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新书 | 上书房的纯正国学,跟毓老师读【老子】

2023-12-11文化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他,是溥仪的伴读,曾师事陈宝琛、王国维、叶玉麟、康有为等学者。中国台湾著名儒家学者,创办奉元书院,以私人讲学,外界都敬称其为「毓老」。一位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传奇大儒,他是 爱新觉罗•毓鋆

毓老从不上媒体,也不出书,不做公开演讲。

幸运的是,毓老师的弟子及门弟子有上万人之多,根据毓老师课堂讲授之笔记整理而书。

毓老师解经遵循儒家经学传统,以依经解经和一字一义的讲解方式,重现经典的经世致用之义,既能灵活地结合历史、政治、人文等主题,又能与当下融会贯通,高度还原经典的哲学内蕴和思想力量。

*【 老子日讲】

爱新觉罗·毓鋆口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王弼注】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宋龙渊【道德经讲义】以【观玅章】为首章。「观」,察、研究。「玅」,即妙,有人以为巧妙,这种说法不好。研究巧妙易成空话。【易经】上说「神」就是「妙万物而为然」 (【易经·说卦传】「妙万物而为言」,老师易「言」为「然」,解为「样子」) 。「妙」为动词,把万物做到最完整之境界,即妙。【易经】上说「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易经·系辞传上】 ),因而形成了万事万物。要研究「妙」,看「妙」是什么。我们睁眼所见之形形色色,都是妙的结果,妙到恰到好处。「观妙」,研究天下之生生化化。

「道可道」「名可名」的第一个「道」和「名」是名词,第二个「道」和「名」是动词( 老师另一说「道,可道,非常道」,前二「道」字均为动词,第三「道」字为名词 )。一个道,可以把它说出来的,不是常道;一个名,可以把它名出来的,不是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定义。以后的人也都知道这句话,但是我们用事,我们每天所争的,「适其反」。单道非常道,单名非常名( 单,只有 )。为什么那边那么讲,我们单这么弄呢?这个心理状态要好好研究,我们要重视这个变态心理,求其为何而来。悟通「其用适其反」,那就懂【道德经】了。否则即使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讲得再好也不懂【道德经】。以退柔为用,故「适其反」,不是正面来,乃迂回达其目的。

因其用「适其反」,所以「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第二章 )。

同学一定要明白这个观念。既然明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是一张嘴一动,必要把「非常道」说它是道。著书立说的都是如此。道是「非常道」,还拼命说是「常道」,那不是一群疯子?群疯并不可怕,但我们要研究为什么人这样「群疯」。明乎此理,则能以无御有。不明乎此仍然是空的。

毓老师笔记

「以无御有,循有辨物,督物以为经。」

以无御有

下面(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此观念,我们懂得「其用适其反」,明乎此就知「以无御有」如何下手。

「以无御有」,一个人有办法支配天下,你说拿什么?不知道。一个人号召天下,如孔子,凭什么支配中国几千年?现在非洲还要搭一刷子(俚语)。这么多「有」,如何御?我们看不到。但知道一个东西受许多东西支配,我们要追其源,什么东西发挥力量,支配这么多?不但他活着如此,死了还做「无言师」。

什么是无言师?

【论语·阳货】孔子说:「予欲无言。」弟子吓死了,说:「子如不言,小子何述焉?」但老夫子说了:「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就是无言师。看那老头指哪打哪。嗯!山东没这样的人,好像是满洲人(戏语)。中国不要(指全盘西化论者),他(孔子)早吃了三明治了。不懂?美国祭孔不用三明治吗?不光美国,连非洲都研究孔子。不知道非洲祭孔用什么?你们打听打听吧!

同学研究孔学不知研究什么?研究孔学应当研究:为什么一个无形的东西,支配那么多的东西,能支配那么久?还没有止境。到今天,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他。这是最值得研究的。这个研究通,无物不可役。研究,不在乎写几本书,推销推销。要研究孔子何以死仍为无言师?这是「以无御有」最好的例子,「以无御有」没有超过先圣先贤的。这不光中国,西方的耶稣,亦复如是,也是「以无御有」,也是无言师。不要说这是大家都捧,人家为何不捧你?说是大家盲目。为何不盲目到你身上?都捧必有道理,里面必有道道,如果我们了悟,也可以用,我们也不是外人(意谓:圣人是人,我们也是人,有为者亦若是)。大家读书,逐训诂而不求此精义,除了发疯何补于事(世)。舍此不由,不智之至。

循有辨物

物,包含事。【易·系辞传下】说:「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通神明之德」,是形而上的;「类万物之情」,即「循有辨物」。「辨物」,得顺万有来辨物。「有」包括同的和异的。因「有」,因有所同的地方,有所异的地方来辨物。

督物以为经(老师有两次解说,均录之于后)

