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半年了,我对「宠辱若惊」的理解,依然是水中望月

2024-02-11文化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做【道德经】逐章解读,第一个遇到不能全文贯通的就是第十三章,也是半年后最后一个作为「任务」勉强完成的。

今天又看到朋友们的解读,感觉隔靴挠痒,却又没法讲清自己的观点。现在想来,除了对「何谓贵大患若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有明确的见解之外,其他几乎没有任何提升。云南一位十年前的的佛学老朋友跟我说:你可以到淘宝、拼多多之类的平台多买些【道德经】解读的书,参照解读。

我很感谢她的建议,但我没告诉她,我的收藏夹里大约有三百多种古今名家解读。

然而,即便是河上公、王弼、苏辙等人的解读,也不能帮我走出迷惑。有时候就想,还不如头条号的有些朋友的解读靠谱。

现在从头到尾逐句捋一下,希望能得到朋友们的启发,有时候一句无意的点评,可能就能醍醐灌顶,顿然醒悟。

帛书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安可以寄天下。

问题一:「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针对的是普通人?还是君王?亦或兼而言之?

王弼注的大意是说:宠幸必然伴有辱没,荣耀必然伴有忧患……为了宠辱荣患这类身外之物的就惊动不已的人,那么就无法治理天下。

不管他的注释是否准确,至少,王弼的注文是针对侯王而言的,因为涉及到「寄托天下」「治理天下」,不可能是针对普通百姓的。其他人比如河上公、 吴澄、王夫之、魏源,包括憨山德清、李涵虚等佛道人士也是此意。

问题是,既然是针对侯王的,那么,是谁赋予权力者以「宠辱」的?

而且,本章【老子】下文虽提出「何谓宠辱」,却只对「宠」做出解释,而不解释「辱」,这说明这里的「宠辱」是偏义复词,「辱」只是一个后缀词,在本章并无实际意义。

而唐王真直接把「宠辱若惊」理解为「圣人之得失,常若惊也」。王侯若不能「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热衷于好战逞强,则必祸患及之矣!

所以,「宠辱若惊」的对象只能是权力者的行为对下属造成的必然结果(见下边「问题二」)。

对于「贵大患若身」,我一直认为这是个倒装句,不一定对,但也不是没有依据,比如苏辙就是这么理解的:「贵身如贵大患」。吕惠卿、王夫之、憨山德清、李涵虚等人皆是此意。

所以「贵大患若身」就是:君王「贵身(以自身私欲为重)」,就如同珍贵大祸患为一样——其实就是说「贵身就等于抱着个大祸患」。

问题二:老子自问「何谓宠辱」,却只解释「宠」而不解释「辱」是有原因的

既然前边提到了「宠辱若惊」,老子接着就自问自答曰「何谓宠辱?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但是,为何只对「宠」做出解释,而不解释「辱」呢?

这说明,老子要论述的重点在「宠」而不在「辱」,也就是说,「辱」只是个后缀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质量」,强调的是「质」,「量」只是个后缀词。

那么,什么是「宠」呢?老子说「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即是说,「宠」是下属从「上」获得「恩宠」,得到了当然惊喜,一旦失去就会因此胆战心惊。

所以本章的第一句话「宠辱若惊」也只是针对「宠」而言的——作为下属,只会在乎「宠」的得失,谁愿意受到「辱」而舍不得呢?——这是须引起注意!

写到这里,这个纠结基本打开:老子讨论的是「宠」的问题,就像「不尚贤」一样,这些问题的施行者只能是君王,也就是说,下属的「宠辱若惊」只能是君王对下属的行为方式引发的,而且一旦恩宠一个人,被恩宠的人会紧张难安,担心一朝失宠,祸及身家。

问题三:「及吾无身,有何患」不是没有了身体就没有了祸患!

原文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刚才说了,「贵大患若身」是倒装句,即「贵身若大患」:君王应该「自爱不自贵」,君王若以自身(以自身私欲)为贵,那就如同把大祸患看作宝贝一样。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也好理解,即「君王之所以遭遇大祸患,是因为将自身私欲带入施政之中。如果能做到无私无欲,还能有什么祸患呢?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将「及吾无身,有何患」理解为「等到我没有了身体,又有什么祸患呢?」这是宗教观念,而不是老子思想。

「老学」文化的重镇陈鼓应先生就是这么理解的:「我所以有大患,乃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会有什么大患呢?」

他的意思是不要「此身」。但他接着又说:「所以能够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刚说过「 不要此身 」,现在又要「贵身」「爱身」,岂不自相矛盾?

所以,这个「身」不是「身体」,而是身外之物、自身利益。道家圣人在利益面前是「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不敢为天下先」的,是「外其身」「后其身」的,将「自身」置之于度外的,并不能说「不要身体」,连身体都不要了,何谈「无为之治」?

问题四:老百姓会把天下交给什么样的人来管理?

王弼本【道德经】这一章的最后两句是: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河上本没有大的区别,只是两个「若」字分别为「则」和「乃」,语意更明确。

帛书【老子】内容略有不同: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安(乃,则)可以寄天下。楚简本与帛书接近。帛书文字较艰涩。

在老子思想里,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人之天下,因此将天下交给谁来管理就是【道德经】要解决的问题。

老子说的很清楚,只有「以百姓之心为心」,「外其身」「后其身」,「质真如渝」不为外物而动的为道者,才有资格接受「天下」。

老子在本章提出的「贵以身为天下,爱以身为天下」的人,才符合上述标准,才可以将天下托付于他。

其中的「贵」、「爱」二字,王弼【老子注】曰:无物可以易其身,故曰「贵」也;无物可以损其身,故曰「爱」也。「如此乃可以寄天下、托天下也」。

因此,这一章的大意是:

下属得宠,就如同受到了惊吓一样,君王若以自身私欲为重(来治理国家),那就如同抱着个大的祸患。

什么叫「宠辱若惊」?「宠」是上对下的恩宠,下属得到它和失去它,都会像受到惊吓一样紧张不安,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君王之所以有大祸患,是因为以自身私欲主导施政。如果无私无欲,怎么会有祸患之忧呢?

因此,只有不为物欲所动并能全身心辅助百姓自由发展的人,才能把天下寄托给他;只有为了天下而爱其身,并能全身心辅助百姓自由发展的人,才能把天下托付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