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善于阅读的人,每天都在重新创造自己

2024-03-02文化

在我看来,阅读的真谛是吸收并掌握别人已经探明的最佳智慧。

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给出了这样的一个建议:

「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应该始终追随先贤的脚步,模仿卓杰之人。如此,即便自己的才能达不到他们的高度,至少也能耳濡目染他们的知识与经验。」

塞内卡在谈阅读时表示,「那些发现真知的前人,并非支配者,而是指路人。」

事实上,绝大多数书籍不过是对旧知识的新解读。因此,学习那些走在我们前面的人,合情合理。

阅读,实际上是将我们的大脑拱手让人,我们仅仅是在重复别人的思维模式。

因为几乎我们遇到的任何问题,前人都遇到过,都解决过,闷着头自己想办法,自己折磨自己,都不如直接找前人。

在我们之前必然已经有人碰到过同样的难题,并且已经详细地将其思考和解决方法写了下来。阅读前人的思想,相当于你的人生游戏开启了作弊器。

哲学家莫蒂默·阿德勒说过,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次深入对话。对此,叔本华评论道:

阅读,实际上将自己的思考拱手让人,我们只不过是在复制别人的思维模式。就像学生在学习写字时,笔尖跟随老师预先画好的铅笔线条。因此,阅读时,大部分的思考已经由别人帮我们完成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忙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之后转向阅读会感到一种释然。但是,阅读时,我们的大脑只不过是别人思想的舞台。因此,那些大量阅读的人—即几乎一整天都在阅读,并在空闲时间通过不费脑力的活动进行休息的人—会渐渐地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经常骑车的人最终会忘记怎样走路一样。

这正是诸多读者的现状:他们把自己读傻了。因为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不停地阅读,其实对大脑的麻痹效果要比持续的体力劳动更强,体力劳动至少还能让人有机会自由思考。

正如持续受到外力压迫的弹簧最终会失去弹性一样,如果一个人的思维不断被他人的思想压迫,其大脑也会变得迟钝。就如同暴饮暴食会伤害胃部,进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一样,给大脑过多的精神食粮也会导致大脑负担过重,甚至宕机。

因为阅读得越多,记住的东西就越少;大脑就像一块被反复书写的板子。因此,缺乏反思就无法深刻理解阅读的内容。如果人们只是机械地阅读而不在读完后进行深度思考,那么阅读的内容就无法被记住,大部分阅读的内容最终都会被遗忘。事实上,无论是对于精神食粮还是身体的营养,人能吸收的东西极少;大部分都会以蒸发、呼吸等方式消散。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写在纸上的思想就像沙滩上的脚印:读者可以看到作者走过的路,但是要知道作者在路上看到了什么,则需要借助作者的眼睛。

反思是一项累活,也是我们获取智慧的途径。如果我们只是阅读而不进行反思,那么我们只会错误地以为自己拥有了知识。要想真正掌握知识,就需要对所学的信息进行消化、融合和整理。

我们通过此种方式收获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让我们得以在阅读时抓住相关性,并将其提升到意识层面。没有基础知识,我们就无法从杂音中分辨出有价值的信息。简言之,基础知识让我们能在海量信息中识别和关注那些重要的内容,而忽略掉无关紧要的部分。

仅仅通过阅读文学功底厚实的作者,我们是无法掌握他们的文学功底的,无论是写作的说服力、想象力、比喻的技能、大胆或辛辣、简洁或优雅、表达的灵活或机智、意想不到的对比、简练淳朴的风格等等

阅读需要消耗时间。如果我们认为时间就是金钱,那么我们就不能将时间浪费在劣质书籍上。叔本华在讨论关于如何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时指出:

文学和生活并无二致。不论你身在何处,都会立即碰到无药可救的乌合之众。他们无所不在,成群结队地污染一切,就像夏日里的苍蝇。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劣质的书籍—即文学界的杂草,它们从粮食中偷走营养,最终导致粮食枯萎。

劣质书籍侵占了原本应属于优秀书籍的时间、金钱和注意力;劣质书籍的创作动机不过是为了赚钱或侵占一席之地。劣质书籍不仅毫无用处,甚至还具有负作用。当下大部分文学作品的唯一目的就是从公众的口袋里谋取碎银几两,为此,作者、出版商和书评人不惜联手合作。

