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痛苦悲伤止于爱,幸福快乐显于心

2024-07-30情感

前言: 【生存之道】第8篇;上篇我们讨论了个人生存策略,本章将讨论一个决定我们立足于世界的重要因素:幸福与快乐。

本文要点: 一、情感起源;二、幸福快乐的本源;三、金钱、权力、健康与爱;四、人情淡漠的本质;五、短暂的快感和长久的快乐;六、主观感受与清心寡欲;七、寻找自我。

一、情感起源

大约在2.25亿年前的晚三叠纪,由古代爬行类动物中进化出了一个新的分支:哺乳动物。它几乎与恐龙同时出现。

虽然哺乳动物在恐龙时代并不起眼,但它们却在这一时期逐渐进化出了许多适应环境的特征,如胎生、哺乳以及发达的听觉和嗅觉等,这些特征为它们在恐龙灭绝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胎生的特征。胎儿在子宫里发育成熟,而后被排出体外,形成一个独立的新生命。虽然它提高了成活率,然而却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与卵生不同,胎生幼体降生后,往往不能独立生存,它必须依靠母体的抚育方能存活。

于是,为了保证幼体的存活,一套新的大脑系统在哺乳动物中出现。这套新的系统会促使母体产生对幼体关爱的情绪(即母爱),并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母体会充分的哺育和保护幼体,帮助它成长。

1878年,这套新的系统被Broca提出,赋予一种叫‘边缘叶’的概念。新概念的提出源于Broca对哺乳动物大脑的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马蹄形脑回,它形成环绕于上位脑干的边缘,故命名为边缘叶。

到了1952年,麦克林正式提出‘边缘系统’这一术语。

边缘系统是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这些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神经结构和核团的总称。它影响着哺乳动物的动机、情感、学习,以及记忆。

自哺乳动物进化出边缘系统后,情感也随之产生。最早是为了繁衍而进化出的‘母爱’,随后逐渐衍生出各种情感。到了距今大约3-7万年前,智人偶然的一次基因突变(大脑内部连接方式),促使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出现,于是,人类至此拥有了更为复杂和丰富的情感。

其他哺乳动物是否也和人类一样拥有情感?这一话题历来争论已久。其实早在19世纪,达尔文就在【人与动物的情绪表达】中探讨了这个话题,并认为其他哺乳动物也像人类一样,能够感觉到快乐和痛苦,幸福和悲伤。

而德瓦尔则在【最后的拥抱】中表述:从演化的角度上讲,我们的大脑结构、神经化学系统等方面,与猿类、猫狗、老鼠等动物有着共同的起源,所以它们的情绪一定与人类有某些共通之处。

但无论怎么说,人类情感的产生源于2亿多年前边缘系统的出现,并在一次基因突变后,扩充了复杂度,以及丰富度。

二、幸福快乐的本源

除了生存权利外,追求幸福的权利对于人类而言,尤其是个体而言,同等重要。在今天很多的现实例子中我们看到,哪怕在能够保证生存的条件下,但若幸福快乐感的降低,便会让人做出相应的反应,甚至极端的言行。

2002年的全球数据显示,在5700万的死亡人口中,死于战争的是17.2万,死于暴力犯罪的是56.9万,而死于自杀的,高达87.3万。在日本,近10年的自杀率已占到总人口的0.17%,其中男性占比约七成。而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讲,均源于在现实中无法获得预期的幸福与快乐,甚至还远低于预期。

那么,幸福快乐的运行机制到底是什么?是物质吗?

经济学家们或许会认为,唯有经济独立、自强自立时,人才能获得幸福快乐。这种观点得到了当前多数民众的认可,因此,追求物质享受便等同于追求幸福快乐。换言之:物质,就是幸福快乐的源泉。

真是这样吗?

但民族主义者却坚定认为:唯有政治自洽才是幸福快乐;而宗教人士却认为:唯有虔诚信仰才是幸福快乐;而自由主义者他们认为:有了自由才是幸福快乐;然而对于好战分子而言:战斗(战争)就是幸福快乐。

似乎不同的人或人群,对幸福快乐的看法并不一致;那幸福快乐的本源到底是什么?

