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项目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24-06-14文化

鸟瞰图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是为了纪念1945年日军在南京投降,突出抗战胜利这一主题,表达无尽的胜利和缅怀。

【延续与个性】

纪念是一个城市记忆的延续。「断刀、纪念广场、死亡之庭、祭祀院落、和平公园」。 开启了纪念馆完整的叙事篇章,它是南京重要的城市记忆。

胜利之墙航拍

三期作为纪念馆的扩建工程,不仅补充了城市功能,延伸了游客流线,凸显了不同主题的情感氛围,也延伸了城市记忆。拓展篇主要讲述抗战的艰辛历程、胜利的喜悦以及人类和平实现的美好愿景。

胜利之墙

【绿色与生态】

方案的定位是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三期的形态与二期融为一体,以更加开放、包容、友善、自然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遮土建筑减轻了对周围城市建筑和空间的压力,曲线建筑形态与绿树青草柔和和谐。新馆的立面依然延续灰色,这些裸露的混凝土柱面对城市空间,展现出新馆的纪念性特征。

纪念广场

场地中心是一个椭圆形的纪念广场,象征着中国抗战的胜利和「圆满」的愿景。整个建筑呈现出朴素、柔和的形态,是一个融入城市生活的绿色公园。其中有一条「胜利之路」,象征着争取胜利的斗争。纪念广场周围的土地微微隆起,形成半围合的空间,结合绿树遮挡部分城市,保证了广场的安静和私密性,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场所。人们可以休息、跑步、散步、漫步、交谈和享受。

当需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时,整个椭圆形广场可容纳8000人。广场北面有一个集会用的小讲台。广场三边抬高坡地,使广场更具向心性和凝聚力,坡地的抬高容纳了商业和展览空间。广场的主要交通流线组织在广场边界和斜坡上,这里设计了纪念景观的独特元素。

阶梯讲台

有韵律的柱廊

300名抗战英雄的名字刻在抛光的黑色大理石上,矗立在游人漫步的广场一侧。广场西南侧是城市的重要入口,下沉的广场是为了使纪念广场与城市道路保持一定的距离。拱桥的精心连接,使纪念广场在空间上更加直接和凝聚。

清水混凝土立面

【复合与开放】

新馆是一个功能复合开放的综合体 ,除胜利纪念广场、绿地公园外,还包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馆、公交车站、社区车库、自行车车库、商业配套设施、办公等。场地北侧和西侧通过设置下沉庭院和坡道与地铁、隧道及周边城市空间连接,对周边城市交通进行总体梳理和更新,有效完善和补充博物馆参观流线和交通组织,为城市提供便捷、开放、复合的空间节点。

开放和无障碍是新博物馆的重要特点。当纪念馆和新馆关闭时,其他功能可以继续提供社会服务。通过灯光的设计,广场在白天和晚上呈现出不同的景色,成为一个公共的昼夜公园。

清水混凝土立面

建筑灰空间

谦逊而柔和的形式是该项目最重要的表达。平缓的自然曲线、翠绿开阔的草地,使环境安静、轻松,在表达纪念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友好、轻松的休闲场所。

夜景鸟瞰图

鸟瞰图

在柔和的绿色衬托下,暗红色的弧形胜利墙甚至清晰可见。胜利之墙采用深红色锈板制作,更能凸显历史感和沧桑感。胜利之墙负一层延伸,墙体为三维曲面,通过钢板分离和嵌入灯槽形成表面肌理,象征着中华民族「火之诞生」的历史记忆,成为绿地广场的主要景观。胜利之墙的最高点是胜利火炬,在事件发生时,胜利火炬就会被点燃。

胜利之墙

新馆立面采用清水混凝土一次浇注而成,素净厚实的清水混凝土既能凸显建筑的纪念特色,又符合安静祥和的建筑氛围。外立面的混凝土柱将阳光切割成条状,形成无尽的韵律。柱廊下方是灰色的碎石地面,自然形成了与城市的缓冲,强化了建筑记忆和场所感。

柔和的建筑曲线

胜利墙后的坡道是通往胜利的道路,缓缓上升,通过弧形屋顶和变宽的坡道形成山谷的空间体验,走到坡道顶部,是一个巨大的悬臂平台,空间陡然开阔。开明。在这里人们可以俯瞰胜利广场,象征着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胜利之路」。由「胜利之路」进入纪念馆,一个椭圆锥体体量贯穿所有楼层,作为室内空间的核心,充当纪念馆的序厅。体积提供了上下之间的接触。柔和的自然光透过体量顶部的椭圆形天窗,营造出纪念馆安静的氛围。

缓缓上升的胜利之路

扩建项目多方面体现生态和可持续理念,通过绿色屋顶、太阳能光伏、灰水回收、透水混凝土、下沉式花园和天井、烟囱效应等诸多低碳措施,打造出一座生态和可持续的建筑丰碑。兼具建筑氛围和可持续理念。

序厅

三期扩建工程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补充和延续。它具有开放性、公开性、自然性、纪念性等特点。这里是一个容纳历史记忆和现实生活、胜利喜悦和死亡哀伤的地方,人们可以在这里缅怀、休息、放松、散步、玩耍。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剖透视图

剖透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