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红楼梦】中的贾家到底是汉人家族还是满人家族(一)?

2024-02-29文化

上回我们说到一个问题,我们既然知道了作者写的这贾府就是皇宫,那到底是明朝皇宫还是清朝皇宫呢?换一种说法就是,这红楼梦里的贾家,到底是汉人家族还是满人家族?

其实书里有关这方面的线索非常多,我们还是只解读第五十三回文字,看看仅从五十三回中,能找到哪些线索。

上回说到这贾氏宗祠,是在 「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 里,咦!这不是线索吗?

肃慎

我们知道,满族的先祖被称为肃慎,是古代通古斯人群的一部分。他们起初生活在贝加尔湖地区,后来向东迁移。满族的祖先来自西方,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在文化中尊崇「西」。在满族文化中,特别是家庭居住习惯和宗教信仰中,西方被视为至尊至贵的方向。满族有一句古老的谚语:「以西为贵,以南为尊」,这句谚语反映了满族文化中对「西」方的尊崇,在他们的家庭和房屋中,天地神牌位通常位于东南角,而祖先的神龛则位于西墙或西北角,满族人非常孝敬长辈,西屋多数用于长辈的居住。

中国满族

凭这一条线索,就能证明贾家是满族人家吗?就能证明这红楼梦的作者,写的是满清的皇宫吗?哈哈!不要这么轻易被作者骗了去!评书人脂砚斋在第一回里就就说过,红楼梦作者在此书中运用的笔法是「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哄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还警告读者「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

这里正是作者狡猾之处,其实呢,宁府、荣府要视作一整个贾府,宁国府本就在东边,在整个贾府的东边,之所以这么写,就是为了混淆视听,在清朝,如果写成东边,那就是找死,所以是故意这么写的!何以见得?因为孤证不立啊!你们倒是看其他线索啊,看看作者写的整个祭祀过程,到底是满人风俗,还是汉人风俗么!

首先, 在除夕之日祭祖,就是汉族的最明显特征。

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是汉族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来源已久,从古自今。除夕祭祖主要是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是要后代子孙对于死去长辈尽孝,孝顺的表达除了在生前的奉养,还包括死后的祭祀。在辞旧迎新之际表达对祖宗先辈的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是汉族人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的重要仪式,感恩祖先,祈求保佑。这几乎是汉地百姓人人都知道的习俗,不用多解释。

汉族除夕祭祖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除此之外,满族的「家祭」也是他们重要的节日。然而,「 家祭」活动一般是安排在春耕之前或秋收之后举行,所以俗称为「春秋大祭」。 因满族信奉多神,所以 满族家祭 所祀神灵,是把祖先与各路神灵放在一起祭祀的 这与汉族明显不同。 除爱新觉罗氏的祖先神外,还有其他各路神(什么天神、地神、苍天神纽欢台吉、英雄神咯屯诺廷...还有田苗神、如来、观音、关帝等佛教与道教「客神」,神太多了,背都背不下来),另外祭祀程序也与汉地祭祀程序有很大不同,家祭分三天进行,第一天朝祭、夕祭,第二天祭天,第三天换索。 满族家祭的主持称为「察玛」,也称萨满,是人神的中介,诵祭词、跳神舞...满族人祭祀所用的祭品也很独特,如索罗杆、子孙绳、达紫香...

察玛

皇家岁末的祭祖活动称为 祫祭 ,一般由皇帝亲自主祭。 祫祭是集合远近祖先神主在太庙进行合祭的活动,明初在年终之日举行,与四时祭祀合为五享,嘉靖十年(1531年)改为每年十一月中旬举行。明朝每三年举行一次,清朝改为一年一次。 清朝的岁暮祫祭定于顺治元年,本来在除夕那一天,顺治四年改为除夕前一天或腊月二十八。

满族的春节祭祖活动,也是很隆重的,所不同的是, 春节祭祖时间是要从除夕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结束,时长半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满族人认为是人与神共处一室,世俗与神圣融为一体,也让人们之间的亲情更加浓郁。

亮谱 (除夕下午三四点左右把家谱从祖宗匣中请上供桌)是满族春节祭祖仪式开始的标志,午夜12点开始 请神 (满族春节祭祖仪式的高潮) 请神时人们只在院中点燃木火,族人站立等候,所有族人再次向祖先磕头。从请神开始,族人和祖先共同度过了15天。在这期间,人们虔诚地为祖先准备食物、磕头祭拜。每餐饭前,亮谱之家都要烧香,再将供桌上的饭菜更新,如有族人前来,也可给祖先磕头拜年。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族人们开始准备将祖先送回,即「 送神 」。送神的时间是下午饭后。送神之前族人要齐聚在西屋内,族长首先在西面供桌上点燃香烛,然后家中老少再次向吊杂处的祖先跪拜3次。之后,人们将吊杂撤去,把家谱收起放入祖宗匣中,完成本年祭祖仪式。

满族萨满家祭

我们再来看下贾府在宗祠中祭祀的程序: 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 礼毕,乐止,退出。

主祭人领着众子弟 侍奏乐起上香、献爵、献帛、读祝、下拜、焚帛奠酒…。程序出自礼记,是正宗的汉地礼节 ,整个祭祀过程中没有女性参加!这些都是承袭秦汉传承下来的礼制。现今很多地方的宗祠祭祀依然是这套程序。特别是客家人聚集区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广西…

礼记上记载了祭祀共分九个仪程,即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望燎等。献爵,献帛、展拜毯、守焚池这些人叫执事,还有乐手。整个过程会演奏不同的音乐,古人认为乐属阳,也是迎神於阳,乐起就代表开始迎神了,然后主祭诣神位前,跪奠帛,奠爵,俯伏兴,平身、然后到读祝位,读祝在献官左侧,乐止,众官皆跪,读祝,读毕继续奏乐,众人俯伏兴,平身。焚帛奠酒指的是撤馔、送神、望燎这一阶段,通过焚祝文、焚帛,上达於天。如果用的是纸制牌位,则亦当焚烧。今日若不能举火,则封存。望燎就是指焚烧纸钱时主家人要站在月台西南角的「望燎位」上观看(烧纸钱的位置在西南方向),以尽孝道。是祭祀最后一道程序, 「送神」、「望燎」之后即代表祖先神灵领祀已毕,走啦!

礼成,散胙。凡与祭者,皆受福胙,也是恩礼广博也。古代的家族祭祀一般以宴会告终,盖於先人同时也。所以祭以示敬,宴以尽欢,正是礼之用,和为贵。

所以前面讲到光禄寺时,光禄寺有一项职能就是祭祀之后负责宴席,对吧。

注意,这一段为宗祠祭祀,我们可以看作是官方祭祀。从影射来看,多数研究者认为这是在影射明朝皇帝祭祀历代帝王庙的情形。

可是接下来作者又写道: 众人围随着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 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方是贾敬贾赦,槛内是各女眷...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一时礼毕...

咦,不对啊!祖宗不是都走了吗?怎么又拜上了?

欲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