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读【道德论丛】不得不说的话

2024-01-08文化

读普鲁塔克的【道德论丛】第三卷已有一段时间。有些感觉积聚在心里,想一吐为快。转念又一想,这是国老师(国稳社)精心为济美人推荐的系列书目之一,肯定是他看上和欣赏的,再说济美人也没说这书有什么不好,自己作为济美的一个新人,人文科学没学过,谈这本书的坏话,是不是有点无知者无畏?不自量力?

辗转反侧,内心激斗。国老师也曾反复强调,看书要有批判性思维,不能只说好,人云亦云,这恰恰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所缺乏的。所以,我还是抱着被骂的心态,斗胆说说此书的种种缺点和不足。

1

先谈谈自己读书的过程。

说老实话,我读书并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只是娱乐消遣,不想动脑筋。于是,哪些书读起来有趣流畅,有故事性,有趣味性,有八卦成分,体内会产生多巴胺,就很喜欢读下去。反之,如果晦涩难懂,虽然蕴含的道理很深厚,让人得费劲思量,烧脑,就不再想读。有些书介于易读易懂和难懂之间,也会读一读,道理不是很深刻的话,心情好时,也会理解其中内涵之一二。一旦理解,就更想读下去,此时感觉体内不但有多巴胺,还有内腓肽,感觉更是美妙,喜悦持续得久一些,内心产生满足感,学到了知识和道理,不妄度过那些时分。这时,不免生出往深再挖一挖的冲动,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要是让自己写是什么样子?这样,逻辑性、思辨性和想象力大都在脑海中有印象,虽然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自己读书不多,毛病不少。看到书中有明显的错别字,标点符号有问题时,一般将此书就列入黑名单,不再看了,再给它贴个粗制滥造的标签。有的书前半部分写得很吸引人,到后边有些拉垮,有拼凑和不认真的嫌疑,是在污辱自己不高的智商,就果断舍弃。咱是普通人,就读有关普通人命运生活的书,满篇总经理、富商、高管、高官、红粉丽人的灯红酒绿生活,激不起兴趣,只能叹息着放下。

近几年,看的科普类书籍多些。感觉是好的不多,精品少之又少。中国人写的文字流畅,理解没问题,问题是没深度。知其然,难以知其所以然,没有想象空间。逻辑性和思辨性普遍有欠缺,数学思维少,难以让人信服。

外国人写的科普书,总体不错。逻辑性、思辨性以及思维的广度都有,看到兴趣浓处,不由得击节叫好,叫妙,酣畅淋漓。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一看就是一厚沓过去了。这些书都是某一领域专家写成,很严谨,往往把别人的诸多观点拿来比较,由读者自己判断。每一个学者的观点都有注解和出处,有横向纵向对比,有时间空间的多维度分析,有术语对照表,有检索。可能因语言习惯差异,有些事明明自己懂了,作者还在啰嗦来啰嗦去的,翻来覆去地论述,有时感觉莫名其妙。很多的倒装句,感到很不习惯,影响流畅性。

外国人写的书,翻译非常重要。翻译需要有相关学科背景,不是普通人掌握了外文就都可以去当翻译的。大学毕业时,也曾笔译过专业书籍,相当难。专业背景和中文水平都是半吊子,翻出来的东西老师就让自己先读,自己读懂了再拿给老师。说是译文要信、达、雅,做起来极不容易。于是就在想,是什么样的译者才能翻译出【资本论】【共产党宣言】,那些打动人心的句子,通畅的语言习惯是如何造就的?由此真正理解那些著名译者的伟大之处。

如果没有专业背景,生物学中的「变异」和「突变」就容易搞混,「进化」与「演化」一字之别,用意是有差别的。更别说那些更难懂的词汇,翻译出来意思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再经读者演绎思考,不同的读者心中对词汇的理解很不相同。这个「复制」「粘贴」过程早变样了。文字的意思也随时代变化,七、八十年前人能理解的句子或词汇,现代人的理解就不一样了,有的变化很大。有的译者可能由于水平有限,盲目追求「信」,一字不漏的译出来,惟恐删减了作者的意思,这样的句子就很难读懂。读的越多,越觉得云里雾里的,绕来绕去的,得不出一个断然的结论。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深呼吸一口,等会儿再读。再读还是这种情况,读书的兴趣渐渐荡然无存。没有继续下去的动力了。