在当今,有两种解释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一个是生物学上的解释,另外一个,则是心理学上的解释。

从生物意义上来说,人能获得幸福快乐的感受,是源于生化物质,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催产素、内啡肽等,与神经、神经元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改变影响这些生化物质分泌的外部环境的话,便能制造出幸福和快乐。简单来讲,幸福和快乐,可以人为制造。

之所以能够人为制造幸福快乐,是在于人类拥有超群的想象能力。好比看直播,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便会有强烈的代入感,通过丰富的想象,从而刺激生化物质的分泌,幸福快乐便由此而生。

而另一方面,从生理意义上来说,则认为:人只要达成了心理预期,满足了心里欲望,便能获得幸福快乐。这些的心里欲望主要包括尊重感、掌控感、成就感,以及满足感。比如,快要饿死的人吃下一个馒头,所获得的幸福感并不比白领又赚了几十万来得少。

据说某次乾隆微服私访,饿的快走不动路时,偶闻一股奇香,随香气步入一家酒店,吃到了让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美味:叫花鸡。并题下一副对联: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难道叫花鸡真的这么好吃吗?非也。后世有人总结:叫花鸡之所以好吃,完全在于‘叫花’二字上。

尽管生物学、心理学对幸福快乐的定义有所不同,但两者基本都指向同一个内核,即:幸福快乐来源于,人类自身的想象,或者说:内心。

然而,是这样的吗?

三、金钱、权力、健康与爱

金钱自被人类创造出来以后,便成为人类三大追求之一(金钱、权力、信仰),而且在多数人的眼中,它亦成为了幸福快乐的代名词。但,在各种实验以及现实结果中,人们却得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论:金钱的确会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之后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

好比很多富豪总说:钱对自己而言,不过是一堆数字而已。这种论调普通人很难共鸣,不过也有相似的场景:刚搬到大房子后,享受着顶级美食,幸福快乐油然而生,但一段时间过后,就会觉得一切都普普通通,没什么新鲜感,更谈不上幸福快乐。这些都说明,物质追求的确会让人幸福快乐,但它存在一个阈值,而这个阈值,因人而异。

相比于金钱,权力带来的感受就要复杂一些。

在‘授权-委托’博弈实验中,人们得出一个结论,即:权力的拥有对自身的上进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由此催生了快乐。这个实验大约也解释了为何自古以来,权力的追求,永无止境。

之所以无止境,不是说权力无尽头,而是权力的尽头,有些远。从最底层权力开始,要经过建议权-做事权-决策权-赏罚权,最终才有可能达到一言九鼎;而每一层晋级,都不是那么轻松简单。这也造成了绝大多数人耗其一生,也未必能够到顶峰。即便到了顶峰,权力所带来的掌控感、成就感也并没有消失,依然会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总是喜欢‘鸡毛当令箭’,便是来源于此。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权力,也能在权力的使用中获得满足。比如保安胡乱行使权力的闹剧;比如家长掌控欲望下的疯狂;比如,从小就立志当大官背后的诱惑等等。另一方面,由于‘有了权力便可更加方便和简单的获取财富’的原因,又加大了人们对权力的追求。

除金钱、权力外,健康,也能带给人幸福快乐。或者反过来说:疾病,会降低人的幸福感。这对于生过病的人而言,体会尤为深刻,尤其是住过院的。多数病人在住院期间都会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即:等病好了,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生命。但遗憾的是,研究表明,健康带给人的幸福快乐感并没有那么强烈,也没有那么长的时效。或者说,疾病,降低人的幸福感时间并不会太长。

这也解释了为何面对健康饮食和运动,人们往往无法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因;同时也印证了‘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古训。

除此外,毫无置疑的,‘爱’也能带给人幸福快乐,尤其是来自于家庭和社群的爱。甚至在多数时候,‘爱’所带来的幸福快乐感,会超过金钱和健康。比如我们常说的,漂泊已久,渴望找到避风的港湾;或者,在外游子,总是念家。几乎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会存在这么一个神圣的地方,这个地方温暖且让人怀念,哪怕只是想想,也能感觉到幸福快乐。

还有一项有趣的研究表明,人们走入婚姻的殿堂不是因为婚姻让人快乐,而是快乐产生了婚姻。这项研究大概能说明为何现在‘不婚主义’者越来越多。正因为人们预测到了婚后的不快乐,所以遏制住了婚姻的发生。另一方面,该研究也表明,天性开朗,容易感受到快乐的人,其结婚的概率远超经常感受到不快乐的人。

而‘快乐的单身狗’对此或许便是一个明证;又或者,当前离婚率越来越高,也说明了不少人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后,并没有感受到幸福快乐。

四、人情淡漠的本质

对于70后、80后而言,他们总是怀念小时候的生活氛围,总会认为那时虽然物质匮乏,生活贫苦,但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相处和睦,也总是批判现在人与人之间过于冷漠,真是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同时,还把这一切归结于‘物质过度追求、人们越发自私’的原因上。

事实是这样吗?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下。远古时期,部族的成员必须抱团取暖才能生存下去,再加上当时部族人口不多,所以彼此间都知根知底,熟悉且和睦;到了农业革命后的古代,情况有所好转但也没好多少,家庭之间、邻里之间必须相互帮忙才能抵御各种天灾人祸,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密和谐。

再之后,到了工业革命后的近代,比如六、七十年代,甚至八九十年代。在那个年代,物资匮乏,资讯落后,缺点酱醋油茶都必须找邻里借,想打听打听哪个姑娘或小伙更出色,也得找熟人问问。总之一句话,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得到周围人的帮助才行。

最后,我们回到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物资极大的丰富,信息高度的发达,我们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变得越来越少了;因此受其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逐步减淡下来,直到冷漠。是这样的吗?

