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让孤联不孤,不再绝世

2024-04-10文化

霞客方再次挑战「极限」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这条孤联,几百年来无人工整、完美对出。笔者近期看到孤联征偶的文章后,也正式拿出了两条:

鞅牛驮饭筐,飧飧卫鞅公孙鞅。

◎◎但仔细品味:第一条意对还不错,不过与出联比,前半句与后半句某些字、词相互之间的呼应不够。第二条做到了形式上的工整,尤其是达到了对联没有强求的押韵要求;但意境和关联程度,与出联相比有较大差距;上下联的关联度也不理想;文字上有点晦涩难懂。看了几位网友的接联,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就是有些牵强附会吧。

◎◎这条「孤联」后人不仅不容易完全工整对上,其上半句和后半句之间;出联和接联之间的意境、有关字词的关联、呼应更是难以摸索到、表达出来并做到对仗。

◎◎因为孤联、出联中的「个个」是格格(窗户的格子),这样它就和上半句的纱窗关联起来了。后半句用了两个形容词「明」和「亮」,既关联了上半句的纱窗在明月下的明和亮,也突出了下半句孔明诸葛亮的智慧与形象,即「明」和「亮」(「孔」也有窗孔的意思,与明搭配表示窗子明亮)。字如其人,因为诸葛亮孔明聪明有大智慧、足智多谋,而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形式和意境的难以企及,让后人琢磨了几百年而难以突破……

◎◎按照上述理解,我再拟一接联,上下联便是: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才局量八斗,猴猴妙才夏侯渊。

需要注解的词、人物:

1、才局:汉语词语,指才能器局(器局:也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器量、度量;也可以用来指人的才能和局势变化之间的关系)。

2、量 liáng:数目;数量;估计;衡量。

3、八斗:「斗」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在古代,文学成就被比喻为能够装载的「才」,这种比喻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价值的重视和赞美。「八斗」最初是由南朝诗人谢灵运在称赞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文才时所使用的比喻。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4、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时期名将。太仆夏侯婴之后,夏侯惇族兄弟。汉末争霸的「八虎骑将」之一,擅长千里奔袭作战。

5、猴猴:原意直接指代猴子这一动物。后用来比喻机灵的人,用猴子的特性来比喻某人聪明、灵活。

6、夏侯:复姓。

7、渊:深潭;深池;深。

助解:

1、「才局」和「八斗」这两个汉语词语,对出联的「明月」和「纱窗」这两个汉语词语,只是「才局」看起来有些勉强,但「局」作为一种器局和出联的「月」,一种天体物质是对得上的,通过形容词修饰,「才局」和「明月」对仗更没有问题。「八斗」一词双关,其原意作为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及后来比喻的八斗才量,作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和出联的「纱窗」对仗也是可以的。

2、「猴猴」对「个个」(格格、窗户的格子),是数量词对仗;「孔明」与「妙才」是别名、别字对仗。关联起来:接联的「猴猴妙才」(猴子都很精明),与「格格孔明」(每孔、每格都很明亮)也是对仗的。分拆来看「妙才」(夏侯渊的别名)与孔明(诸葛亮的别名)完全对仗。「夏侯」对「诸葛」都是复姓,更没问题。「渊」对仗「亮」也没有问题,都是形容词,分别形容明亮和渊深。

3、出联的下半句的诸葛的「葛」,与「」个个」是谐音;而下半句的夏侯的「侯」,与「猴猴」也是谐音(字音相同或相近)。

4、「个个」(格格)「孔明」,一语双关,既有每一孔、每一格都明亮的意思,也有个个都像孔明有智慧的拟人化表达。而接联的「猴猴妙才」,也是一语双关。既有个个猴子都聪明、精明,也寓意夏侯渊(字:妙才)像猴子一样聪明、精明,尤其千里奔袭作战很擅长。

5、接联里的最后一个字——「渊」(渊深),像出联里的最后一个字——「亮」(明亮)一样,作形容词也都很好地分别呼应、关联了前半句的窗子、「八斗」。也就是说,上联的点睛之笔、之字是「亮」,不仅窗户亮,更主要突出了诸葛亮「亮」——熠熠生辉。接联也是,收尾一个「渊」字,不仅关联、呼应了上半句的「八斗」(容器深、计谋深),更突出了夏侯渊「渊」(渊深、渊博),有妙才、有能力、功夫深厚。

6、有两点遗憾:一是没能押韵接联;二是接联里出现了「才」字孤平。但作为对联来说,并没有强求押韵,押韵是高手们对自己提出来的更高要求和目标。至于孤平,目前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个人倾向于:如果选择的是不押韵的方式来对联,强求避免孤平就没有意义了。也就是说,无论是对联还是古体诗,意境好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出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接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反之亦然。这一点笔者的这一接联是符合要求的。因此。从可以不用押韵的要求和现在对孤平的处理方式来看,只能说是有遗憾但不用惋惜吧。

7、总体来看出联和接联都通过两个复姓、有很高军事才能的历史人物,以对联的方式来表述。尤其是接联在诸多方面按工整对仗、意境相同或相近且相互关联来接对,形式上、意境上、相互关联及呼应上,基本吻合了出联的要求,应该是难能可贵的。希望高人点评;抛砖引玉,更希望有更好的接联出现!

[作揖] [祈祷]

附征偶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