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城如好书须细看,读你千遍不厌倦!读城记座谈会探讨城市文化内核

2024-04-30文化

刘宗智 摄影 王媛 济南报道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发展的轨迹,而文学往往成为城市的注脚。4月20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读城记座谈交流会现场,与会嘉宾围绕「与城市的人文对话中寻找生活的正能量」展开探讨,深入各自城市的文化肌理发现城市之美。

人情与人性是城市的灵魂

读城记座谈交流会伊始,便以「读城记,到底读什么」之问引出了城市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李掖平指出,读城记应该是读城市的「魂」,「这个魂应该建立在城市的精神、气质、文化之上。」匆匆而过,不过是过眼烟云,可以留下划痕,但是太普泛了。刻进骨子里的疼痛和欢欣才能真正显现城市灵魂的独特。不能只盯着城市的情韵、城市的山水,更能体现城市灵性和特色的其实是人情与人性。从微小处切入,细节的刻画让人能够触摸到生命的脉搏、城市的律动。

丰收副刊主编、山东女散文家沙龙主席刘君认为,当下很多文学作品在城市书写中,仿佛尽是他乡之客,给人以疏离的感觉。写作者如何在浅表化的浮光掠影中找寻城市更深刻的印记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觉得有一个办法,就是以慢对抗,放慢脚步。只有慢下来了,你才能知道身边的这棵树,从哪来,往哪去。」

历史上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也造就了城市不朽的文学形象。山东省写作学会会长韩品玉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与在座嘉宾共同分享了读城时的思辨。他以宋人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为例,强调了文学作品的醒世和警世价值。他强调,文学之所以能够穿透冰冷甚或嘈杂的外界纷繁,触及城市精神,直抵都市之魂,就在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文学作品中所有的古旧画面和历史沉思,都会借由今人的阅读而化为当下高屋建瓴的智慧借鉴。

山东友谊出版社副总编辑王俊杰着眼人文视角,解读与城市息息相关的著作书籍。她认为,文学作品描山画水容易,绘态画魂很难。即便传达出绘态画魂,想让人读到、感受到,让读者产生这种同频共振更是难上加难。「写作者使命在肩,重任在肩。」

不同城市文化内核各具特色

山东自古以来就以「一山一水一圣人」著称,泰山、黄河构成了主调,齐文化、鲁文化对于山东的文脉发展、城市性格的雕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济南市作协主席张鸿福在新作齐文化系列历史小说【大齐赋】中介绍,齐都临淄是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也是一座工商发达、文化兴盛、安居乐业、充满活力的繁华古都。他强调,不以成败论英雄,也不以成败论文化,齐国被秦国统一,并不意味着秦文化优于齐文化。「齐文化和秦文化我们都要尊重,各有特点。我觉得齐文化是宽松的、包容的、和谐的、充满人间烟火的。」

作为齐国故都,今日的淄博依旧热度不减,凭着「淄博烧烤」火遍全国。淄博市作协主席宗利华表示,淄博的文化特色是淄博成为全国热点目的地的深层或内在原因,「一是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的交汇地带,形成兼容并包的齐文化,所以有稷下学宫,有百家争鸣;二是山地、平原、黄河,自南向北板块清晰,居民文化差异明显,形成不同旅游景观;三是古典与现代并存。有博大精深的齐文化,有地域特色鲜明的聊斋文化,有独具特色的陶瓷、琉璃、内画、刻瓷等地域文化。」随着各方面发展齐备后,淄博的文化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出圈」热点。

山东省散文学会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以城市和地域为项目支点,成功策划了一批主题创作活动,打造了多个活动品牌,其中以「日照散文季」最具代表性。山东省散文学会秘书长王海峰介绍,「日照散文季」举办的初衷就是「以文彰旅,以旅塑文」。活动立足日照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深入挖掘日照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聚焦城市发展,书写城市变迁,先后邀请多位全国知名散文家走进日照、创作发表了一大批描写日照的散文。这些作品成为解码「日照」宣传的「新名片」。

泰安市作协主席谭践充分肯定了读城记的选题,「可以延长产业链,包括出版作品、短视频、影视作品。」他指出,城市不单是「城市人」的「城」,也是「乡村人」的「城」。现在的乡村和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城乡相对疏离,而现在城乡之间是高度融合的。读城记可跳出写作者个人化书写,从更加多样化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写出城市更丰富的内涵,以避免作品同质化和扁平化。

东营市作协主席陈谨之认为,作为一个作家来讲,首先要了解本土文化,定位要准确。其次要学会表达,这种表达不仅仅是个人的表达,「我觉得一个区域文化品牌的形成是一个群众性的表达。」历史是基础,「打捞很重要,不仅要打捞历史,更重要的是打捞现在的生活和我们脚下丰富的历史宝藏。」

临沂市作协主席张岚着重介绍了临沂的城市特色和文学事业发展情况。「读城记,我们读的是城市,读的是生活,书写的是人生,应该是我们对人生和生命的一种理解,」她表示可以将读城记作为一个契机,结合沂蒙的特色,充分挖掘好作品。

作为省会城市的经济文化中心,济南市的历史、人文、经济地标大多汇聚在历下区。济南市历下区作协主席刘勇表示,「将担负起抒写泉城、建设‘书香历下’的重任」。通过【历山】文学季刊、一年一度的明湖文学奖、明湖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切入点,发散「读城」思维,汇聚「书香历下」建设智慧,全方位、立体式呈现济南,深度「读城」。

基于创作消解现实焦虑

历史为未来提供了基础和借鉴,而未来则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文学会将现实投影到虚构当中,一个虚构城市的逻辑是怎样的?

济南市作协副主席王玉珏从自身创作谈起,「未来我在创作科幻题材时,更倾向于对于焦虑的考虑和表达。」他认为这或许是不少作家的共同创作倾向。

济南市作协副主席徐清源指出,如果热爱一座城市,笔者会展现出它美好的一面。深度阅读能够化解城市的焦虑感,中国文化有很大的感染力,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名著,每一本都是历史的沉淀,促使人提升思考能力,思考就能破除困惑和焦虑。济南的文化相当深厚,「我对城市充满信心,换句话说,是对青年人充满信心。」

读城记专题:【 专题|读城记:用文学丈量城市,书写人文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