一个更加奸诈且更为恶劣的伎俩是:文学家、出版商和高产作者引导大众按照固定节奏阅读相同的东西,也就是最新的书籍,以此作为社交圈里的谈资。普通读者太惨了,不断地被迫阅读那些极端平庸、只为了钱的作者们的最新作品,而这样的作者又何其多?进而导致,大众对于那些卓越而稀有的作家的作品,无论是哪个时代或国家的,仅仅只是记住了名字。

重要的不止是知道什么值得阅读,知道什么不值得阅读同样重要。

这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只因为一本书当前吸引了广泛关注,比如宣传册、畅销书等,这类作品一时引起轰动,甚至在其出版的第一年与最后一年内可能多次再版,就轻易地拿来阅读。更重要的是要记住,能吸引到大量读者的作者,他们的作品往往是为吸引蠢货而写的。

我们应当在有限的时间里,专注于阅读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的作品,这些人跨越了时代和国家,且声誉得到了公认。唯有这些人的作品才真正能够教育和启迪我们。

对劣质书籍的阅读再少不过分,对优秀书籍的阅读再多不为过:劣质书籍就像毒品,腐蚀人的大脑。

在【挪威的森林】这本书中,村上春树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你仅仅阅读那些人人都在读的书,那么你的大脑也将局限于平庸之辈。」

对此,叔本华也发表了他的看法:

蠢货们的大脑结构如此相似!它们如同被一个模子塑造出来!在相似的环境下,蠢货的思考方式何其一致,从未有过差异!这正是他们的见解为何总是那么主观且微不足道的原因。

对于两种类型的文学,叔本华评论说:

任何时代,都存在着两种文学,尽管它们彼此之间鲜有交集,但却并行发展:一种是真正的文学,另一种则只是表面的文学。

真正的文学成就了经久不衰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是由那些献身于科学或文学的人以严肃、沉着的态度缔造,尽管其创作速度极慢;这样的作品一个世纪可能只有寥寥数十,但它们都能够流传久远。

而浮于表面的文学,则是由那些以科学或文学谋生的人追逐的;它们在喧嚣和欢呼中急速涌现,每年向市场贡献数千部作品。但是,几年过后,人们会发现,这些曾经声名显赫的作品不知所踪,表面文学仅仅只是昙花一现,而真正文学则流芳百世。

叔本华在探讨我们为何从阅读中学到很少的原因时指出:

如果买书时能同时买到阅读书籍的时间,那简直太好了;但现实是,人们把购买书籍和掌握书中内容混为一谈。期望一个人能记住他读过的所有内容,就好比期望他能在胃里留下他吃过的所有食物一样不现实。

​人的身体通过食物得到营养,思想通过阅读得到滋养。

就像身体只吸收对它有益的物质一样,一个人也只会记住那些引起他兴趣的内容;也就是说,那些与他的思维体系一致或者能帮助他实现目标的内容。

每个人都有目标,但真正拥有一套完整思维体系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人对任何事都不怎么感兴趣,也是为什么他们从阅读中学不到东西的原因:他们对所读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记忆。

然而,仅仅阅读优秀的作品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立刻重读那些重要的作品,这对于加深我们的理解极其有益,这一点也得到了哲学家莫蒂默·阿德勒的认可:

任何重要的书籍都应该立刻重读,一方面是因为第二遍阅读能更全面地理解内容;另一方面,第二次阅读时由于个人的情绪和心境有所变化,对书中内容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甚至可能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写到最后,我想解答一个历史悠久的疑问:为什么许多领域的杰出人物——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在他们当时的时代未能获得认可,却在后来被世界所铭记。

人类知识的进步过程就像行星的运动轨迹。每当人类在某个重要领域取得进展后,往往会迅速进入一条错误的路径,这就像行星环绕轨道的运动,完成一圈后,行星又回到了原点。

然而,那些真正推动人类进步、使人类在知识和文明上前进的伟大思想,并不会每次都随着这些迂回的轨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