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奋斗者孔子大写的人生

2024-10-04文化
【孔子圣迹图】之「适卫击磬」

文|明生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2575年的时间,足以让一段真实的生命历程变得破碎,让一个鲜活的形象变得模糊,仅剩下寥寥几个概念。即便如此也必须承认,直到今天孔子仍然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观念、道德、生活方式。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所著的【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最近由天地出版社出版。该书提炼孔子的十五个横截面,将孔子少贱多能、学琴问礼、相鲁定乱、周游列国、杏坛讲学、删述六经的非凡一生,与「不耻下问」「敏事好学」「为政以德」「推行仁治」「有教无类」「存道垂宪」的言行思想互相印证,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永不妥协的大生命」。

【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

李山 著

天喜文化|天地出版社

情绪管理宝典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若问是谁对中华文化人群的影响最大,答案恐怕非孔子莫属。

自西汉开始一直到清朝晚期,历代王朝选择儒家思想为国家政治的指南,历代读书人都要熟读儒家经典,才有出仕进身的机会,这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在李山眼中,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就是孔子关于人生的洞见,对于如何做个人,做个有品质的人,有长久的启迪意义,至今如此。

【论语】开篇第一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句就是讲「学」和「习」,尤其是「学」。一个人好学,则上进,不好学,则易俗气。古代如此,现在也一样。第二句是讲要交朋友,【论语】说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当然是提倡交好朋友。第三句,重点是讲「不愠」。「人不知」解释有两种:其一,教人家但人家不懂;其二,我不被人知。两种解释,后一种最有意味。人家不知道我我就恼怒,这样做人算什么呢?

李山曾说「【论语】二十几岁就读,一些道理,四五十岁才懂」,说的就是【论语】中开篇三句话中的最后这一句。他直言,说这句话难懂,不在它的字面,而是人们不易把它当回事,不照着去做。这关乎读【论语】的要领:切己。读【论语】,最重要的是态度,不是从中学点古代知识或文言词汇,而是学做人的智慧。「人不知而不愠」,孔子说能如此才是「君子」。反之,如果「愠」了,岂不是「小人」?「愠」还是「不愠」,小人还是君子,都在一念之间。

这就是儒家学问要领性的内容,用现代的话来说,它关乎情绪的自我管控。人生活在世界上,与人交往,不论是谁,生气、恼怒,即意味着交流失败,哪怕是跟家里人。承着【论语】的道理而来的【中庸】,又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仍然是情绪管控问题。人有诸多情绪,这是人高于动物的地方,可也会让人生面临一大难题:协调好各种情绪,遇事不让情绪做主,这是大学问。这一学问做好了,用【中庸】的话说就是「中和」,就能得「天下之达道」。

在任何一个时代,不管老少,戾气重的人可不算少。这让我们读【论语】别有一番感受。由此,读点【论语】确实是必不可少的。

「即凡而圣」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是什么机缘让他发现「仁」「恕」的道理?李山认为,汉学家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一书的观点很好。孔子是有生有死、有喜怒哀乐、有儿有女的普通人,亦即他是凡俗中的人,他的不同在于他能在凡俗中成就神圣的人生,这就叫「即凡而圣」。

【孔子:即凡而圣】

[美]赫伯特·芬格莱特 著

彭国翔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孔子成就非凡,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具体说是好学。【论语】开篇第一个字就是「学」,「学而时习之」的「学」。孔子因好学而博学,博学的孔子创造性的人生事业,首先是「有教无类」的办学,招生不分身份上的贵贱。打破出身论、血统论的言论,在那个贵族主宰一切的时代是十分「忤逆」的,又是十分伟大的。他因博学而有资格办学,他教学主张「有教无类」,是因为他相信,历史创造的文化,只有被更多的人接受,社会文明提升范围才会更加广大。在文化上,人弃我取,也是孔子的不凡之处。西周以来建立的内涵丰富的礼乐文化,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孔子「自卫反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致力于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由此,孔子开始了儒者的事业,在讲授古典的文献中,提纯知识,熔铸观念,传播理想。

孔子教学具有现实功用,其目的在改善社会文明状态,即要将不把人当人的社会改造成「仁者人也」的世界。这就需要权力,需要政治,因为「把人当人」必定涉及各种权益的分配。孔子认为当时的从政者有太多「斗筲之人」,他要为社会提供一些有「君子」品格的人。按照这样的教育目标,孔子及孔子之后的儒者,都强调「内圣外王」,即先有刚正良善的品格,然后成就一番立人、达人的事业。李山认为,这方面,孔子未能成功,小试牛刀而有所获的学生有一些,如子路、言偃,子贡的外交官做得也蛮出色,但最有希望的颜渊死得早。

