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雨巷诗人戴望舒,写了一辈子情诗却不懂情,三段恋情都被抛弃

2024-01-11文化

读戴望舒的【雨巷】,心中总会莫名涌起淡淡的忧伤,仿佛自己置身于江南烟雨中,站在狭窄悠长的巷子里,与那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擦身而过,看着她消失在巷子的尽头。

戴望舒,是民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作【雨巷】广为流传,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他的一生曾有过三次恋情,两次步入婚姻,遗憾的是三个女子最后都离他而去。

江南多才子:烟雨江南,诗人诞生

戴望舒生于1905年,是浙江杭州人,父亲是银行职员,母亲出身书香之家。

他是跟着母亲启蒙的,从小听母亲讲【水浒传】【红楼梦】等文学名著,渐渐地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不幸发生了,年幼的戴望舒染上了天花,虽然经过救治保住了性命,但是光滑白净的脸却变得坑坑洼洼,留下许多大大小小的暗色麻斑。

因为脸上的麻斑,戴望舒常常遭到同龄孩子奚落取笑,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他变得沉默寡言,内心越来越自卑。

戴望舒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这里没有人嘲笑他脸上的麻斑,使他暂时远离世俗的目光。

如果说书是他的朋友,可以安慰他的心灵;那么笔就是他的恋人,可以倾听他的心声。

戴望舒喜欢上写作,他通过文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倾诉心中无法言说的忧伤和渴望。

他原本就十分聪颖,年幼时还曾受到母亲在文学上的熏陶,自己又非常勤奋好学,因此,很快就在文学方面崭露头角。

1922年8月,戴望舒在【半月】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债】,这是他首次公开发表作品,此时他还不满17岁。这次处女作的「首秀」很成功,他在文坛初露头角就吸引很多人关注,让他信心大增。

同年9月,戴望舒和施蛰存等人在杭州成立了一个青年文学社团,起名兰社。次年秋,戴望舒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两年后,他又转到震旦大学学习法语。

在震旦大学,戴望舒开始研读雨果、拉马丁等浪漫派作家的作品。第二年戴望舒和施蛰存等人创办了旬刊【璎珞】,并发表诗作【凝泪出门】,自此,开始了诗歌创作。

戴望舒心中播下的那颗诗歌的种子,在青春的雨季开始生根发芽,有一天会花满枝头,结出甘甜的硕果。只是,爱情的种子遇到了潮湿的泥土,也悄悄地露出了头,不过,它结的果子却是苦涩的。

雨淅淅沥沥,飘过悠长、悠长的巷子,飘落到撑起的油纸伞上,滴在姑娘扬起的裙角。

那个丁香姑娘来了,她有和丁香一样的颜色,和丁香一样的芬芳,和丁香一样的忧愁。她哀怨又彷徨,静静地走到诗人身边,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然后像梦一样飘走了,飘远了,消失了。

戴望舒很快就会遇到他的丁香姑娘,在那个悠长的雨巷,她会成就他的诗歌事业,她会毁了他的爱情幻想。

第一段恋情:爱而不得,神女无心

戴望舒的初恋叫施绛年,是他的同窗好友施蛰存的大妹,他用9年的时间追求她,然而襄王有意神女无心,不过是他单恋罢了。

戴望舒和施蛰存同龄,两人曾一起在杭州创办文学社,又同一年考入上海大学,都酷爱文学。施蛰存老家也是杭州的,8岁才全家搬到上海生活,算起来,两人还是老乡。因此,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1926年,戴望舒和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了旬刊【璎珞】。也是在这一年,戴望舒住进了施蛰存家。

施蛰存的大妹,叫施绛年。施绛年当时只有16岁,青春年少,活泼开朗,很招人喜欢。

住在同一所房子里,免不了见面,戴望舒对施绛年日久生情,喜欢上这个清纯可爱的姑娘。

每次看到施绛年,戴望舒都会心跳加速,脸颊发烫。她窈窕轻盈的身姿,浅笑嫣然的模样……总在他眼前晃动,戴望舒确定自己恋爱了。

不过,由于年少时因脸上的麻斑,戴望舒总被人讥笑,给他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他内心很自卑。他不敢直接向施绛年表白,担心对方拒绝他。