不,还远不够。

为了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政府和企业操碎了心。政府积极成立各种行政组织,帮助我们解决生存、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企业则更夸张,天天为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绞尽脑汁:生孩子不要慌,全套产育服务;学习考试也不要慌,网上学习、线下授课全面覆盖;今天不知吃什么?更不要慌,手机拿出来坐家等着就是;不知如何找对象?不要紧......

这些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行政组织和企业公司化身为了‘大家长’,大部分或全部替代了过去的家庭、邻里的作用。由此,人人变得独立,完全可不依赖周围的人而生存下去,且还能活得有滋有味;于是,情感逐渐冷却,人与人之间变得淡漠。当然,这里有一个隐含的逻辑,即:独立的代价,以金钱为目的。

而这一切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将变得更加夸张,且没有尽头。

甚至可以想象一下,以后现实中所有的决策和需求的满足,将由智能系统以及相关企业全权负责。想找个最合适的对象,AI帮忙匹配,企业帮忙寻找和送达;想要制定一套最合理减肥计划,AI帮忙决定,企业帮忙实现;想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AI帮忙筛选,企业帮忙达成......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当人们越来越信任智能,越来越依赖智能后,【我是机器人】中的那一幕会不会上演?人类会不会由此被智能控制?还真不好说。

所以,如今人情关系淡漠的本质,用一句话总结便是:‘大家长’模式下,人越发独立而越发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从而导致人与人的关系纽带变薄,直至消失。

这种淡漠甚至也影响了我们的传统家庭观念。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固执的认为,今天自己遭受的罪,是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然而令人不安的现实却是: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年轻人通过越来越发达的资讯和服务,可以越来越不需要听从家长的意见和教诲。但自身一旦出了问题后,却又反过来责怪父母:为什么不教育好我?!

还有一个深刻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人会认为,当人老去以后,去养老院之类的更能享受贴心、全面的照顾,而不需要再像过去‘四世同堂’一样大家挤在一起,而且也没那么多时间来照顾。

于是,世界变得越发的冰冷。

五、短暂的快感和长久的快乐

回到之前的问题,生物学认为:幸福和快乐,可以人为制造。为此,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创作了一部小说,名为【美丽新世界】。

这部小说刻画了一个距今约500年(2532年)的未来世界,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标准统一化,人的欲望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完全满足,享受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带来的痛苦。于是,人人都变得快乐,不再有痛苦。

虽然【美丽新世界】里关于生活的描述让人神往,然而,稍微理性一点的话便会发现里面有一个逻辑矛盾点:如果没有了痛苦(不快乐),那么快乐还会存在吗?如果再深入一点:快感等同于快乐吗?

从科学的角度看,快感,属于神经性活动,它是在神经受到兴奋刺激时产生;而快乐,属于思维活动,它是内心愉悦的表现。比如,我们在玩游戏时,会体会到快感,一旦游戏结束,这种感觉会很快消失;而与之对应的是,当我们在面对一项艰难任务,虽然在过程中会觉得痛苦,但一旦顺利完成,则会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快乐,而且这种快乐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一生相伴。

于是,放弃短暂的快感,去追求长久的快乐成了一部分人的终生目标。而这,也是追求‘生命意义’的来源。尼采曾说: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几乎什么都能够忍受。在这部分人眼中,生活有意义,哪怕身处逆境,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顺境也度日如年。

这种生存态度影响了很多人。比如在印度,苦行僧阿马尔·可杰在告别家人后,先是四处流浪,去宣扬印度教的真谛。但随后他便发现,流浪并不能彻底的磨炼自己的意志。于是在1973年,他选择了向湿婆效忠的方式:高举右手,并一直不放下,直到手臂坏死,无法动弹,形如枯木。

于是,有人便喊出,不要多巴胺,只要内啡肽。在多数人认知里,多巴胺被视为‘短时刺激快感’,反之,内啡肽被视为‘延时快感满足’。然而,科学表明,两者都是人体分泌、调节的激素,想要健康身心,缺一不可。多巴胺低下时,会引起快感的缺失,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出现;而内啡肽则有助于我们保持年轻、活力的状态。