(一)「督」,跟着。看他走的地方,跟着就走,那是经(这里的「经」指常道,不仅是五经)。事情发生了,我们常说「历史倒演」。因为一件事的发展,也像有一定的轨道,既有轨道,就可以循着轨道处理。经不是创造的,完全是经验累积的产物。督,顺着轨道往前走。顺着轨道走过的,就是经。经,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坐在屋里做的。读子书为什么大家亲切,那是诸子一生的心血。诸子干了一辈子,临了,没干完,笔之于书,告诉后人接着再做。「督物以为经」,以白话言之,得顺着事物走,不可像鲧治水,用叠坝式的,那不行。事情发生,我们不知事情的变化,不知顺着事情的变化先下手去做,那绝对不行。顺事之变往前走,好坏都是经,好为训、坏是戒。我们应该观妙于无,观为何无能御有?专以有御有是最下焉者(例如专施小惠)。

(二)「督物」,物包含事。事情发生,我们顺着事情的演变去处理,得了经验,大家按这经验去做,都得一定的结果,这就是经。这个结果不论好坏都是经。好的为训,坏的为戒。所以说:经者,常道也。事情发生,必知事之演变,顺着事之变先下手去做。



老子日讲】

爱新觉罗·毓鋆口述

01

本书中【老子】正文及王弼注依据的是师尊授课所使用的课本——严复先生【评点老子道德经】,由台北广文书局印行。

02

本书以戊午年(1978 年)7 月 3 日至 11 月 24 日毓老讲学内容整理而成。

03

为使条理分明,本书内容依以下原则编排:

(一)【老子】每章本文以黑体编排。在本文之后,依王弼注分段,每段本文以宋三体呈现,每段之后以细黑体附王弼注,以供读者参考。

(二)师尊上课时曾引用严复先生【评点老子道德经】与宋龙渊先生【道德经讲义】二书,凡师尊授课曾引用二书注解部分,则一并附之于后,以细黑体表示。其余因卷帙浩繁,只能割爱。

(三)师尊授课讲解【老子】内容,则以宋一体编排。

(四)师尊授课时曾有笔记书之于黑板或口述之,本书编排时以「毓老师笔记」及「毓老师口述笔记」方式标明。师尊曾对其笔记所做解说,则以楷体起首附之于后,以便于区分阅读。

(五)师尊授课曾评论历史事件或月旦人物,为使读者明了其背景,则旁引资料,以仿宋体显示,另加注释附于该页下端,以提供博雅君子参考。

(六)文中引用各家经典文字者,则注明出处,以括号内楷体表示。

(七)为「引导阅读,开启智慧」,我们尝试将研读【老子】相关小常识,及师尊上课「金句」以边栏方式呈现于后,以供读者参考。

------以上文字节选自【老子日讲】

爱新觉罗·毓鋆 口述

ISBN:978-7-5222- 0507-6

【老子日讲】是根据毓老师课堂讲授之笔记整理而成。毓老师解经遵循儒家经学传统,以依经解经和一字一义的讲解方式,重现经典的经世致用之义,既能灵活地结合历史、政治、人文等主题,又能与当下融会贯通,高度还原经典的哲学内蕴和思想力量。毓老师的讲解,语言直指人心、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毓老师殷切地希望广大读者和有抱负的人,不要光把经典当作文章来读,而是要当成智慧来读,每天玩味,以培养遇事担当的能力, 期望以古人的智慧启发当代人的智慧。

爱新觉罗·毓鋆 口述

ISBN:978-7-5222- 0506-9

【庄子日讲】是根据毓老师课堂讲授之笔记整理而成。毓老师解经遵循儒家经学传统,以依经解经和一字一义的讲解方式,重现经典的经世致用之义,既能灵活地结合历史、政治、人文等主题,又能与当下融会贯通,高度还原经典的哲学内蕴和思想力量。毓老师讲解【庄子】,结合了庄子本人的出身、性情以及时代背景,剖析透彻,引人深思。毓老师结合自己对人生世相的切身感受,使读者清楚了解经典之真义,从而启发现代人运用经典的智慧来指导人生。

爱新觉罗·毓鋆 口述

ISBN:978-7-5222- 0506-3

【易经日讲】是根据毓老师课堂讲授之笔记整理而成。毓老师解经遵循儒家经学传统,以依经解经和一字一义的讲解方式,重视经典的经世致用之义,既能灵活地结合历史、政治、人文等主题,又能与当下融会贯通,高度还原经典的哲学内蕴和思想力量。毓老师的讲解,将【易经】归于儒家修、齐、治、平的价值体系,还原儒家经典的哲学内蕴和思想力量,同时结合自己对人生世相的切身感受,使读者清楚了解经典之真义,实用之价值,从而启发现代人运用经典的智慧来指导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