戴望舒决定先通过诗间接表白,看看施绛年的反应。他把写满自己心事和爱意的诗送给了施绛年,可施绛年什么反应都没有。

施绛年对戴望舒没有男女之情,她比戴望舒小五岁,在她眼里,戴望舒是哥哥的好友,最多就是个大哥哥。

起初,施绛年并不知道戴望舒喜欢自己,后来从他的言行举止和送给自己的诗里,猜到对方可能对自己有意,可是戴望舒没有直接挑明此事,她一个姑娘不好有什么表示,所以装作愚钝不知。

不过,施绛年开始有意疏离戴望舒,尽量少与他见面,避免与他单独相处。对面遇到了,也只是礼貌地客气一下。

可是戴望舒不这么想,他认为施绛年没有明确拒绝,应该就是对他有意思,只是小姑娘害羞,不敢表露心意。

戴望舒有感而发,写下了那首成名诗作【雨巷】。【雨巷】是戴望舒在1927年写的,于1928年发表,这首诗让戴望舒一炮而红,成为可以和徐志摩比肩的浪漫派诗人代表。

1929年4月,戴望舒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翻开诗集第一页,上面用法文写着「给绛年」。

施绛年觉得戴望舒是哥哥的好友,直接拒绝怕他难堪,刻意地对他很冷淡,希望他知难而退。

只是,这一次,戴望舒选择了勇往直前,他直接向施绛年求婚。施绛年直接拒绝,她告诉戴望舒自己有交往的对象。

「我深爱着你,我以为你也深爱着我。现在,你却不肯接受我对你的爱,让我如何能接受!」戴望舒声称,施绛年不答应他的求婚,他就跳湖。

施绛年害怕闹出人命,再加上哥哥在旁边极力劝说,被迫点头答应了戴望舒的求婚。

戴望舒终于抱得美人归,非常开心,马上回杭州告诉父母,让父母来上海提亲。

1931年夏初,戴望舒和施绛年订婚,半年后,他提出结婚。可这一次施绛年没有再妥协,因为她确实不爱戴望舒,而且真得有意中人了。

可是,施绛年又担心戴望舒做出过激的事情,她想了一个计策。施绛年告诉戴望舒,等他出国拿个学位证书回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了固定收入再结婚。

留学的费用很高,以戴望舒家的经济条件,是无法支撑他去国外读书的,施绛年认为他会放弃。即使戴望舒真出国,好几年时间,等感情淡了或他想明白了,再提出解除婚约。

只是,施绛年低估了戴望舒的痴情。1932年11月,戴望舒去法国留学,在国外半工半读,虽然施蛰存暗中接济他,他的日子还是过得很苦。

1935年,戴望舒因学分没有修满被学校开除,双手空空回到上海,却得知施绛年已经跟一个冰箱销售员结婚。他跑去质问施绛年是不是移情别恋。施绛年说,「我从来都没爱过你,何谈移情别恋。」

戴望舒很气恼,甩手就给了施绛年一个耳光。至此,这段长达9年的恋情,确切地说是单恋,彻底结束了。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感情是你情我愿的事,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戴望舒确实是个很痴情的人,他为了爱情付出的努力更是让人感动,可惜他选错了对象。

第二段恋情:不懂珍惜,爱人离去

戴望舒与施绛年解除婚约后,搬出施家,搬进江湾一处公寓。新派小说家穆时英住在附近,他比戴望舒小七岁,很仰慕戴望舒的才华,常来拜访戴望舒,很快两人成了朋友。

穆时英见戴望舒因失恋意志消沉,日日借酒浇愁,便安慰他,「我妹妹比施绛年还漂亮,改天介绍给你认识。」

穆时英言而有信,真把妹妹穆丽娟介绍给戴望舒。18岁的穆丽娟清丽脱俗,颇有些古典气质,戴望舒一见倾心。

穆丽娟受到哥哥的影响,也很喜欢文学,对戴望舒也十分仰慕。她不仅长相出众,而且性格温柔,善解人意。

在穆时英的撮合下,戴望舒和穆丽娟开始交往。穆丽娟非常崇拜这个大诗人,帮他抄写稿件,陪他看电影,听音乐会。戴望舒内心重新燃起爱情之火。

1936年6月,31岁的戴望舒和19岁的穆丽娟迈入婚姻的殿堂,他们在上海的新亚大酒店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穆家富有,穆丽娟又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因此婚礼办得很隆重。

