经的愿望达成后,玄奘回国的念头便与日俱增。 印度人民和戒日王一再挽留他,鸠摩罗王甚至说愿意替玄奘造一百座寺院,换他留在印度,但玄奘归意已决,众人便不再挽留。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玄奘终于要出发了,戒日王赠送给他无数珍贵的礼物,他都谢绝了,只留下驮经的马匹和大象。玄奘用它们驮着历年搜集的六百五十七部佛经和佛像、花种等物,踏上了回国的路途。

回国时,玄奘改变路线,途经阿富汗、帕米尔高原南部边缘,经过疏勒、于阗、鄯善、敦煌、瓜州一路前行,终于回到了阔别近二十年的故土。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带着无数佛学经典和满身学问来到长安,得到唐太宗的隆重欢迎。 太宗皇帝从玄奘归来在于阗时的上表中,早已了解了玄奘的经历,心中无比惊喜。他在朱雀桥边为玄奘开了一个十分隆重的欢迎会,让百姓参观玄奘从印度带来的佛学经典和佛教文化物品。整个朱雀大街人山人海,参观的人群排了几十里长队。

回国后的玄奘并没有躺在昔日的荣耀上接受众人的颂扬,他组织各地高僧百余人,夜以继日地翻译经典,著书立说,竟到了「三更暂眠,五更又起」的地步。 又过了十九个春秋,玄奘才将取来的经书翻译整理完毕,共有一千三百多万字,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除此之外,玄奘还应唐太宗的要求,完成闻名中外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那时候,甚至现在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亚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后来被多个国家翻译。

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玄奘终于走完传奇的一生,留给后人永远的传奇,

玄奘的故事,和大禹治水、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撰写【史记】、苏武北海牧羊、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的故事一样传奇,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理想无所畏惧的精神,在他们面前,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颓废和抱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