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时尚

谁能称得上「最后的明朝人」?

2019-09-30时尚

1645年朝鲜凤林大君从北京回国时,有九位明朝仆人随同返回,史称九义士。在随后三百年的岁月中,这九人的后人在朝鲜社会中被称为「皇朝人」,他们也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直至现在,是为「最后的明朝人」。

永历三十七年/公元1683年,明朝最后一面旗帜在台湾倒下,普天之下只有东国之地还保有最后一方残山剩水。在明朝灭亡后的二百多年间,对明朝的思念贯穿了朝鲜王朝政治与思想生活的始终。在最初的几十年中,复明运动是朝鲜王位合法性的最大来源。朝鲜君臣以大明遗臣自居,尊周思明思想根深蒂固,「大明天地,崇祯日月」使他们自豪的宣称「朝鲜,乃大明之朝鲜也」,「唤我做大明人」。直到1897年大韩帝国建立时,仍然有人要求朝鲜高宗北伐中原恢复大明才可称帝。

明朝以倾国之力御倭援朝,朝鲜以赤诚事大相报,是中国古代史中朝贡关系的典范。真是礼失见诸野,朝鲜君臣一直刻意维护着大明遗民的身份认同。东去的遗民始终被称为「皇朝人」,其后代被称为「皇朝人子孙」,与其他归化的华人身份严格区分开来。这些遗民后代免除徭役,获得了只有两班才有的科举资格,故而得以永保皇朝人的身份。

朝鲜王朝二百余年「万折必东」的坚持,使得「皇明人」的血脉不绝,直到当下,仍然有那么一群人,在韩国首尔华阳洞朝宗岩,他们组织「明义会」,重修大统庙,崇祀明太祖、神宗、崇祯三帝,并凤林大君九义士和宋时烈等先贤,编纂【朝宗岩文献录】、【朝宗岩文献录续集】、【朝宗岩文献录后记】和【大明遗民史】,是还在世的「明朝人」。

明义会没有官方网站,在互联网上也少有可靠资料,只有一篇被反复转载的自媒体文章。为了叙述的准确性,除实地图片外,笔者只引用学术出版物,力求对这些「明朝人」有一个正确的描述。

据冯尔康教授【文化史散论】一书页181-185,1684年,宋时烈向加平郡守李齐杜建议,在朝宗河沿岸祭祀崇祯。宋送给李崇祯手书「思无邪」模本和自己手书的孝宗大王文字「日暮途远,至痛在心」,义士许格、白明海也同有此愿。白明海从汉城宣武祠得到宣祖大王「万折必东,再造藩邦」御书。李齐杜将三者刻于朝宗河边的岩石上,并于崇祯殉国日祭奠。这是民间自发的祭祀,比1704年朝鲜国王建造大报坛祭祀早了20余年。

后大统庙在朝宗岩建成,以明朝于正月初四建国,每年的这一日举行祭祀明太祖的祭礼。1804年朝鲜宗室李俣手书「朝宗岩」摩崖石刻,赵镇宽撰【纪实碑】亦立,碑首仍然用篆书刻着「有明朝鲜国」,碑文末尾年月仍用崇祯纪元。1831年九义士后人王德一、王德九、冯念祖、黄载谦、郑锡一等从汉城移居朝宗岩,守护大统庙,同时兴建九义行祠。

在朝鲜王朝时期,除上述三人,李恒老、柳重教、金永禄、李俣等朝鲜人,明朝大臣麻贵、李如松、李如柏、石星的后人,以及九义士的后人,构成了朝宗岩祭祀的主要社会力量。

日本于1934年拆毁大统庙,禁止祭祀明朝皇帝。 1958年在韩明朝人后裔恢复祭仪,1975年京畿道政府将朝宗岩定为名胜古迹保护地。1978年朝宗岩保护会成立。1979年大统庙重建,1980年祭祀,正位为明太祖、神宗、崇祯三帝,东从享为韩国九贤,西从享为九义士。

祭礼繁杂隆重,与祭者穿明朝服饰,有晨裸礼、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分献礼、饮福礼和望燎礼,演奏古乐,诵读神词。

据【韩国研究论丛】第四辑页345,1985年韩国人口调查显示,九义士中王以文后裔800人,冯三仕后裔361人,郑先甲后裔871人,黄功后裔619人,杨福吉后裔179人,散居韩国各地的九义士后裔总计3000人左右。

这些明朝遗民后裔成立了朝宗岩保存会,明义会,九义士子孙亲睦会,致力于朝宗岩的祭祀活动。据冯尔康【近现代海内外宗族史研究】页330,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九义士中冯三仕的后裔冯荣燮,曾执教于京畿道大学,编纂了【大明遗民史】等资料,是明义会和大统庙祭祀的主要推动者。

大统庙祭祀属于民间私祭,在朝鲜王朝时期,受到官方和官员个人支持,多少属于官私合办,朝鲜社会参与者众。由于当代韩国政府不再崇明,大统庙祭祀则完全成为民间祭祀,参与者多为华裔,韩国人参与者少,在韩国社会中,知之者也不多了。如今在世的这一辈遗民后裔,恐怕真的是最后的明朝人了。

最后贴一下国人游记图片(侵删)

崇祯手书「思无邪」
【纪实碑】
崇祯纪年
有明朝鲜国
左为大统庙守护人员
大统庙太祖、神宗、崇祯神位
崇祯画像用错,经国人指出,现已撤换
2017年4月九义士后人家祭三帝

笔者未能至,观图有感,拙诗一首:

甲申天变神州堕,藩邦八道存遗祚。
万折必东三百载,日月昭昭有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