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2024-05-31国风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孟夏芳菲尽翠薇,繁花似锦皆绚烂。山黛水秀百鸟归,放眼原野红妆艳。身临两岸柳丝垂,桃花育果杏孕子。玉兰争宠紫琼衣,梨花随风飘雪飞。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有活力的季节之一。随着立夏的到来,每天张开眼睛迎接的第一缕阳光,也开始带有了些许暑气,嗅着空气中清新的气息,感觉到人群中融入的夏日独有的慵懒与灿烂,我的心情也不自觉地随之而起伏。很多人,永远无法感悟这些。他们喜欢汹涌澎湃的日子,喜欢在混沌的天地间,演绎自我。即使精疲力竭,即使憔悴不堪,也依然乐此不疲。

一朵花的盛开,绝不是为了蜂吟蝶舞,纯粹是永不灭的信念,盛开,为了底色,那底色是土地的黑,那底色是茎叶的绿,盛开是一种绝决,是把心扒开来,轰轰烈烈地展示,盛开是一种疼痛着的欢呼,是作为一朵花的,生命的终极追求,一朵花的盛开,经过破釜沉舟的努力,得到化蛹成蝶的灿烂。栀子花,浮动在这个季节的芬芳,洁白如栀子花,或许并不高贵,确是村野山姑独有的形象,沉睡在时间对岸的记忆,激活了我陈旧的乡愁,油纸伞撑起五月的天空,雨丝就有了古典的风格、

我要撷一缕栀子花香,寄给遥远的故乡,花香,为风作色,为空气调味,染了花香的空气,连鸟鸣都醉了,东一声西一声,醉言醉语声声动人心,香风过处,连溪水都醉了,一路跌跌撞撞,开出一朵又一朵浪花。现在的网络平台上,有很多心灵鸡汤,虽然有一些是励志的帖子,但确实有不少似是而非,莫名其妙的东西。比如有人说:孤独是人的最高境界。

孤独是人的一种精神感受,没人陪伴、没人倾诉、没人理解,抑或遭受排挤冷落,都会使人产生孤独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悲凉凄苦的甚至是令人绝望的,它不是人所追求的理想心态,孤独有一个相近义,相关联的词寂寞,善于排遣寂寞,耐得住寂寞,才算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曾经经历过一段难忘的寂寞时光,那是由于企业改制重组,我同时失去为之奋斗了二十多年的国有大企业的员工身份与领导岗位而产生的。日夜被失落,迷茫和孤独融合成的寂寞包围着,茶饭不香,无所适从。好在我学过【周易】,早有人生无常的觉悟,也有自我排遣的意识,我选择了重拾爱好,结交了一些茶朋文友,给自己立了一个小目标,能够茶文化创作与诗书画一体的品味不低的作品,自娱自乐,终于成功突围,在意趣盎然的研茶领域里找到了一方精神乐园。

用找事情做分散注意力,是普通人排遣寂寞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那么古来圣贤是怎么排遣寂寞的呢?圣贤者,是那些道德高尚,才智优秀的人。由于他们的思想深度、视野广度、精神高度超越常人,因此往往难以找到知音,难以被人理解和接纳,与常人产生了距离,抑或树大招风,自然免不了命运多舛,于是就给他们带来了孤独和寂寞。陈子昂的寂寞最苦,他忍不住会呼喊出这样的悲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想陈子昂也许是在苦苦寻找历史上,能和他会心对话的圣贤来排遣寂寞。我想到了司马迁,像他那样忍受惊世冤案和奇耻大辱,用十四年的坚强和沉默撰写出西汉之前,上溯黄帝的三千年华夏历史的【史记】,为他自己排遣了孤独与寂寞,却为后世确立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诚然像司马迁这样的圣贤史上少有。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诗仙李白采取的是饮酒消愁的排遣办法。当他独自饮酒、感到寂寞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会请来明月,拉上自己的影子,自然乐陶陶;「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独自云游时,会深情注视敬亭山,就像面对一个知心朋友促膝谈心,哪还有什么孤独感,这反映出李白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理解。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尽情享受生活,不必过于执念人生的顺逆沉浮,不必在意世俗的评价和眼光,在尽情饮酒中也能找到自我,找到快乐,留下自己的一世美名。

我比较赞赏李白排遣寂寞的观念,方法不一定是饮酒,各种爱好都可以,对普通人来说,遇到孤独与寂寞,要看透这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不必过于忧愁烦恼,深陷其中。只要勇敢地接受现实,积极地采取各种方式排遣,如社交活动,艺术爱好、体育活动、阅读学习或收养宠物等等,自然会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活新路来。 (王仕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