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深圳艺术家严善錞作品亮相首届马耳他艺术双年展

2024-03-16文化

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首届马耳他艺术双年展「白海橄榄林」中国展区「寻迹」于3月15日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开幕。「寻迹」设立在马耳他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圣埃尔莫堡,由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作为支持单位,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作为执行单位。本次展览邀请了深圳艺术家严善錞携西湖主题作品亮相,挖掘中西方绘画中共享的命题,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地理与文化的精神对话。

今年是中国与马耳他建交五十二周年,中马双方始终友好共处、守望相助,人文交流亮点纷呈。本届马耳他艺术双年展中国展区以「寻迹」为主题,聚焦中国传统艺术现代转化,展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繁荣发展,在中国与马耳他之间构建一座人文交流、文明互鉴的艺术桥梁。展览将持续展出至5月31日。

马耳他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遗迹的国家,保存着多元文化的印记。本次马耳他艺术双年展各分会场便分布在首都瓦莱塔、比尔古、桑格利亚和奇塔德拉等城市多个历史遗迹中,在这里,历史痕迹与现代城市空间共存,通过古今文本、图像的反复叠加,当代艺术等介入,使这些文化胜迹成为集体记忆的触媒与新印记的见证者。也为艺术家寻找城市历史遗迹再观照、再创作的可能。

中国展区的主题「寻迹」之「迹」源于中国汉字「跡」,其本义为脚印,也可译为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前人遗留的事物,传达过去的时空赋予当下的影响。「迹」不仅常用于形容自然风光,也有人类书写和记载历史线索的语义。「寻迹」是回望历史的见证场所,是探求后人寻访遗迹时自身留下的印记,也是寻觅附着在历史空间之上的记忆和语言体系。本次展览以东西方美术各自发展脉络和演变轨迹为背景,呈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美学体系。在对过往艺术、历史遗迹回望的同时,放眼未来。

在本次展览中,深圳本土艺术家严善錞带来共103件以中国的文化名胜西湖(杭州)为主题的绘画及铜版画作品。严善錞1957年生于浙江杭州,为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学士、史论系博士,早年受西方和中国绘画的训练,长期生活在深圳,画风温润清峻,寄意遥深。他关注着「西湖」这一特殊的中国文化名胜和历史文本。或许,以适当的时空距离去回望历史,会获取更丰富的意义。深圳这样一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就赋予了严善錞一个适当时空,让他富有创造性地追忆西湖。从古至今,西湖的概念已超越了特定的地理空间,具备了地理志、方物志、民俗志的丰富内涵。它既是文人活动的主要舞台,也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素材。湖光山色美景无限,文人墨客精品迭出。但对于热衷于山水画创作的中国画家来说,高度文本化的风景,让他们感到无从措笔。如何在绘画创作中摆脱文本化的「山水」而不失去其自然的韵致,同时激发读者的诗意冲动,是严善錞创作「西湖」作品的兴趣所在;如何基于前人的经验和记忆,进行历史胜迹的再观照和再创作,是多元文化历史下人类的共同命题。

几十年来,严善錞一直借助西湖这一题材,尝试着用东西方各种不同艺术技法和材料,来寻求观看与阅读、图像与诗意、自然风景与文本风景在绘画中的最佳契合点。在本次展览中,他选择铜版画这种西方传统的艺术媒介,采用硫磺粉和橄榄油腐蚀铜板,并以独特手法,使板面产生深浅不同的凹槽来停留油墨。细腻的肌理和丰富的层次,让画面增添了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并运用中国画的册页呈现形式,使观者在翻阅的过程中,渐渐体悟到中国人观画时所谓「读」的特殊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