要批评别人,得先批评自己。坦荡谈出自己读书的缺点,这个雅量还是有的。

2

接下来,说说读普鲁塔克的【道德论丛】的感想。

这四大本书,朋友借给我第三、四卷。犹豫半天,先拿一本回来试试。大约两个月,断断续续只读了四个章节。

实话实说,前三个章节没看懂,迷迷糊糊的。这里觉得有几个原因:一是世界地理知识欠缺。欧洲的地理,只知道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山、莱茵河、伏尔加河、英吉利海峡、巴尔干等少数几个山川河流,其它的就没印象了。书中说的其它地名没什么感觉,没有亲近感,更没代入感,大都如读天书一般。

二是世界历史几乎一无所知,这更要命。那些人名、事件、发生时间,总是搞得人头晕。好不容易补些课,前学后忘,很快被那些复杂曲折的历史事件搞混,弄得补的课都白补了。人、事件、时间、地点,等到反复复习有点感觉,却总是对不上号。一会儿这个国家吞并了那个国家,原先母国又独立成几个小国,它们之间的渊源难以理清。说真的,有点崩溃。

三是缺乏西方宗教和神话知识。西方宗教有哪些流派,各自有什么样的主张,产生这些流派的背景是啥,主要代表人物是谁,可以说一概不清。只知道些空洞的人名,如毕达哥拉斯、宙斯、斯巴达克斯、柏拉图、普罗米休斯,况且,这些人都干了些啥,有哪些功绩和缺点,统统不了解。所以,这些怪怪的人名,一会儿斯基,一会儿托夫,一会儿米林什么的,读得一头雾水,实在不明白。

四是西方哲学的东西看不明白。西方哲学于我是一张白纸,亚里斯多德,阿基米德、苏格拉底等,也只知道是哲学家,有什么主要论点主张,有哪些代表著作,成长经历以及结局,对社会的贡献等,全都只知星星点点。读起来结结巴巴,刚想通了其中的意思,过几分钟又忘了。至于西方音乐、美术,那就更惨了,如同读天书。

最后,觉得译者有问题。不通顺,不流畅。一句话定语太多,句子太长,都不知道这个定语修饰的是谁。外文比较严谨,翻译不好就显得啰嗦。明明一句话概括了,它却不厌其烦地翻来覆去的反复讲述,搞得读书人个个像傻子一样。原因可能是译者对书中涉及的知识常识不了解,总怕翻译不到位,不能完全表达作者的本意,这样往往对读者来说是弄巧成拙。很多的倒装句让人很不习惯,总给人来个大喘气,哭笑不得。这还算好,总归明白一点。有的绕来绕去,举的例子最后不知道是支持这个观点还是否定、保留这个观点。在网上我看了译者席代岳先生的履历,台湾人,军人出身,曾给妻子翻译材料,退休后独立翻译西方著作。看不出他有西方哲学、历史、宗教等相关学科背景。总觉得他译得不怎么靠谱,又不知道不靠谱在哪里。再有,台湾人虽是用中文,但和大陆还是有些不同,特别是人名、地名、书名、艺术作品名,叫法不太一样,语言习惯有差别,也一样别扭,让人发晕。

该书读过的部分,好像人进入万花筒里,眼花缭乱,没怎么懂。字都认识,综合起来就是不知道意思,让我纠结、痛苦,如食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拿起书来,令人发怵。

前段时间写读书感悟,大都是自己的观点,只参考了该书看得懂的部分就拿起笔来,说来惭愧。

3

读这本书,有些章节还是能看懂。看得进去的,目前就是第三卷,第六十一章:自然现象的成因。

能读懂,与我从事的职业和专业背景不无关系。

普鲁塔克对自然现象观点,受科学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时代限制,对与否不予置评。而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就很严谨。古人认为什么?他自己认为什么,对观点的出处都作了详细的标注。原因都归纳为或是﹍或者是﹍又可能是﹍。话并没有说满,留有余地。

