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文化寻根·约会浙江考古文明⑤|一座古城,守望5000年

2024-07-27文化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

●蒋卫东

【神圣与精致:良渚文化玉器研究】

●赵晔

【湮灭的古国故都:良渚遗址概论】

●俞为洁

【饭稻衣麻:良渚人的衣食文化】

●刘斌

【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综论】

【良渚古城与中华五千年文明】

●王宁远

【遥远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态】

●刘恒武

【良渚文化综合研究】

●方向明【良渚玉器与中华文明】

钱江晚报版面

1936年,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馆员施昕更在家乡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进行三次田野考古发掘,出土大批新石器时代黑陶和石器,良渚文化初露曙光。

2019年,经历四代考古人80多年的努力探寻,良渚文化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其精妙的玉器、宏大的水利系统和复杂的社会结构,将一座底蕴深厚的良渚古城展露在世界面前,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员。

2024年7月6日,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五周年,也是第五个「杭州良渚日」。中国的良渚古城与西班牙的托莱多古城在良渚遗址「相遇」,横跨万余公里,相隔3000多年,两大古老文明通过文明对话,书写美美与共的新篇章。

5000年的良渚文化,正在大步走向世界。

深度访谈

饭稻衣麻,探寻良渚文化的衣食印记

经历了旧石器时代的筚路蓝缕与新石器时代的沧桑巨变,余杭这片土地在距今5300年至4300年前孕育了辉煌的「良渚文化」。玉琮光润、黑陶质朴,映照着先民的生活图谱;水城烟柳、稻作兴起,滋养着远古的江山社稷。

谈及良渚文化,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玉器、玉礼制以及大型土筑工程等。作为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玉器制作技艺高超,纹样繁复精美。玉礼制则构建了一个以玉为载体的社会信仰体系,反映了当时社会复杂的组织结构与深刻的精神世界。大型土筑工程如水利系统、祭坛与宫殿遗址的发现,更是将良渚文化的辉煌推向了极致。

在这背后,离不开农业生产的坚实基础。农业简称耕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解决人们吃饭和穿衣问题。参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俞为洁著有【饭稻衣麻:良渚人的衣食文化】一书,从良渚文化考古出土的材料入手,分析和复原良渚文化饮食和衣着方面的状况,深入探讨良渚人的饮食之仪和衣饰之美。

良渚文化遗址。图源:视觉中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良渚先民生活在水网密布的沼泽平原,恣意生长的水稻自然成了他们的主要食物。良渚文化遗址中的水稻分布非常广泛,甚至成堆出现,2010年至2012年,考古队员在良渚古城的莫角山宫殿区东坡一浅坑中发现大量碳化稻谷。俞为洁表示:「几乎所有的良渚文化遗址都发现有稻的踪迹,这方面的证据主要有稻植物体遗存、稻叶硅体细胞和稻花粉化石三类。」

良渚文化时期发现的与先民食物生产有关的植物种实遗存,除了稻米之外,还有葫芦、甜瓜、菱角、芡实、桃等,这些植物现在均被人工栽培,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耕文化体系中瓜、果、蔬菜种植的传统特色。

而新式农具的应用,更是推动了原始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和水稻生产效率的突破性提升。良渚文化时期,一种安装在木质犁架上的新型农具——石犁得到广泛应用。原来的耜耕是翻一锹土、人倒退一步再翻第二锹土,犁耕则可以拉着犁连续不间断地往前破土,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翻耕效率。

纺织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浙江余杭反山遗址M23(墓主女性)发现了3对织机构件的玉端饰,3对玉端饰一一对称配套,相叠在同一位置,连结镶插的木杆已朽烂,遗痕长约35厘米。通过复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赵丰认为,这是一种相当原始的、纯靠手工挑织的原始腰机,但各部位的设计已经非常合理。

良渚文化时期,人们的服饰已经相当讲究,从考古遗存看,良渚人至少已经有帽子、衣服、腰带、木屐等服饰。其中,腰带的使用就是一大代表,典型标志物是玉带钩。它在良渚文化玉器中数量极少,仅见于少数权贵大墓。在福泉山M60和瑶山M7发现的玉带钩就出土于墓主腰部或腰腹部,属于腰带上的带钩。

俞为洁介绍:「虽然良渚文化的这种玉带钩大都素面无纹,但制作规整,造型美观大方,而且都是选用色彩斑斓的玉材琢制而成,是一种很好的腰部装饰物和等级标志。」这种以腰带体现等级的做法,在后世的封建社会也被继承和发展,各品级之间的腰带不仅质地不同,而且制作工艺及花纹图案也都有定制。

尽管良渚文化因自然变迁与社会演进的复杂交织而逐渐式微,但其建立在稻米和丝麻基础之上的文明体系,却以各种方式融入了中华文明体系中,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良渚出土文物。图源:视觉中国

博物馆长说

良渚文化实证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2019年7月6日,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世界广泛公认。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

良渚博物院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常规展馆以「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为主题,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全面立体地展示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

良渚博物院执行院长马东峰告诉记者,良渚遗址自1936年被发现以来,发掘出土不少精品,在良渚博物院陈列——

玉钺:玉钺为军事指挥权的象征。最早始于崧泽文化的石钺,至良渚文化时期,玉钺与玉琮、玉璧一起构成了用玉制度的核心,是显贵者阶层特定身份地位的玉质指示物。良渚文化玉钺一般有长方梯形玉钺和扁方梯形玉钺两种类型,其最高形式一般由钺身、冠饰、端饰三部分组成。

玉璧:为良渚文化玉器乃至中国玉器的典型代表之一。多素面,少数有鸟立柱、鸟形刻符等纹饰,是最为盛行的良渚重器,出土时一般位于墓主人胸腹以下直至脚端的部位。玉璧一般被认为是祭天用的礼器,也有学者认为是财富的象征。

刻符黑陶罐:夹砂黑皮陶,在余杭南湖采集。因出土于河沙中,故表面多呈锈红色。烧制成后,在其肩部及上腹部刻有亦图亦文的12个符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学勤研究员称其为「前所未见的珍品」。

嵌玉漆杯:整体为一瘦长形的带把宽流杯,口沿外壁弦纹带上镶嵌有小玉粒,鼓腹,从野外背面的杯底涂朱痕迹判断,其可能有圈足。其图案以大者玉粒为中心,主要结构有重圈、螺旋纹等,类似陶器上的鸟蛇样刻划或玉器地纹的螺旋线,其工艺极为复杂,是良渚文化时期木作、漆作和玉作的集成之品。

民间留言板

良渚第三小学在校内开设了「良渚古城小讲解员」拓展课程,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展开合作,邀请专业讲解员为学生科普良渚文化。同时,学校搭建校内一廊两柜、校古城微公园和校外良渚遗址公园等平台,以一院一园的讲解稿素材为蓝本,培养学生讲良渚故事的能力,成为遗产和文明的守护者和传承人。

在良渚文化月里,杭州余杭区云会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学习并了解良渚玉器及其种类,完成了画玉器、晒玉器、蓝晒书签制作、良渚文化长卷制作等任务,在多彩的艺术实践中感受到良渚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