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精英的傲慢:为什么说「美国梦」更像是一种嘲讽,而不是一种承诺

2024-01-27文化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131天

前言

作者,迈克尔·桑德尔,他是美国当今有名的政治哲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让他在全球范围出圈儿的应该是他在哈佛大学红极一时的网络公开课,【公正】。他在课上通过一道「电车难题」,也就是当事故无法避免的时候,是牺牲一人救一车人,还是牺牲一车人救一个人,让学生在极端的现实困境里思考哲学问题。

桑德尔对哲学问题的探讨总是立足于现实生活,比如他写的【反对完美】,探讨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伦理困境;另一本【金钱不能买什么】,探讨了金钱和道德的关系。这两本书,咱们听书栏目都已经解读过,如果你感兴趣,推荐你找来听听。

【精英的傲慢】又是探讨了什么问题呢?这一次桑德尔对准了日益分裂的美国社会,思考了它分裂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该如何弥补。

其实,对于美国社会如今呈现出来的分裂状态,已经有了很多不同维度的解释。有从政治角度的解释,认为民粹主义的高涨,是对移民和多元文化的仇视;有从经济角度的解释,认为美国如今的分裂,源于全球贸易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冲击,这两者的结合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但是桑德尔却另辟蹊径,给出了新的解释。

在他看来,美国社会的分裂,在于精英和普通人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那么为什么精英傲慢又冷漠,普通人沮丧又绝望呢?正是因为一种被全社会普遍认同并遵循的理念,或者说是游戏规则,那就是,优绩制。优秀的优,成绩的绩。

这听起来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是,千万别有负担,其实它的核心内涵很简单,那就是,只要你努力并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你就能成功。换句话说,成功不问出处,只看你是否愿意努力,并且,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时候你可能发现了,这不就是「美国梦」的理念吗?鼓励平凡的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成就。而且,听起来这也确实是公平公正的原则。比如,成绩好的人,就应该上更好的大学,读更好的专业;有能力的人,就应该找更好的工作,拿更高的薪水。我想不仅是美国,很多国家,包括我们自己也都会认同这样的理念。

但是,为什么桑德尔反而认为正是这一理念,分裂了美国社会呢?为什么【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作为优绩制的受益者,给本书的推荐语却说「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美国梦’更像是一种嘲讽,而不是一种承诺」?到底是实践优绩制的时候出了问题?还是优绩制本身就有问题?如果理念本身就有问题,那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不是也具备同样的警示意义?那么,无论是为了搞清楚美国社会为什么会分裂,还是为了看清我们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都有必要听听桑德尔怎么说。

在本书中,作者虽然立足于当下的美国社会,但却有着更为广阔的全球和历史视野。我们既可以看到他对于当下社会问题的呈现,也可以看到他对优绩制理念的探源;我们既可以看到他对于优绩制的反思,也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不同理论家对社会公平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桑德尔通过优绩制这一个支点,让我们看到一个超越时空的、更为系统性的社会问题。

接下来,先来看看优绩制是完美的理想,还是骗人的神话?再来看看,为什么桑德尔说优绩制会分化人心,分裂社会?而面对分裂的社会和人心,桑德尔又有什么补救的良方妙法?

第一部分

「成功不问出处」的优绩制是完美的理想?还是骗人的神话?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不仅是说自然资源,比如,有些地方水资源丰富,而有些地方想喝上干净卫生的水都很困难。更是指社会资源,比如,高考一分之差很可能就会差出去上万名的考生。既然资源如此有限,那么如何公平地分配这些资源,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这个问题无论古今中外,一直是社会科学的核心命题。

在分配资源的问题上,我们曾经都有哪些方案呢?第一个就是按照出身地位来分配资源,就像之前西方的贵族制度,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是其他阶层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的,就算你是一个努力、上进的人,但是你的阶层就是你的天花板。不用多说,这样唯血统论的分配方式最不公平。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过其他方案吗?有,那就是确保结果上的公平。比如,无论干得好坏,都拿一样的工资;无论有钱没钱,都能分到房子。大家吃得差不多,穿得差不多,住得差不多,这看似也是一个公平的方案了,但是应该不会有人愿意回到这样的状态里。因为没有了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没有了生命力的社会。当努力的人和不努力的人收获同等的回报,最终就不会有人选择再去创新和努力,可预见的结果将是,社会塌陷到停滞不前的状态里。

