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无错不成书?错误百出!究竟是「韬钤」还是「韬铃」?

2024-06-17文化

检读【袁黄传】(杨越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版),在第68页看到「韬铃」一词,书中解释为:「古有【六韬】和【玉铃】两部兵书,后来人们取‘韬’‘铃’两字,将其代称用兵之谋略。」

正在疑惑之际,笔者又在【历代政论文选】(文必汉等编写,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49页看到「韬铃之略」一语,书中竟将其释为「盗铃的韬略」。这是冠冕堂皇地把「铃」解作「盗铃」了。

难道笔者一直使用的「韬钤」一词竟是用错了?难道另有其词叫「韬铃」?还是错把「韬钤」作「韬铃」呢?

于是就决定对「究竟是‘韬钤’还是‘韬铃’」之问做一次研究与彻查。

经过一番资料查阅与论证,笔者最终证实自己过去一直信奉与使用的「韬钤」是正确的。

最新版【辞海】(第七版)只收录了「韬钤」一词,读音为tāo qián,其解释为:「古代兵书【六韬】及【玉钤】。后因泛指兵书。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赵蕤者,梓州盐亭县人也,博学韬钤,长于经世。’指用兵谋略。张说【将赴朔方军应制】诗:‘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

从【辞海】的解释可知,「韬钤」一词出自古代的两部兵书,一是【六韬】,一是【玉钤】。这两部兵书相传都是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六韬」是对【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篇的总称。

至于【玉钤】,还有一个典故,传说姜太公死后,他的儿子吕汲移棺安葬,发现棺中没有尸体,只留下六篇兵书,书名【玉钤】。后人便用「玉钤」指兵书或泛指兵略、武事。因「玉」与「珠」相近,后人也称「珠钤」,如宋代王安石有「庙谟资石画,兵略倚珠钤」之句。「韬钤」一词便是从这两部兵书中各取一字凑成,用以指代兵略、武事。这与「韬略」一词相似,取自古代兵书【六韬】【三略】,用以指代用兵打仗的计谋。

然而,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经彻查,笔者发现,在近些年公开出版的图书中,把「韬钤」错为「韬铃」的现象很普遍,真是到了必须严肃纠错的时候了。

下面列举数例,仅此说明「韬铃」之错业已司空见惯,大有将错就错之嫌疑,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了。

一、把「韬钤之略」错为「韬铃之略」

武则天的【求访贤良诏】中,有「蕴韬钤之略,可以振耀天威」之语,「韬钤之略」是指用兵的谋略。可近些年出版的图书中,就有错为「韬铃之略」的,比如【无字碑主:武则天】(李端科著,远方出版社2015年版)第99页;【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逻辑演绎(下)】(张师伟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91页;【唐代历史文化研究】(李炳武、黄留珠主编,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等。

二、把「韬钤深处」错为「韬铃深处」

【韬钤深处】是明代军事家戚继光在少年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美好愿望。这首诗出自戚继光的诗文集【止止堂集·横槊稿】。

#深度好文计划#

可如今好多出版物都错为「韬铃深处」,比如:

【一念之间:美好恰到好处】(清荷诗语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6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俗读本】(刘怀荣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9页;

【清气满乾坤:中国诗书画的高风峻节】(朱良志等著,江西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第56页;

【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年版)第700页;

【古诗人荟萃】(张新民编著,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第448页;

【中华国学经典·孝经】(周泽天编译,团结出版社2017年版)第100页;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下)】(黄岳洲主编,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04页;

【文学与艺术欣赏教程】(董金凤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7页;

【中华诗词研究】(中华诗词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版)第170页等。

三、把「韬钤内外篇」错为「韬铃内外篇」

明代赵本学著有【韬钤内外篇】,这是明代关于阵法的兵书。但如今好多出版物都错为「韬铃内外篇」,比如:

【嵩山名人传】(梅耀元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594页;

【大学语文】(杨四平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4页;

【俞大猷研究论文集】(陈继川、俞建辉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39页;

【科举与科学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天一阁博物馆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页;

【海战将星:中国和亚欧著名海军将领】(李杰、卫东编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43页等。

此外,还有把杜甫诗句错为「韬铃延子荆」的(见【选注杜诗】第98页,李洱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把曾国藩【复戴莲溪】信中的内容错为「韬铃宣兰」的(见【曾国藩全集(31)】第524页,岳麓书社2011年版)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钤」与「铃」虽然只是一笔之差,却是两个毫无关联的词。钤,读作qián,旧时指图章,比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就收录了「钤记」一词,指旧时机关团体中使用的图章。在古代,「韬钤」「玉钤」也是往往被用以指代兵略、武事。「铃」与「钤」的确是形似,但绝不能以「铃」代「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