佳人配才子,可谓一段佳话。在家人和朋友的祝福声里,戴望舒和穆丽娟结成连理。

婚后第一年,两人的日子过得十分甜蜜融洽。第二年,女儿朵朵出生了,给这个家增添了许多快乐和喜悦。

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为了躲避战乱,戴望舒携妻女于1938年迁居香港,而这也成为两人关系的转折点。

在香港,戴望舒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看书,写诗,或者外出活动,对家里的事从不过问。

戴望舒跟妻子基本不交流,两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却犹如陌生人。穆丽娟曾抱怨,「在他心里,书排第一,妻女排第二。」

女人比较敏感,穆丽娟怀疑丈夫心中最爱的是初恋。戴望舒觉得妻子是无理取闹,也不解释。

戴望舒有些大男子主义,凡事不跟穆丽娟商量。戴望舒觉得妻子应该听他的,他从不会尊重妻子的意见,也不会顾及妻子的感受。

而且,戴望舒的脾气比较暴躁,动不动就发火,对妻子恶语相加,有时还会动手。

穆丽娟对这段感情越来越失望,她觉得丈夫变了,变得粗鲁、冷漠,与最初相识时判若两人。

1940年6月,穆时英被人暗中杀害。这件事成为戴望舒夫妻俩感情破裂的导火索,将他们的婚姻推至悬崖边。

穆时英当时是日伪政府某报社的社长,传言他是汪伪汉奸,是被军统特工「除奸」。不过,由于他被杀害当天,没有乘坐日本人给他配置的高级防弹轿车,而是乘坐黄包车,因此也有人怀疑他是被自己人误杀。至于真相如何,恐怕永远都是一个谜。

穆丽娟和大哥穆时英的关系很亲厚,她一直很崇拜大哥,不相信大哥会是汉奸。穆丽娟很悲痛,想要回上海奔丧。

戴望舒不同意穆丽娟回上海,并且对妻子怒吼,「你大哥是汉奸,你有什么脸哭。」

穆丽娟最终没有回上海参加哥哥的葬礼,只是她对丈夫心灰意冷。

1940年冬,穆丽娟的母亲因无法承受丧子之痛,病危,想见女儿一面,家人去电香港,戴望舒接的。

当时,迁居香港的上海人不少。有一天,穆丽娟带女儿逛街,遇到一个熟人,对方很惊讶,「你母亲去世了,你怎么还有心情穿着大红的衣服逛街。」

穆丽娟不顾丈夫阻拦,踏上了回上海的轮船。可惜,她晚了一步,母亲已经安葬,她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也没能送母亲最后一程。

穆丽娟彻底心寒,她留在了上海,并告诉戴望舒,自己不会再回香港了,她要离婚。

戴望舒不肯,为了挽回妻子,他以死相要挟。穆丽娟没有妥协,她去意已决。戴望舒真得服毒了,好在朋友发现的早,及时送医,这才保住他的命。

戴望舒亲自回到上海,恳求妻子回心转意。只是穆丽娟的心已死,她断然拒绝。

两个人一个香港,一个上海,开始了分居生活。1943年初,戴望舒和穆丽娟离婚。

后来,穆丽娟嫁给了周黎庵,相伴一生。穆丽娟活了103岁,于2020年过世。

戴望舒辜负了一个爱他的女人,伤了她的心,也伤了自己。婚姻是需要经营的,爱人不是宠物,你有兴致就抱一抱,亲一亲,没兴致就丢在一边任她独自发脾气。夫妻之间需要沟通,互相体谅。

