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从背唐诗到不背唐诗

2023-12-24国风

啊,这篇文章记录一下我过去一年多时间摸索背唐诗的事儿,包括:思考和实践过程,以及心路变化。

啊,去年7月,闲来无事,从书架摸出一本诺仔的【唐诗300首】,想着无聊,给自己找个事儿做,就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背300首唐诗。

这是一个多么具体的目标啊,又具体,背唐诗,又有量化,300首,量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一首诗也就四行字,30字的信息量,就算一天背一首,一年也就背完了,怎么看都像一个好目标,怎么看也不像一个不可完成的目标。

但是,实践了一年,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想的那么一回事儿。

刚开始哈,那是信心满满哈,一方面把【唐诗300首】随手翻了翻,评估300首诗的信息总量不算多,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挺聪明,爱思考,做事儿又有方法,又擅长处理信息,觉得背300首唐诗,志在必得哈。

做事儿,做事儿,要讲方法,我要做一件事儿,我肯定会好好的思考做这件事儿的方法,翻着【唐诗300首】,也扫了几眼目录,我告诉自己,我肯定不会按书的顺序,从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的往后背的,因为,那是无逻辑的。 虽然,从书的第一页开始,按自然数的顺序到最后一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逻辑,但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无逻辑。

因为【唐诗300首】,或300首唐诗,本质是300首唐诗的集合,一本【唐诗300首】是一个作者按自己的逻辑整理编辑的300首唐诗,也就是说,市面上的【唐诗300首】有不同的版本,各个作者各按自己的一套逻辑编辑整理,虽然,300首诗大同小异,但是, 说明一个问题:【唐诗300首】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还说明一件事儿:你也可以编辑整理自己的【唐诗300首】。

所以,说一个本质,背【唐诗300首】,本质就是处理一个信息量,这个信息量是300首唐诗,而这300首唐诗具体是哪些,这是一个变量。

我要背【唐诗300首】,我给自己定了一个逻辑: 以诗人维度切入。 这个逻辑很好理解,看书的目录,一个个作者的诗,李白,杜甫,王维,杜牧,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巴拉巴拉,诗人关联诗,本身就是一个好的逻辑,另外,把诗人的诗的量从多到少做个排序,很明显,越知名的诗人,收录的诗的量也是最多的,毫无疑问,诗仙李白最多,诗圣杜甫第二,只要把排在头部的诗人的诗拿下,唐诗300首,就已经拿下大半了。看,一个蛋糕切掉一半,是不是从逻辑上看是行的通的?

而且,既然从「人」这个维度切入,人与人又是有关联的,李白与杜甫是有关联的,王维与孟浩然是有关联的,所以,背完王维,接着背杜牧吗?不不不,应该是背孟浩然。李白,杜甫与高适也是有关联的,所以,背完李白,杜甫,顺便可以把高适的诗也背完。总之, 人这个维度,除了「人与诗」的关联,「人与人」也是关联。

人与人有关联,因为他们处在同一时空,当我们要先处理李白,杜甫,高适,王维,孟浩然的诗,我们会发现,这几位大咖都处在同一个时代——盛唐时期。所以,从唐史来划分的话,我们可以先把盛唐时期的诗篇先拿下。

我在第一个半年,把书中头部诗人的诗歌全部背完了,包括诗人关系,李白,杜甫,高适,王维,孟浩然的关系,也都理的很清楚,把唐诗、诗人生平与当时的唐史关系,也做了很好的梳理,所以,今年看【长安三万里】,我暗自惊叹:啊,整个电影的信息量都在我已知范围内啊,真好啊,不枉费我的努力啊,包括,为啥会选择用高适做整个故事的讲述者。当时在电影院里一边看电影,我一边给诺妈推理之后会出现的情节,哈哈。

除了从诗人这个角度切入之外,我在背诗的过程中还找到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逻辑,那就是:时间与地点。这真是一个重要发现,至今受益,至今有效。

啊,这个逻辑,是在背杜甫的诗时发现的,时间与地点,先发现的是——地点这个逻辑。哇,除了人这个维度,又有一个维度出现了,为什么会发现地点这个维度呢?因为发现,杜甫的很多诗都写到了一条江,再一细究,发现是——浣花溪,继续挖掘,什么【春夜喜雨】【江村】【狂夫】【堂成】【蜀相】【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二首】【绝句四首】【绝句漫兴九首】,哇,那么多经典的作品,那么多经典的诗句,全部在成都写下的,震惊了,哈哈。

当你发现地点这个维度后,接下来,你很自然的就会发现——时间这个维度, 即,那些同在成都写下的诗,分别在哪一年写下的。地点,时间,两个坐标一交叉,点就确定了,哈哈。杜甫的诗,厉害就厉害在像发朋友圈一样有清晰的人生轨迹,每一首诗又有时间和地点坐标。