孔子不是要带人出离这个世界,而是要改善世界。因而他周游列国,却四处碰壁。对此,【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中说过,孔子一生最出彩的地方,在其对理想的坚持,碰了一百多次壁,仍不放弃。孔子游走当时的黄淮平原一带,遇到不少失魂落魄的有智有识之人。长沮、桀溺讽刺他,荷蓧丈人讽刺他,楚狂接舆讽刺他,对这些人,孔子客气相待,他的回击要言不烦:人总得生活在人的世界,你长沮、桀溺不是「耦而耕」吗?不是结成小社会吗?你荷蓧丈人不是也有自己的儿子吗?有儿子就有家庭,就有家庭伦常,就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世界、社会,是人主观上想逃离就逃离得了的吗?做隐士,是做不彻底的。因为所谓「隐」即离开社会,这与人是社会群居动物相矛盾,终是擢发自升。

李山表示,孔子回复隐士讥讽的言论振聋发聩,这正是他所倡扬的入世的中国人文精神最精彩的地方。世界充满了无奈,但因其无奈,就不生活了吗?儒家的坚忍不拔,在这方面,是大有启迪意义的。

经由【论语】等各种文献,勾勒孔子一生,初觉无奇,深味之则意趣盎然。如孔子对学生,对颜渊先是不解,后来又明表佩服,说他「闻一知十」。佩服学生,是一般老师难以表达的。孔子与子路的关系最有趣,【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说他们的关系颇似【水浒传】中的宋江与李逵,一句「好勇过我」,显示出的是两人气命上的相通。孔子与子贡的关系,则是聊得来。老师问子贡,你与颜渊比,学习上谁更强?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老师接茬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气命相通,何其难得。今天看来,孔子师生之间的情谊,算得上是人间最美的情感之一。

李山觉得,这就是孔子的有趣之处,孔门的有趣之处。生龙活虎,生机勃勃,其实都是由好老师诱发出来的精气神儿。孔子的一生,正因其自身深广的心灵,深广的精神,而光彩无限。

何尝丧家?

某电视节目曾辩论孔子究竟是「丧家狗」还是「圣人」。两种说法都不是现在才有的。孔子在的时候,有人就说他是仁者、圣人,但是,孔子并不承认。【论语】中,他就说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有趣的是,「丧家狗」这个称号,孔子倒是认下了。

「丧家狗」起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丧了家」,找不到家的狗;还有一种是「丧家」(「丧」读平声)的狗,就是主人刚刚死去,围绕在棺材周围惶惶无主的狗。孔子的意思是说,别人对他外形的描述,是细枝末节,不打紧,说他是「丧家狗」,倒是很传神。带着一些弟子到处周游,无所安身,可不就像是丧家狗?这里,孔子幽了自己一默。

可是在李山看来,孔子可以自我调侃,而后人也用「丧家狗」来评定他,就不恰当了。「孔子一生都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没有找到政治归宿,但这只是现实层面上的失意。从精神层面看,孔子拥有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乐观通透的精神世界。」

世上有各种孔子的传记,但是最先为他写传的,却是孔子自己。这就是【论语】里记载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篇微型传记中,十年一个境界。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奋进人生的简短记录。这个微型传记的启示可概括为:少年要有功夫,中年要有成就,老来才会有境界。

【论语】中孔子总结了自己奋斗上升的人生。其实,站在后人的角度看,孔子的人生少、中、老三阶段,还可以作另外的总结:幼年丧父,中年无妻,老来丧子又丧徒。老观念认为的人生三大不幸,他都有。

不仅如此,孔子一生坎坷,靠山山倒,近河河干。他一辈子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净遇到齐景公、卫灵公、季桓子这些人,晚年有个楚昭王带一点儿仁者的意思吧,孔子前去投奔他,还没有见到人,楚昭王就死去了。当孔子穷途末路时,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什么人啊?子路被问住了。孔子知道后说,「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是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精神层面上的孔子何尝丧家?

李山认为,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傲慢去诋毁一个古人。孔子一生不论身处何地,有如何的境遇,他始终不忘自己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他周游列国十四载,尝尽人世间的辛酸苦楚,虽然一直碰壁,但从未放弃。在春秋末年那个黑漆漆的乱世,这一「仁」道的主张为苦难的人世留下了光亮。他一辈子的坚持,展示的是一个生命的大格局。即使不从思想的角度,单从审美的角度看,孔子的生命也是悲壮的。

因此,不论是尊孔、反孔,还是批孔,都必须承认孔子很重要,他的人生哲学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影响了每一代中国人。「孔子的人生是非凡的人生,是有血气、有理想支撑的人生。‘圣人’‘仁者’对他的形容,太老套。我要说,孔子是一个大生命!」李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