第三段恋情:忘年之恋,移情他人

戴望舒和穆丽娟分开以后,不久遇到了杨静,开始了他的第三段恋情。

杨静是大同图书印务局的一名抄写员,戴望舒当时是这家印务局的一名编辑。两人在工作中常有接触,互生好感。

16岁的杨静长得娇小美丽,明艳动人,热情奔放,犹如一朵娇艳的玫瑰,瞬间吸引了戴望舒的目光。

活力四射的杨静,全身散发着青春的光芒,恍惚间,戴望舒觉得自己又回到了细雨敲打油纸伞的时光,那时,他们都是那么年轻。

跟杨静在一起,戴望舒感觉轻松,快乐,他心中的爱情火种再一次点燃,拨动他那颗躁动的心弦。

戴望舒一米八的个子,浓眉大眼,方面大耳,虽然他的脸上有不少麻点,远看还是蛮帅气的。而且,他有才有名。只是年龄大了点,戴望舒比杨静的年纪大将近两轮。可是在爱情面前,年龄不是问题。

戴望舒和杨静恋爱了,他们的感情升温很快,不久便进入热恋。杨静就像一枚小太阳,温暖着戴望舒的心房。戴望舒想结婚了,他希望和杨静共度余下的人生。

杨静不顾父母的反对,执意嫁给戴望舒。1943年5月,戴望舒在和穆丽娟离婚四个月后,迎娶了杨静。不知道他是不是想炫耀,他把自己和杨静的新婚照寄给了前妻穆丽娟。

老夫少妻,羡煞众人。只是,这段婚姻最后也是以离婚收场。

婚后,由于年龄上的巨大差距,加上性格不合,两人渐生矛盾,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争吵不休。

杨静在香港长大,才十几岁,她喜欢热闹。而戴望舒年近四十,早过了玩闹的年纪,他喜欢清净,希望平平淡淡地过日子。

这样吵吵闹闹过了一年多,抗战胜利了,戴望舒携全家回到上海,成了一名大学教授。可这平静的日子很快又被打破了,戴望舒因为支持进步学生的爱国活动被学校解聘。

重新找到工作的戴望舒,为了多赚点钱,让家人生活得好一点,同时兼着好几门课。

杨静来到上海后,开始流连社交圈,她经常去参加舞会。虽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是她才20岁,她无法忍受枯燥的家庭生活,不愿意把自己埋没在柴米油盐里。

戴望舒不能理解妻子的做法,为此两人多次口角,最初的感情慢慢消磨光了。

1948年5月,戴望舒被诬陷是汉奸,被迫再次离开上海,回到香港。

戴望舒心里苦闷,和杨静的摩擦再次升级。对于杨静来说,戴望舒不可理喻。

回到香港的第二年,杨静跟戴望舒提出离婚,她坦白自己已经爱上了别人。戴望舒极力想挽回妻子,然而杨静的态度很坚决。

在杨静走后,戴望舒带着三个女儿回到北京。北方寒冷干燥,戴望舒患上严重的哮喘。1950年2月28日,戴望舒哮喘病发作,他在给自己注射药剂时,因剂量超标导致药物中毒,不幸离世,终年45岁。

恋爱是美好的,婚姻是残酷的。戴望舒和杨静,他们是爱过的,只是爱得辛苦,有人选择了退出。

小结

戴望舒南人北相,他长相似北方人,高大魁梧,骨子里是南方人。像是北方的风,遇到了南方的雨。他一生都在追寻爱情,求不得痛不欲生,得到了又不懂珍惜。

他写了很多情诗,却不懂「情为何物」。他想要爱,可他却不懂如何爱,总是在伤害别人,伤害自己。

他想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施绛年、穆丽娟和杨静,谁是他心中的丁香姑娘?或许那个丁香姑娘一直在他心中,从未走出来过!所以他带着她的 愁怨,在人世间哀怨,彷徨,凄婉地吟诵着【雨巷】。

图片来自网络,侵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