所以,你看,仅从结果上保证公平,看似一时让大家平等地享受到了资源,但是长此以往,这样的资源最终将沦为低质量的资源,社会也会陷入低水平的发展。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优绩制。它的核心是,只要你努力,不管你是出身贫寒还是富贵,你都可以靠自己获得成功。换句话说,个人的努力将决定你的成败。这一理念甚至可以算是「美国梦」的核心。美国人十分推崇那些没有背景、靠自己打拼的人。美国商业励志故事里的英雄们,通常都是白手起家的人物。咱们熟悉的洛克菲勒就是这样的例子,他出身底层,却靠着自我奋斗走向了成功。

那么,为什么大家会普遍认同这样的理念,说白了,就是因为它相对公平。但是这种公平不同于刚才所说的结果平等,它是尽量确保机会平等。就比如,大家高考的机会是一样的,你只要通过努力,考够分数,就可以上理想的大学。再比如,你可能没有殷实的家境,但是敢打敢拼,也能过上富足体面的生活。相比结果平等,机会平等可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因为它鼓励的就是谁能谁上,英雄不问出处。

那么问题来了,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其实就是将英雄的命运交给他自己,而不是他的出身、家庭、财富。这是现代人非常推崇的观念,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在这样的观念下,个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整个社会也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流动性。这样看来,优绩制确实是一个完美的理想机制。

但是为什么桑德尔非但不认为它是完美的理想,反而是骗人的神话,甚至是一个不易觉察的陷阱呢?关键就在于,优绩制过分放大了个人努力在成功中的作用。

强调个人努力,让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起责任来,有什么不好?从正面和积极的影响来看,这确实没什么不好,这不仅会激发个人的潜能,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活力。但是,这种观点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后果。

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你是一位美国精英家庭里的高中生,你一直被教育未来一定要进藤校。为此,从小你就接受着全方位的培养,上了高中,你就更忙了,预修大学课程、备考辅导、课外活动等等占满了你全部的时间。即便是放假了,你也要参加私人顾问专门设计的国外旅行计划。他说这对申请藤校很有帮助。最终,你如愿进入藤校,同时,你也知道你儿时的玩伴没能通过申请。你不知道他的申请材料如何,但你知道他高中过得很滋润。

现在暂停一下,试问此刻你心底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大概率你会觉得,天道酬勤,我努力了,就该我上藤校,这一切都是我应得的。你落榜了,能怪谁呢?谁让你自己在该努力的时候不努力呢?

这样的想法其实没错,但是这样的想法同时也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这一点就表现在你会认为,我成功是我应得的;而这种优越感还会产生一种傲慢的心理后果,那就是你失败,是你自己懒惰导致的,你活该。

那么,最大的问题来了,难道个人的成败真的只在于个人努力吗?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直指优绩制的核心,但是我们只要稍作思考就会明白,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实在太多,不仅有家庭的影响、环境的塑造,更有运气的加持。关于运气,我非常喜欢作者在书中的一个例子,他说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就是运气好。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他常年的自律和努力,但是桑德尔强调的是,詹姆斯拥有惊人的运动天赋,还生在了一个人们热爱篮球运动的时代。如果他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应该还不如壁画画家。天赋和时代都不是詹姆斯的功劳。

所以,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桑德尔认为, 优绩制不是一个完美的理想,而是一个骗人的神话。我们不能否认这个理念确实会让人觉得很励志,但是,它却不是全部的现实,至少它低估了偶然性和运气的作用。 就像桑德尔在书中所说:优绩制过分夸大了个人努力的成果,而忽略了把努力转化成成功的其他条件。而当人们几乎把它当作全部事实的时候,无论人心还是社会都会遭到反噬。

当然,我们还是应该看到,优绩制这一强调个人努力的理念,虽然不完美,但依然是相对公平的分配方式,因为它还是给个人层面的奋斗和努力留出了空间,哪怕上升通道极其狭窄,也总比彻底关上了强。

