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碎片化阅读时代,他携一众大咖为网友搭建「空中文化沙龙」

2024-01-26文化

很少看到这样的「网红」:账号是自己的笔名,出镜的却大多都是别人;他的姓名并不为公众所熟悉,但名校的学者很多都是他的座上宾;账号粉丝数仅为四位数,单条视频播放量却高达几十万、上百万……

他叫高立志,一位在出版业深耕了20多年的老编辑,现在也是 今日头条的创作者@蒙木 。

如果你了解过高立志的本职工作,一切似乎顺理成章了:每一条视频就如同一本畅销书,台前出镜的嘉宾是「书」的作者,而编辑是隐藏在幕后,发起、策划、统筹这一切的人。

去年4月起,高立志将自己的工作从线下「平移」到了线上:线下,他是北京出版集团编审、文津出版社总编辑、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线上,他在今日头条搭建了一个 「空中文化沙龙」 ,不定期邀请高校学者和作家,向网友介绍文史知识、分享阅读体验、推荐优质新书。

@蒙木 的头条号主页截图

传统出版业面临转型,高立志始终保持乐观:「纸质出版的下滑不可逆转,但文化传播事业是永久的,编辑永不会失业。」

高立志说,他的头条号昵称 「蒙木」源于【山海经】 :「有木焉,其叶如槐,黄华而不实,其名曰蒙木,服之不惑。」在信息传播日益碎片化的当下,他认为文化传播更为重要:「各说各话的时代,更要传达常识和理性,使人‘不惑’。」

01

名家如云的「空中文化沙龙」

点击进入@蒙木 的头条号主页,第一期视频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联芬讲述从小逃学的「学渣」沈从文是如何成长为一代文学大师的。

杨联芬在视频中介绍,沈从文曾在自传中写道:「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而「大书」指的就是人生。

幼时,沈从文经常逃学闲逛,上山下水,街上庙里,看捞鱼,做豆腐,看打铁……在杨联芬看来,顽皮背后是强烈的求知欲。

沈从文在自传中回忆逃学时所见的一切,全都活灵活现,「农户杀黄牛时,刀捅进牛脖子的声音,牛发出的叹息,即便到了中年,声音还像当初一样真切地响在耳边。」

杨联芬教授在@蒙木 头条号视频中讲解沈从文的成长之路

视频结尾,杨联芬总结,探索大千世界给了沈从文启迪和滋养,让他对于故乡、自然和人生都充满渴望与爱,这些经历和感受,是很多书斋里走出来的作家所没有的。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老师讲解得太好了!」

粉丝在@蒙木 视频评论区的留言

倘若就此把头条号@蒙木 定义成「名师讲堂」,未必偏颇。短短半年内,将近10位作家、高校教授和各领域学者陆续出镜,谈天说地,宛如一场场「空中文化沙龙」。

有的讲书籍:【红楼梦】被误读了吗?【平凡的世界】怎么引导我们走出孤独和迷茫?

有的讲历史:一生精明睿智的康熙,为何没能识破雍正的狡诈?萧何被刘邦猜忌,为什么能化险为夷?古代豪门为何热衷联姻?

有的讲趣闻:上下两千年,最懂旅行的司马迁在「没钱没手机」的条件下是怎么玩的?朱自清与给他买橘子的暴脾气爸爸是如何相处的?

有的紧贴热点:电影【封神】凭什么这么火?王家卫导演的【繁花】为什么比想象中好看?

还有关注当代人生存状态的:焦虑时,如何避免碌碌无为?不结婚不生孩子,就是「不孝」吗?

连高立志自己也「下场」讲了多期:为【金瓶梅】「正名」、讲【小王子】教我们寻找真爱、谈「如何走出抑郁」等。

高立志出镜分享「如何走出抑郁」

总之,这个「随心所欲」的杂谈式账号,没有逻辑严谨的内容编排,也没有规整统一的呈现风格,多凭嘉宾兴之所至,侃侃而谈。

而这,恰是刻意为之。高立志说,他的阅读就是一部「乱读史」,「看见什么读什么」。在他看来,读书不应该是被规定的,任何一本书都只是思考和传达的媒介而已,「无论是读柏拉图还是读福柯,读孔子还是读老子,最终反射的都是你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一定要说这些视频有何共通之处,便是无论主题为何,落点都是对当下人们心灵的关照。

