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断层与叠面|长篇报告文学【和平长江】读后

2024-05-09文化

客观地说,在看到书稿之前,我在心里为作者捏了一把汗。长江在每个中华儿女的眼里和心中,都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长江是自然之江,也是历史之江、人文之江,从古至今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华美篇章。因此,我非常迫切地想知道,徐春林写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和平长江】一书,对于我心目中神圣的这条江,有着什么样的表达。

我先看了电子版。电子版的阅读是非常受限的,体验感容易断裂,不耐琢磨,不便累积,无法达到触摸书本带来的质感的满足。为了更加全面仔细地了解这部作品,我又坚持让作者寄来纸质版的书。书到手的那刻,期待油然而生。我立刻开始逐页重读这部长篇,必须承认,虽然可以将两种阅读方式连缀成一篇个人阅读史,但不同的阅读感受造成的阅读效果确有差异。

关于长江这个选题,写作是非常有难度的。从【和平长江】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花了数月时间,实地行走、踏寻观察,然后回到案头书库,以半田野调查、半图书馆查阅的方式来观摩描写了一条大江。基于作者对这条大江历史与人文的判断和观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选择了一些时间节点和一部分区域断点,以跳跃性很大的6个篇章,以散文化的笔墨,试图描述一条大江的历史脉络、嬗变简史、沿江文化风貌以及人文、生态建设和成就,也许作者对于将阔大视野与精微细部相结合的叙事的掌控未必完全令人满意,但作者付出的努力值得重视。毕竟,这样的宏大选题写作,本身就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件事情。

尽管如此,【和平长江】中作者这种将史实与现实穿插、大人文与小人物相互结合的写作方式,在文本的文学叙事层面较为成功地构筑出了一种相互依凭的文学史观,也表达了大自然与人类需要和平相处、文明与生态需要共生共荣的重大主题。具体来说,作者以长江的物理路径为纵轴,采用跳跃式的观察方法,用移步换景的文学修辞,将长长的一条大江点缀起来、串联起来,形成一部历史图景与现实景象交相辉映的「拼图」。作者对现场所见所闻的点点滴滴,一道炊烟、两棵老树、三五乡人,事无巨细,一一罗列,有远近、有浓淡、有层次,画面丰满丰富。

平静无波的叙述,如果持续不断,是会令人渐生索然之感的,于是作者精心结构篇幅,总在读者兴意盎然、正期待寻根究底时,叙述及时地曳然中断,笔锋一转,重新开启另一个片段。不断调度起一个又一个新的话题、新的人物、新的事件。【和平长江】一书,各个篇章各自独立,又相互勾连,拼图式的散点透视,有效地分解、分散了写作中对漫长大江繁复历史、厚重内涵的压力,而作家因此可以在局部和片段中耐心地进行精雕细琢的经营,将深刻或者辽阔置于可控制的范围内,高提轻放,体现将古典和当代、写实与创造相融合的能力,从而更便于实现叙事品质的坚实精致。同时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以文学的形式解读和呈现的一种方式。

作者没有采用历史记述通常的时间流格式,对事件、对人物的纪录也不做流水式从出生到尾声的全程记录,而是呈跳跃式点状出现,捕捉人物人生中重要的事件节点和特殊的历史时刻,摘选经典的、精彩的、有说明性和代表性的部分片段,以多视点、多角度、多层次的表达方式,有机连缀,断层处就以留白处置,勾勒轮廓、强调特征,从而凸显全貌,不做无谓的勾兑,不做蛇足的增添,有效地弥补材料连贯性不足的缺憾,消减时空距离产生的陌生化影响。对于长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认知,【和平长江】中呈现的是徐春林眼中的长江,有断层,有折叠面,甚至有大块的忽略与跳跃。【和平长江】是一部创新之作,也是一本探索之书,题材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叙事视角和作家创作的独特性,使其对这种大江大河题材的写作进行了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文学阐释,也提供了一种表达的可能性。

时代作品,依存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依存于时代里每一个人的选择,更依赖于一个时代作家创造性的大设计,其中折射的是所写对象在时代中呈现的多空间维度。【和平长江】不仅只是写实的地理性概念,更是上升为一块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写照的精神属地。

文学经典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它承载着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记忆,表现所处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影像和思想文化面貌。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这也是【和平长江】所反映的精神命题。

最后说到希冀,还是老话:一部好的作品不仅是复述生活,还应该从生活中获得提炼和总结。

2024年5月9日【中国文化报】

第3版刊发特别报道

【断层与叠面】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