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元始天尊遇事必先喊老子,阐教谁说了算?谁大谁小?看俩人啥关系

2024-07-16文化

元始天尊遇事必先喊老子,阐教谁说了算?谁大谁小?看俩人啥关系?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仙界往往被描绘成一个神秘而又纷繁复杂的世界。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作为阐教中备受推崇的两位重要神祇,他们的关系似乎又暗含着某种微妙的规则与等级制度。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掌舵人?

在这神秘的仙界,似乎存在着一种不成文的规矩:至尊只能有一个。那么元始和老君之间的地位孰高孰低,势力范围又是如何划分的呢?

在封神的故事中,元始天尊被捧为阐教的教主,玉虚宫算是他的大本营,理应是一言九鼓,呼风唤雨。可事实并非如此,每逢大事,元始总要先等待太上老君这位大师兄的首肯才能行动。无论是布置九曲黄河阵,还是诛仙阵、万仙阵,元始天尊都得先等着老君的授意,否则就不敢独断专行。从这一点来看,阐教的真正权威似乎是出自老子之手。

面对三霄娘娘的挑衅,元始天尊不得不先行求救于老君。三霄娘娘竟对元始谦恭有加,行礼称"师伯",彬彬有礼的样子,跟对待老君却是另一番态度,直接动手攻击,狠狠贬低了一番。这就颇有些古怪了,作为一介仙姑,竟如此嚣张,也难怪人们会猜忌背后另有隐情。

其实三霄之所以对老君指手画脚,却又唯命是从于元始天尊,正是出于一种规矩的约束。阐教现任的教主职责由元始天尊一手掌控,老子已是前任,不再具有教主的威权。故而三霄才会认元始不认老君,因为她奉行的是一种官阐教场合的纪律:元始天尊代表现任,身份至高无上,是仙界的最终决策者。

不过,元始天尊对这种规矩也是颇为钦佩的。每逢要办大事,他总要先行询问老君的意见,予以最高礼遇。这便体现了阐教内部的一个基本原则:长幼有序,尊卑分明。老子作为大师兄,代表阐教的根基,虽已隐退,但在元始眼里仍然地位超然。所以,他无论做什么,都先要经过老子的首肯,这不仅是对师长的一种极大尊重,也是在向整个阐教致敬。

其实,元始天尊和老子之间的这种关系游走,源于鸿钧老祖玄门三圣的传统。在三圣中,老子是大师兄,元始天尊排行老二,截教的通天教主则是小师弟。按照这种家长制的等级,元始岂能逾越老子而独自行事?所以,即便在阐教中他是当家作主,在面对教规时,也得先将长幼有序的规矩放在首位。

不过,阐教的规矩归阐教的规矩,神仙间的故事也备受世人关注。在西游记的描述中,太上老君则被神化为三清的代表,而元始天尊则被捧为仙界的至尊,在弥罗宫中讲授混元道果,成为超凡脱俗的导师。看来,老子在神仙间也位列前三甲,而且还高踞元始天尊之上。

眼看事态渐入佳境,元始元始天尊和老子之间的这种师兄弟的相处模式也将随之改变。随着封神大业的推进,天庭开始重新崛起,接替阐教和截教占据仙界的主导权。

当昊天大帝接手三界s,成为新一代的至尊之时,旧秩序也被打破重组。365位正神被分配归位,玉帝继任昊天,成为实际的新仙界主宰。从此,仙神人物与妖魔巫邪的界限也划分得更加清晰。

阐教和截教都不复存在,只能各奔前程。元始天尊更是主动让贤,退居教书育人,在弥罗宫传授混元道果,成了仙界的一位导师。太上老君和他并驾齐驱,被尊为"三清"之一,代表了一种返璞归真、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

然而并非是所有神仙都能在新秩序下安身立命。传说中的天仙门徒不得不离开各自的山门,另寻出路。就连地仙之祖镇元子的五庄观中,也只保留区区48个道童。真武大帝虽为封神贡献良多,却也只能在武当山保留500个灵官。更加神乎其神的菩提祖师,在斜月洞也只能留下40个门人。就连孙悟空也因为"超标",被师父赶出山门。

从这一系列的变迁来看,新旧更迭的进程实在太过激烈。如日中天的阐教和截教,最终竟也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元始天尊作为教主,老子作为创始人,在新秩序的重塑下,地位自然也就发生转移。两人不再争锋相对,反而选择并肩而行,用另一种形式延续着阐教的根基。

正所谓"天大地大,至尊只能有一个"。旧时代的至尊不得不为新一代的主宰让路,而这个主宰就是执掌天庭的玉帝了。从此,玉帝取代元始天尊,成为仙界的台前代表,整合三界的唯一权威。面对这一变革,元始只能选择低调,而太上老君也只能恭敬地称呼玉帝为"陛下"。

纵观神话历史的长河,任何规则和等级森严,终将在时代的洪流中变迁分解。元始天尊和老子固然曾在阐教中占据不同层级,老一辈掌舵,现任主政,但这终归只是一时。面对新生事物的涌现,任凭昔日阐教如何纪律森严,终将为新秩序所取代。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那句"天大地大,至尊只能有一个"的规则了。这句话已超越了阐教本身,成为贯穿神仙世界的永恒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