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身

跑跑写写——不到一个月,最大摄氧量从47到50

2024-06-05健身

对于那些酷爱跑步,且长期坚持这项健身运动项目的人们而言,有几个与跑步相关的关键指标都很熟悉,并对此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度。比如,配速、步频、步幅,心率、最大摄氧量等等,其中最大摄氧量更是被常常念叨的指标。

我们都知道,运动可分为无氧运动与有氧运动两大类,而跑步无疑是典型的有氧运动代表。最大摄氧量则是衡量个体有氧能力最为常用且高效的工具,其反映出心脏、肺部以及血液的运输能力,以及肌肉吸收和利用氧气的能力。

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众多,包括年龄、遗传背景、生活环境以及训练状况等。尽管年龄、遗传背景以及生活环境通常难以进行实质性的改变,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却能够显著提升最大摄氧量,进而提高运动表现水平和心肺功能健康程度。

以笔者为例,我是50年的,年龄正逐渐步入下行通道;遗传上家族没有运动细胞;生活环境方面,生于斯长于斯无法轻易改变;因此,唯有通过严格的训练,方能略微提升最大摄氧量。

过去,我的最大摄氧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在 43至46徘徊,最高到过47。其实,最大摄氧量47也不算低。网上有个表,名称是【最大摄氧量评价心肺耐力的标准】,在60至69年龄段,最大摄氧量45至49就是运动员水平了。虽是普通人,但能跻身于「运动员」行列,应「自豪」才对。

怎么说呢,人心总是不满足,只要有机会有可能就会去争取,这里当然指正当的事情。我经过努力争取,自今年伊始,特别是从五月份开始,最大摄氧量出现了显著的提升。短短一个月之内,最大摄氧量便从5月7日47上升至6月4日50。

虽然,50的数值看似微不足道,相较于50以上,60以上,甚至70以上的数据,实在是微乎其微。但对我来说,这一数值的提升,似乎跨过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是对跑步能力的认可,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我继续跑下去的信心。

回顾这段时间以来,我在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内,逐步加大了训练强度。所谓的强度,便是借鉴优秀跑者的实践经验,增加间歇跑的跑程长度。在此之前,我也尝试过间歇跑,但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间歇跑的距离过短。

我以前所谓的间歇跑是,每跑一公里,再进行一次400米的加速跑(相当于跑道一圈的距离,配速约为445,比日常速度快15至30秒)自五月份起,我对间歇跑的距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调整后的方案为,每跑完一公里后,再进行一公里的加速跑(配速维持不变)。间歇跑一个星期一次。起初,这种调整方式感到疲惫不堪,真的是「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的状况。然而,经过数次尝试之后,逐渐适应了新的节奏,感觉也就那么回事。

毫无疑问,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跑步能力必然会有所下降,最大摄氧量也会随之逐步降低。我这里要说的是,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有时候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坚持按照既定的计划持之以恒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你意想不到的效果。跑步如此,其他也是这样。

今天跑步1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