第二部分

跟随桑德尔的分析,听听优绩制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可以先来感受一下优绩制在美国社会到底有多盛行。桑德尔在书中说到,他从他的学生身上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相信,他们的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书中还有一项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一项针对全球的民意调查显示,77%的美国人相信人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确实愿意相信,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由此可见优绩制的观点有多深入人心。

不过,优绩制的盛行却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两重分裂,一是人心的分裂;二是社会的分裂。咱们一个一个来说。

关于人心的分裂,其实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那就是优绩制下获得成功的人,在心理上会获得一种道德优越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优绩制下的精英阶层所特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如果你出生在贵族社会的贵族阶层,那么你会认为你的成就是因为你命好,而不是自己的功劳;同时,如果你是贵族社会里的普通人,甚至是一个更底层的人,那么你也完全可以把人生的失意甩锅给身份和阶层。

那问题的关键就来了, 优绩至上的社会,只认努力,不认出身了,那么,这套游戏规则之下,成功者会非常骄傲,而失败者一方面感受着来自成功者的傲慢和冷漠,一方面陷入深深的沮丧。因为他们也认同自己如今的处境怪不了任何人,只怪自己无能。

你看,正是对优绩制理念的认同,瓦解了人和人之间本该有的互助精神。成功者以「你失败你活该」的态度,冷眼旁观弱者的失败,而失败者,则在自我否定和沮丧中逐渐消沉,以至于最终失去社会竞争力。所以,优绩制对个人努力的过分推崇,会让成功者失去同理心和共情力。这种人心的分裂可以说是优绩制带来的最糟糕的局面,也是最难改善的局面。

一旦人心分裂,那么美国社会其他层面的分裂会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贫富差距的扩大,二是顶级教育资源的垄断。

我们先来看贫富差距的扩大。我们在前面就说过,优绩制可以算是美国梦的核心,而美国人对它的信念在于,它似乎向每一个人作出了一个承诺,那就是只要你努力,就能向上流动,获得无限的发展空间。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为什么【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会说:「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美国梦’更像是一种嘲讽,而不是一种承诺」?

让我们回到现实中的美国,看看社会流动性的真相是什么。

桑德尔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几个重要的事实和数据。首先,在第二次大战后的几十年里,美国社会中孩子辈的经济状况确实好过他们的父辈。有数据显示,在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孩子中,几乎90%的人,他们的收入都超过了父母;而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孩子中,只有一半的人收入可以超过父母。其次,那些出身于最低一层的人中,也就是收入最低的20%的那些家庭,只有大约4%到7%的人上升到了最高一层,也就是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上升到了中层或者更高的阶层。而最富有的1%的人赚得却比整个底层一半人口的收入总和还要多,中等阶层的收入也停滞了40年。

这些数据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人以为可以凭借努力和勇气就能实现向上流动、阶层跃升的信念已经不再符合现实。如今,即便他们还愿意相信美国梦,但似乎也只能成为一个美梦。对于绝大部分的美国人来说,所谓努力就能成功的想法,开始变得空洞又讽刺。

贫富差距越拉越大,那能不能通过教育来改善呢?让无论是精英家庭的孩子,还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都可以凭自己的本事接受高等教育,为他们向上流动和发展提供可能性。确实,这是一条路子,而且美国的教育学者也确实作出了改革。

你可能不知道,在20世纪上半叶,一个美国高中生要想进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样的常春藤盟校,必须要上过一所私立寄宿制高中。但是,这些私立高中都是为社会中的精英家庭提供服务的,普通人的孩子根本上不了这些学校。因此,要想进入世界一流高校,你的学业能力不重要,是不是拥有精英的社会背景,能不能负担高昂学费才重要。这一状况让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詹姆斯·科南特感到隐约的不安,他担心长此以往,精英身份也将会沦为世袭制。

所以在20世纪40年代,他发起了一项改革,提出了新的观念,那就是顶级学府作为精英教育机构,目的是要招收和培养最有才华的学生,无论学生家庭背景如何,他都能成为整个社会的领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科南特最终选择根据智力测试来遴选合格的学生。因为他认为,智力测试考的是先天的智商,而不是后天的学习。这项智力测试就是我们熟悉的SAT考试。