所以,无论是短暂的快感,还是长久的快乐,都是人所必须的,唯有两者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时才是最好的。所谓阴阳调和,中庸有度,概莫如是。这些古老的智慧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有很深的现实意义。但遗憾的是,现实中常常有人过度追求其中一个,而忽略了另外一个。

尤其对于快感而言,这种可以人为制造,且比快乐更容易获取的感觉,往往将人们吸引其中而不能自拔。比如孩子们由于自控能力低,对手机里的游戏基本都毫无抵抗能力,家长如若放任孩子去玩,将会导致孩子们过度的追求这种短时刺激快感,使得学业荒废,独立生存能力减弱,甚至缺乏。

与之相反的,家长们完全不给孩子获取‘短时刺激快感’的机会,他们通过‘家长的威严’,迫使孩子长时间、高强度的补课、写作业,以此达到家长心目中追逐长久快乐的目的。然而,想法虽好,但这种‘长久快乐’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获取的,由于缺失了‘短时快感’的获取,不仅‘长久快乐’没有追到,往往还容易给孩子们造成抑郁。当前学生中抑郁症患者增多,无不一而再的说明此点。

六、主观感受与清心寡欲

然而,幸福快乐却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好比一个馒头,对于饥饿者是快乐,但对于饱腹者就毫无作用了,甚至看到了还想吐。所以,若是想要知道一个人到底快不快乐,唯一的方法就是问他自己的感受。

因此,多数人会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点无论是从生物学派,还是自由主义学派上而言,都是如此。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他们能否感受到快乐,并不取决于提供的东西好不好,而在于他们自己认为是否满足于自己。由此,个性化特质在他们之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有时,他们甚至会脱离主流,而去拒绝接受‘大家说是好的,就是好的’这一类观点。

事实证明,年轻人的这种个性化特质是正确的。今天很多人感觉不到幸福快乐,便源于‘人云亦云’,常常忽略掉自己的真实需求,而去追求所谓大众的共同需求。这里面,有‘社会性动物’的特性影响,也有受某些刻意宣传引导的影响。尤其是后者,在资本的推动下,人们在狂热中迷失掉自己真正的幸福快乐需求;于是,所有的努力不过是给资本的累积,添砖加瓦而已。

但多数宗教和哲学却与这种观点相反,他们认为,快乐不是主观感受到了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在他们看来,放弃主观感受的追求,回归清心寡欲,才是幸福快乐的。佛教便是其中的翘楚。

在佛教看来,人的主观感受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反而因为太看重这种内部的波动,会变得太过执迷,太过焦躁不安,从而越发的不满。所以,它提倡清除心中的欲望,增强自身的信仰,去追求内心的平静,以此达到‘五蕴皆空,不悲不喜’的境界。

道教与佛教也类似,它提倡‘斩三尸’。三尸即:上尸名‘踞’好华饰,中尸名‘踬’好滋味,下尸名‘蹻’好淫欲。说白话就是‘私欲、食欲和性欲’。道教认为唯有斩掉「三尸」,方可恬淡无欲,神静性明,积众善,乃成仙。

西方哲学亦如是。如苏格拉底说:快乐的秘密并不在于寻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于培养清心寡欲的能力。再如,伊比鸠鲁提出‘享乐主义’,他说,物质上的快乐,是低等级的;而更高等级的快乐,是心灵上的快乐。因此远离仕途,远离经济,通过节制,通过清心寡欲,这样方能快乐。至于迪奥吉尼斯创立的犬儒学派,更是提倡放弃所有文明享乐,回归原始形态。

但,无论幸福感受是什么,是追求主观上的感受,还是放弃主观感受,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特性,即:幸福快乐,源于内心。

七、寻找自我

因此,究竟什么才是‘幸福快乐’,这个问题唯有问自己。

有人找到了某种特定的情绪状态,便会找到快乐;有人追求到了真我,了解到自己后,便会觉得快乐。人人都想追求幸福快乐,都想避开痛苦,于是便花上一辈子的时间,不停的从一种感受,跳转到另一种感受上,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的不快乐,并不在于感受本身,而在于对感受的追求上。

但是,不管是何种‘幸福快乐’的追求,都是个体极具主观的感受,它不取决于其他人怎么想、怎么看,也不取决于外部条件拥有的多与少,更不取决于是在逆境还是困境,一切感受,均源于内心。

所以今天的我们,不能主观的就认为,远古‘茹毛饮血’的祖先就一定比我们更痛苦;也不能主观的去想,未来的人类就一定比我们更幸福;更不能主观的去判断,别人就一定比我们更痛苦,或是更幸福。

所以,幸福不远也不近,快乐不难也不易;是幸福快乐,还是痛苦悲伤,终究自己体会,自己感受。唯有找到自己的内心所想,方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

生存之道,共同探索处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