第一个半年,有逻辑,又发现了许多新逻辑,在实践中也得到验证,那感觉哈,就如之前所想——志在必得啊。继续拿下剩下的尾部的诗人作品,碎片的量,也不是啥大问题。

但是,到了今年,整个进程发生了变化。

①志在必得的事儿,让我没了兴趣,而且,背300首唐诗的目标应该早就达成了。

②年初,背【唐诗三百首】书外的【辋川集】,王维,裴迪,两人40首,诗与画的美,让我有了更大的热情,背诗这事已经完全跳出书外了。

③背杜甫的诗哈,让我的热情再一次高涨,唐诗300首,也就300首,但是,杜甫一人的诗,就有1500首,是唐诗300首的3倍,杜甫这座高山明显更吸引我啊。而且,我一开始就是从「人」这个维度开始背诗的,突然发现,有一个伟大的诗人,有1500首作品的高山等着我去攀登,我一下就被这个新目标给燃烧了。

可以这么说,今年,这一年,我主要背的,就是——杜甫的诗。

一本【杜甫诗选】,今年反反复复看了4遍,接下来,开始看第五遍,当然,还会继续反反复复的看。

说到这儿,感觉我一年半的背诗时光那也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啊。咋就从背诗变成了不背诗呢?

接下来,我来说一下我在背诗这事儿所遇到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怪兽,这个怪兽,可以说是不可战胜的,虽然,我有很多的方法,我也可以继续试更多的方法,我也看了看别人的方法,但是,我在实践中发现,那些方法都是没有用的。

好了,揭晓,那个怪兽,就是——遗忘。

为什么第一个半年,背诗背的很轻松,很快,热情也高涨,因为,①100首以内的量都不算大,量不大时,记忆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儿,毕竟,100首里面还包括了不少已经很熟悉的诗。

②一天背一首,只是瞬间记忆,或短时间记忆,这是没啥问题的,没啥难度的,所以,你看,现在网上很多小娃娃在网上每天打卡背诗,都背了几百天了,怎么说呢,他录视频那天,他肯定是背下来了,是记住的,但是,你让他背一周前的,甚至,一个月前背的诗,他肯定想不起来的。所以,这里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那就是——你每天很努力,你为了证明你每天很努力,而且还有成效,所以,你还拍了视频做证明自己的努力和成效,其实。。。那也是自欺欺人。因为,你是看到了记忆,但是,你忽略了遗忘。

③那时,每天都在前进,从来没有想过回忆验证,当然,量小时,回忆验证也简单,但是,量大了,怎么回忆验证?所以,那些每天打卡背诗的人就是每天在前进,但是,没有做回忆验证。就像背着一个有洞的袋子捡米,一直在往袋子里装米,但是,忽略了袋子同时也在漏米。

当我发现过去某个时刻明明背下来的诗,但是,悄悄的,突然的,从我的大脑消失了,我好惊讶啊,然后,怎么努力怎么回忆也想不起来,什么【辋川集】啊,【江畔独步寻花】啊,【绝句漫兴九首】啊,那时,我的心里好沮丧啊,好难过啊。整个背诗这事儿好像就是一个笑话,在我耳边回荡的就是嘲笑声啊,那种失落感觉,只有努力过、失败了的人才懂吧。

针对遗忘这个事儿,我做了很多很多思考,我有去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去想更多的方法, 最后的答案是——遗忘是无解的。

你必须承认遗忘这个事儿,必须尊重大脑的规律,也必须饶恕自己。

某一天,突然顿悟了,背诗这个事儿,从一开始就错了。哈哈。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当然呢,我不是开玩笑哈,我是很严肃的说哈,背诗这个事儿,从一开始就错了。因为,背诗,背诗,它的本质是——记忆。背不是本质,记忆才是本质,背,只不过是一个手段。小量记忆,瞬间记忆,或短时间记忆,背是有用的,但是,大信息量记忆,长时间记忆,背,是无用的,背,一定是战胜不了遗忘的,不仅,背战胜不了遗忘,甚至,连理解都战胜不了遗忘。

所以,认清了这一点, 认清了我们真正要达成的目的是——记忆,而且,是大信息量,和长时间的记忆,这时,我们就需要针对新的目标,拿出正确的、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多频使用。

用,才是正解啊,用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啊, 想想,那些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什么会一直留在脑海里,想忘都忘不掉?因为,它们在脑子里的记忆不时的会被唤醒,它们不时的会被看到,不时的会用一用, 即,多频使用。

当我今年想明白这事儿后,我就再也没有背过诗了,因为,一首诗,只要理解了,多看几遍,多想一想,多用一用,自然就记住了,如果忘了就忘了,找机会再用一用时,就又记住了,用的多了,记得多了,就不会忘了。

所以,不用背唐诗,也可以记住唐诗。而要记住唐诗,方法不是背唐诗。

我在过去五年,做了一件很厉害的事儿,那就是自学日语,我整个自学过程,从来没有去背任何一个词儿,但是,四五年下来,我就很自然的,很自然的,记住了大量的词汇量,注意哦,是记住哦,留在脑子里了,基本上不会忘的,我又是怎么做的呢?我就是每天都做大量信息的听与说的训练, 其实,就是多频使用,用多了,就自然记住了,用多了,就不会忘了。

同理:不用,就会忘,这很好理解吧。我们需要理解我们的大脑。

不只是背唐诗,学外语,包括我们大脑里的所有记忆都是如此,不被唤醒,就会慢慢遗忘,8岁的小诺仔,已经想不起他4岁时的很多事儿了。

所以,当我想明白很多事儿时,我也更加清楚怎么去攀越杜甫1500首诗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