可以看出,科南特的愿望是好的,改革的初衷也是真诚的。但是,他想颠覆世袭精英的愿望实现了吗?高等教育的资源惠及到普通孩子的身上了吗?咱们回到美国社会,去看一看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SAT考试,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到排除后天的社会和教育背景,只考察先天才华和能力。

事实证明,非但不是科南特想的那样,恰恰相反,SAT的成绩与财富高度相关。有研究显示,家庭收入越高,孩子SAT的分数就会越高。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富裕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教育上的优势。美国父母给孩子补起课来,也是相当疯狂。桑德尔在书中就提到,精英家庭为了让孩子能上常春藤盟校,会动用一切社会资源来参加私人备考课程和聘请辅导老师。在曼哈顿等地,一对一指导的收费高达每小时1000美元。近几十年来,随着大学录取的竞争加剧,辅导和备考已经成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比高昂的补课费更让普通人绝望的事实是,如果你来自全美前1%的富裕家庭,那你进入常春藤盟校的机会是来自后20%贫困家庭学生的78倍。而绝大多数来自收入水平居于后50%家庭的年轻人,要不选择上两年制的学院,要不就根本上不了大学。

桑德尔还告诉我们,目前,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美国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就算有慷慨的经济援助政策,比如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等,但只有不到4%的常春藤盟校学生来自收入最低的那20%的家庭。甚至,在哈佛大学和其他常春藤盟校,来自收入最高的那1%家庭的学生比来自收入最低的那50%家庭的学生加起来还要多。

这就是美国目前高等教育,尤其是顶级学府的现状,科南特注重天赋和努力的优绩制理念,并没能颠覆精英世袭的状况,不仅没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流动性,反而是让精英阶层更加固化,让普通人向上流动的机会越来越少。

顶级学府之所以变得如此具有吸引力,正是因为,名校文凭是突破阶层的最佳通行证。它是精英身份的象征,更是未来发展机会的背书。你当然可以退而求其次上个普通大学,但是很可能它也成为你未来发展的天花板。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挤破头争取藤校的名额的原因。只是现实残酷,这场竞争其实是有入场资格的。

精英阶层对教育资源的垄断,不仅没能弥补贫富差距的扩大,反而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差距。这也是美国社会结构呈现出来的变化,在过去半个世纪内,整个中产阶级都在不断地萎缩,只有一小部分进入到上层和精英阶层,而大部分的收入和地位都不断下降。原本橄榄形的社会结构已经消失,顶层和中下层的分化,越来越严重。

说了这么多,我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精英成为优绩制下的大赢家吧?但是,桑德尔却告诉我们,不,这样的社会没有赢家。

失败者自不必说,他们没有名校的文凭,也找不到太好的工作。除了现实的困顿之外,他们还要接受来自内心的问责。因为他们也相信,自己的失败,是源于自己的无能。

而反观那些成功的人,他们真的赢了吗?我们可以通过桑德尔的描述,看看那些出生在富裕家庭里的孩子都会经历什么。

对于他们来说,富有的父母确实可以给他们强有力的物质和资源支持,尽可能帮助他们进入名牌大学,但同时,他们却不能像旧时贵族一样坐享其成,自己也必须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他们的高中时光通常充满了压力和焦虑,被大学预修课程、备考辅导、体育训练、舞蹈和音乐课,以及大量的课外活动和公共服务活动所占满。哪怕是放假了,可能也要参加私人顾问专门设计的国外旅行计划,因为这对申请大学很有帮助。

最终的结果是,有大量的研究显示,美国富裕家庭的青少年,他们看上去很成功,实际上非常不快乐,比起其他同龄人,他们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和药物依赖。即便是最终顺利走入名校,情况也不容乐观。桑德尔在书中引用了一项近期的调查,调查针对了美国100所大学的67000名大学生,发现在过去一年里,每五名大学生中就有一人有自杀的念头,每四名大学生中就有一人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疾病或接受治疗。