02

文化传播最便捷的时代

生于70年代,经历过「浪漫的80年代」「务实的90年代」和「充满希望的Z世代」,高立志目睹和参与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信息爆炸、社会发展带来的个体自由,以及自由所伴生的孤独与迷茫。

高立志说,他最愿意重读和解读的,是经典名著和历史典籍。他认同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的观点——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和祖辈面对的情境并没有根本不同,阅读那些经过时间筛选、代代流传的典籍和故事,就能找到对人生最基本的回答。」

@蒙木 发布微头条推介【新月诗选】

1996年,高立志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一份工作是在【无锡日报】做新闻编辑,刚一入行就参与了香港回归等重大事件的报道。激情褪去后,他发现,这是一个「充满遗憾的行当」:「辛辛苦苦做的东西,过了三天就成为历史了。」

于是,他回到北大读研,2003年正式进入出版行业,「文化传播才是持续、永久的事业。」

他比很多人都更早意识到出版业的危机。2013年,诺基亚宣布破产,标志着智能手机以压倒之势,彻底改变了通讯和信息传播方式。听到这个消息时,高立志说自己有些发「懵」:出版业会不会也一夜之间没了?

接下来的十年,电子书兴起、手机阅读软件出现,书店倒闭、「听书」取代读书,短视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出版业内,很多人看不到希望,纷纷离开。留下的人则努力「折腾」,试图在网络时代找到出版业的新出路,高立志也是其中一个。

在这之后,他参与建立了北京古籍数据库,带领出版社推出了一套80册的「新编历史小丛书」,每册只有巴掌大小,可以塞在口袋里随身携带,「特别适合碎片化阅读」。但这些努力并未拯救他当时供职的企业。

经历了漫长的沮丧后,一天,高立志突然顿悟: 出版的初衷是什么?既不是出书,也不是卖书,而是文化传播。

他想起自己刚进出版社那几年,编辑部每周都收到一筐一筐的读者来信,为了探讨某一本书,或者想要辗转跟作者交流。

如今,网络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物理屏障,最大限度实现了交流的即时、便捷。 「改变的只是传播的工具,不变的是对内容和信息的需求。这个东西是刻在甲骨文上,印在书上,还是显示在手机屏幕上,没有本质差别。」

打开新视角后,先前困扰高立志的问题不复存在。他打破了「出版人」的身份桎梏,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个「文化传播者」,积极拥抱新技术。在今日头条搭建「空中文化沙龙」,也是从那时开始。

「这应该是文化传播最便捷的时代。」他说。

03

警惕「单向度的人」

高立志从来不是一个爱「出头」的人。

十几年前,博客刚刚兴起时,他就受邀开账号、做网络传播,但浅尝几次,他就丧失了表达欲,因为发现很难「说别人没说过的话,或者把别人说过的话说得更好」。

当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被打破,说话的人越来越多,每天产出的信息越来越繁杂,他却觉得,是时候站出来说话了。

在他的大学时代,学生们流行讨论「单向度的人」——这是哲学家马尔库塞提出的概念,批判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们沉迷于物质享受而放弃了精神追求,丧失了批判现实、思考人生的能力,沦为只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

高立志敏锐地意识到,网络时代,人人都在说话,却基本上都在重复别人的话。海量数据在提供更多信息的同时,也让人们很难分辨信息的真伪和价值,「每个人困在自己的固有认知里,成为更极致的‘单向度的人’。」

这让他产生了一种迫切的责任感: 「我们要去重复一些已经被很多人说过、但现在被忽略的话,重返常识,回归理性和逻辑。」

如今,每当业内讨论、开会、见新老朋友,他总要把这番理论拿出来「安利」一番,由此聚拢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其中有的也成为了他视频的嘉宾。

高立志作为组织者,并不限定主题,而是更看重嘉宾们的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真诚地讲述他们对书、对历史、对人的理解。一期期的「空中文化沙龙」,让他有种寻回年轻时热情的感觉:「【新青年】也是这么办出来的。」

令他欣慰的是,今日头条的用户「是冲着信息和学习来的,不是准备吵架来的」。大部分留言都在认真探讨视频中提及的书和人生议题,还有人给他发来惺惺相惜的私信,促成线下的友谊。

让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响,借着网络,高立志看到了这种可能。

图说:评论区,网友们针对@蒙木 视频议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