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中国哲学基础概念:推类、举、必、加、类名

2024-01-11国风

亲知 后期墨家用语。指通过亲身观察和体验所获得的知识。【墨子·经上】:「知:闻、说、亲。」与闻知、说知同为「知」(识)之一。【经说上】:「身观焉,亲也。」通过自己的感官接触外界事物获得的直接知识。

闻知 后期墨家用语。指通过别人传授获得的知识。【墨子·经上】:「知:闻、说、亲。」清毕沅注:「所为知者有三」,闻知、说知、亲知。「知,传受之,闻也。」(【经说上】)又可分为两种,「闻:传、亲。」(【经上】)「或告之,传也;身观焉,亲也。」(【经说上】)传闻是被告知异时异地的事。亲闻是被告知现时现地的事,两者都是间接的知识。

譬 亦称「辟」,指一种推论形式。相当于类比推理。春秋末期,孔子首先提出了「能近取譬」的思维方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强调由已知的个别情况推测未知的个别情况。在教育实践中,他重视类比方法的作用,要求学生「举一隅」则以「三隅反」(【述而】),「以一知二」、「以一知十」(【公冶长】),即由已知推及未知。墨家自墨子始,便对辟式推论相当注意,并广泛应用于实际。后期墨家将这种常用的类比方法列为七种论式之一,定义为:「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但又指出,由于「物有以同而不率遂同」的原因,辟式推论在「以类行」时应防止「行而异」,即超出合理范围的类推错误。战国中期名家代表惠施以「善譬」著称。他强调了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并将「譬」定义为:「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见【说苑·善说】)。战国末公孙龙亦善譬,并「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公孙龙子·迹府】)。曾以孔子论「楚王遗弓」、尹文与齐王论士等令孔穿明「白马非马」说。法家代表韩非,综合社会上不相容之事共存的现象,假「楚人有鬻盾与矛」之事,喻「为名不可两立」之理。今矛盾律之「矛盾」一词,即源于古代这一譬式推论。东汉王符评论韩非「矛盾之说」时,对「譬」的功用作了具体分析:「夫譬喻也者,生于直告之不明,故假物之然否以彰之。物之有然否也,非以其文也,必以其真也。」(【潜夫论·释难】)秦汉以后,一般都以「比类」、「类比」、「类推」取代「辟」、「譬」,如中医学中的「取象比类」,宋代理学中的「类推」等。但其论式、作用,并无两样。

彼 指一对互相矛盾的命题。【墨子·经上】:「彼,不可两不可也。」【经说上】:「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对这对矛盾命题孰是孰非的争论,也就是对「彼」的争论。反映了墨家对矛盾判断的逻辑特征即「不可两不可」已有清楚的认识。一说「彼」指物质界的对象。「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彼」即指「牛」。指某一假设的事物对象。与「此」相对。战国公孙龙【名实论】:「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谓彼而彼不唯乎彼,则彼谓不行;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墨子·经说下】亦有「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一类语,其「彼」义与公孙龙用语同。

参 表示由对立结合而成的统一物「一」。【墨子·经上】:「直,参也。」意谓「直」,如三点成一线。【史记·律书】:「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最先明确提出以三为全(一)的思想。北宋张载【易说·系辞上】:「极两是谓天参。数虽三,其实一也,象成而未形也。」【易说·说卦】:「地所以两分,刚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参一,太极、两仪而象之性也。」认为太极为一,内含两(阴阳),称「天参」(天然的三)。参所含的两(阴阳)和解而统一,故在形体上仍然为一,又称「参一」。这种三一思想是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一种表述。表示「二」,即对立面的比较、渗透、依存。【荀子·大略】:「是非疑,则度之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主张对一切对立应持平。【韩非子·内储说上】:「卫嗣君重如耳,爱世姬,而恐其皆因爱重以壅己也,乃贵薄疑,以敌如耳,尊魏姬以耦世姬。曰:以相参也。」强调两者的对立和比较。东汉王充【论衡·案书】:「鸿知所言,参贰经传。」把「参」直接同为「参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