等他们拿到文凭,进入精英阶层后会好吗?现实是,他们会接着陷入拼命忙碌的工作状态。刘擎老师在他【年度思想前沿报告】的课里曾讲到过这个问题,他把精英的这种状态称为「时间的饥荒」。【哈佛商业评论】的调查显示,高收入人群每周工作在50到80小时之间,而「极端高收入」的人群中有9%,每周工作时长高达100个小时。刘擎老师告诉我们,这就会陷入一个不断自动强化的循环,更高的收入要求更长的工作时间,而更长的工作时间又需要更高的收入来证明它的合理性。于是,精英们虽然衣食无忧,却也承受着时间的饥荒,为了捍卫自己的地位,不敢有一刻的停歇和放松。

这就是优绩制下的社会,一个没有赢家的社会。

第三部分

那么,应该如何改善优绩制造成的局面呢?这里包含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能不能彻底摆脱掉优绩制?第二个是,如果我们不能彻底摆脱优绩制,我们该做点什么?

首先,来思考我们能不能彻底摆脱掉优绩制?很显然,不能。还记得我们在开头的时候就讨论过的资源分配方式吗?优绩制这种强调个人努力的理念,依然是相对公平的分配方式,无论如何它都给个人层面的奋斗和努力留出了空间。哪怕这个通道极其狭窄,也总比彻底关上了强。哪怕是批判优绩制的学者们,也都这样认为。所以,优绩制就算不是一个好的方案,但至少它是一个不坏的方案。

那么既然无法摆脱优绩制,我们可以做哪些反思和调整呢?桑德尔给出了一个大方向,那就是要让人们重新团结起来。为了做到这一点,有两条可以尝试的思路,一是弥合人心;二是重新定义成功。

人心的分化在于,成功的人认定成功源于个人努力,这样的观点会让他们变得傲慢,更会让他们失去对弱者的同理心。那么,如何让成功者变得不那么傲慢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要让他们意识到运气的作用。不可控的事物,最容易让人产生谦卑之心。怎么样才能在优绩制下增加运气的影响呢?桑德尔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方案。这个方案是针对美国名校录取制的,他认为名校的录取名额应该实行抽签制。设定一个最低限度的录取资格或者分数线,然后在这些候选人中,抽签录取。只有认识到你的成就不完全取决你的努力,你才会对你所拥有的一切,抱有谦卑和感恩之心,而这是弥合人心的重要前提。

那么,又要如何重新定义成功呢?作者认为应该从教育的目的,以及工作的意义两个方面入手。科南特推行的优绩至上的教育改革,为了选拔出全国范围内最有才华和能力的学生,让他们不受出身、种族、性别的限制,有机会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这可能是最有效率的做法,但在某种程度上却也背离了教育的目的。学校应该是培育人的地方,而不应该成为人才选拔和分类的机器。只有停下这台机器,让学校尤其是高校回归教育的使命,全社会才会停下这场争夺教育资源的军备竞赛。

同样的,还要重新定义工作的价值。在桑德尔看来,工作既是经济来源,同样也包含文化属性。人们通过工作谋求生计,也通过工作获得社会认可和尊重。但是,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一个观念却根深蒂固,那就是谁赚得多,谁对社会的贡献就大,经济收益几乎完全决定了工作的价值。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对的,好比说,在拉斯维加斯开赌场的人赚得一定比普通护士多,但是身处疫情时代的人都会认同,一名在一线抗疫的护士,对公共利益作出的贡献,要远大于赌场老板。 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去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不仅会让更多的人收获认可和尊严,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贡献和认可,将人与人联系得更紧密。

结语

首先,优绩制不是完美的理想,而是骗人的神话。它强调个人的努力,却也走向了过犹不及的局面。当大家都认同这种理念的时候,成功者就会变得傲慢和冷漠,而失败者则会在自我否定中越来越消极。这首先就在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画下了一道鸿沟。

其次,优绩制对个人努力的强调也并没有给整个社会带来向上的流动性,反而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精英身份得以世袭。同时,这样的社会没有赢家,失败者无所事事,日益消沉,而成功者却被迫身心俱疲地参加这场精英的军备竞赛。

那要如何应对这个局面,桑德尔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打破隔膜,重新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成功者要看到运气的作用,学会谦卑与感恩。高校应该回归它本来的育人使命,而不是无情的选拔和分类。工作的最大价值在于为社会和同胞作出自己的贡献。

撰稿:丹阳;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