以普遍联系的视角解释类似物质的区别。「为何树木能从雨水的灌溉中能获得更多的养分」1

利都斯说雨点下落时的冲击力会使泥土分开,形成通路可直达植物根部;亚里斯多德说因为雨水新鲜洁净。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只是有几分道理。他认为,雨水从天而降,质地较轻,很纯净,容易与空气混合,能够直接传输植物体内。拿人来举例:辛辣刺激的食材需要重新调制才容易消化,如雨水这样清淡,没味道的物质,身体容易接受。又反向举例:泉水会与周围的矿物质相溶,成分复杂,植物吸收后不容易转换,井水也是这个道理。由此可以推理,雨水容易水质变坏,不能用它来调配食物或酿酒。

逻辑推理缜密。「咸味为什么不会从果实或种子中产生」2认为咸味对繁殖没有好处,反之,对生理机能带来腐烂和败坏。动物的食物中含咸味起开胃,解腻作用。果实的热性使得盐分不能聚集;含盐分的水通过植物组织时被过滤,到达果实或种子距离较远,所以盐分无法到达。由此推之,海岸掘井可以得到淡水,海水用蜡制容器盛装可以得到过滤,让海水通过粘土层可以得到饮用水。

合理的想象力。「章鱼为何会改变身体的颜色」,章鱼是一种胆小动物,遇有紧急情况或受刺激改换肤色。这与胆小的人紧张时脸会变苍白类似。至于原因,他想象为,章鱼改变体色要与依附的岩石要浑然一致才行。有人拿这个现象做文章,精明奸诈的人会伪装自己,不让邻居发现他的为人处世模式。章鱼体内有许多小孔,它周围的岩石、暗礁受海水冲刷侵蚀,不断地有小颗粒分离出来,小颗粒进入章鱼体内的小孔再排出。当遇到紧急情况时,章鱼会收缩皮肤,不让小颗粒进来,而是吸附在皮肤表面,这样它的表皮看起来有类似岩石的颜色。变色龙肤色变化也是这个机理。

此章节也还有看不懂的地方。如质点、管路等词汇,容易让人联想到物理、工程上的用词,多次出现让人不知所云。翻译中上述译者问题,在本章节都有出现,现在才看得清楚些。也算是让人长出一口气了。

4

还是用普鲁塔克的行文句式,概括一下看不懂此书的原因吧:

或许普鲁塔克本身对观点的论述不清楚,逻辑性、严谨性、思辨性、科学性有欠缺。从已看过的章节看,这个可能性不太大。

或许普鲁塔克作品内容枯燥、深奥,不易理解,勾不起普通读者兴趣,这个可能性不排除。

或许译者有不到位、不专业现象,用词,语言连贯性、流畅性不太符合读者习惯。从以往读外国译著的经验看,这个可能性有点大。

或许自己社会科学,如西方历史、地理、宗教、神学等知识储备不足,这个有很大的可能性。

或许自己的兴趣点不在本书所涉猎方面,这个可能性不能说没有。

或许自己很笨,理解、记忆、想象力差,仔细想,存在这个问题。

或许怪自己拜错了师,走错了门。这可是自己主动来学的,没人强迫。再说济美的老师、学友都千方百计为自己加油鼓劲,要这样说,只能自己打脸。这个可能性不存在。

或许还有或许。

怎么办?还是少找借口,从自身找原因吧。辩证法讲,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本质在内因。

只有一条路,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改变自己。把前半生落下的功课补回来,边补边学。跟爬山一样,很费劲,但到山顶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至于能学到哪一步,边走边看吧。

1.道德论丛,第六十一章,第三卷,自然现象的成因,第1622-1624页;

2.道德论丛,第六十一章,第三卷,自然现象的成因,第1625-1626页;

3.道德论丛,第六十一章,第三卷,自然现象的成因,第1632-16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