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尔法
编辑|阿尔法
茶叶最初还未在民间普及时,就先发展于贵族阶层以及宫廷之中,一直以来,茶文化在宫廷中都占据着一席之地,魏晋南北朝时。
文人雅士们就开始推崇茶叶以及茶背后蕴含的文化精神,上层阶级已经开始流行以茶待客。而到了唐朝。
随着陆羽【茶经】的写就,茶文化开始真正成形,同时在宫廷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直到宋代,茶叶终于成为君臣家眷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宋徽宗爱茶颇深,其撰写的【大观茶论】成为茶文化史极其重要的一部茶书。
宋代统治者采取重文的态度,文雅的茶文化与宋代的精神一致,茶叶的功用、茶的情操和本性得到推崇。
进一步推动了茶文化成为宫廷中一个不可忽略的文化现象,茶实现着重大的物质以及文化双重功能。
那么,宋代的茶文化有何奇妙之处?
为何能在宋代传承为宫廷的一种礼仪文化,甚至在民间纷纷效仿呢?
一、宫廷中的饮茶习俗
宫廷用茶来源于各地的贡茶,由于宋代宫廷对于茶叶要求的提高,与前代相比,宋代的贡茶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宋朝的宫廷饮茶方法,则是在唐朝的煎茶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了一种更为精致优雅的点茶方法。伴随着宫廷中统治阶级对饮茶喜爱程度的增加,对饮茶所用的茶具也更加讲究,宋代时期贡茶兴盛起来。
贡茶是古代专门进献给皇室的茶叶,位于茶产地的官员收集当地名茶作为特产进贡给朝廷使用,最初属于土贡的性质。
唐代以后,贡茶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阳羡、顾渚设立了专为生产宫廷贡茶之用的贡茶院。
到了宋代,宫廷内的统治阶级对品茶、鉴茶的需求提升,推动了贡茶的产地地区增多以及贡茶品种的开发和创新。
宋代设立诸多规模远大于唐代的贡茶院,其中尤以建州北苑有名,北苑于太平兴国二年(977)由太宗诏令建立,是官员专门督造贡茶之处。
宋时不仅贡茶的产地地区得到扩大,贡茶生产工艺也在统治阶级对贡茶质量的追求下而不断改善和提高,进贡给宫廷的贡茶品种越来越丰富。
宋人的喝茶方式多为点茶法,点茶是一种雅致的饮茶方式,在点茶时,需要先将团茶烘焙,磨成细碎的茶粉并用茶罗筛过后投入茶杯中。
待水初沸时茶人将茶末调和成为茶汤,同时注入适量开水充点并用茶筅搅浮杯盏中的茶汤,使得茶末上浮成为粥面,点茶过程注重人的感官享受与审美趣味,点茶法在宫廷尤其盛行。
宋徽宗撰写的【大观茶论】有专门一部分论述点茶技巧,他提出点茶的需要七次注汤。
并对每一次注汤时要注重的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经过七次注汤之后茶则「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
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特召学士承旨臣李邦彦、学士臣宇文粹中与示异恩也……
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澹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
国家最高统治者都对点茶如此倾心,点茶法在宋代所受的推崇可见一斑。
同时,点茶法雅致细腻,体现了宋人对茶之美的追求更加深化与细化。
饮茶方式与茶器直接关联,品饮者尤其是对物质有着极高要求的宫廷贵族阶级开始注重茶具的美,于是出现了诸多精巧多样、质地考究的品茶用具。
蔡襄在其茶叶专著【茶录】中的【论茶器】一篇中论述了九种茶器,分别为: 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和汤瓶。
南宋时期审安老人将盛行于宋代的茶具采用白描的方式记录,创作出是我国茶史上第一部茶具图谱【茶具图赞】。
在【茶具图赞】中共记录了十二种茶具,并以宋时的官衔一一为之命名,称这十二种茶具为「十二先生」,且在图边附有注释。
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宋代流行的茶具的功能,并反映出人们对茶乃至茶具的喜爱。
这十二件茶具从左至右,自第一排数起,分别是:韦鸿胪(茶焙)、木待制(用于敲碎饼茶的木槌)、金法曹(茶碾)、石转运(石头茶磨)。
胡员外(量水茶杓)、罗枢密(茶筛)、宗从事(棕质茶帚)、漆雕秘阁(盛茶末的漆盒)、陶宝文(茶盏)、汤提点(汤瓶)、竺副帅(茶筅)和司职方(茶巾)(图1)。
伴随着宋代斗茶之风的盛行,满足斗茶观色以及咬盏需要的建盏开始流行起来。
建盏是建窑所烧制的黑釉茶盏,宋徽宗【大观茶论】的【盏】一篇言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
就是说建窑所产的兔毫盏釉颜色青黑,蕴有银白色的玉毫花纹,为饮茶所用的佳品。蔡襄的饮茶论著【茶录】更是对「兔毫盏」推崇至极: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其他地区所产出的茶盏「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建窑所产的建盏成为皇家御用茶器,再经由贵族阶级的倡导,建盏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建盏成为了饮茶斗茶之时的首选茶具,成为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宫廷茶的运用场合
宋代之时,茶已经被赋予了浓郁的文化色彩,尤其是在宫廷之中,从政治外交乃至婚丧嫁娶等诸多场合中都有茶的身影,饮茶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物质享受。
更上升成为具有政治功能以及精神价值的一个文化现象。
一方面,宋代的宫廷中茶被赋予了政治内涵,政治场合中往往有茶的身影。
赐茶成为皇帝的一种特殊的政治手段,皇帝喜爱用赐茶方式表示对大臣们的宠幸和慰问,达到协调维护朝廷内部关系的作用。
同时在与少数民族的外交场合中也有茶的身影,对少数民族官员赠茶,成了一种外交手段。
赐茶在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具有深刻影响。
其一,赐臣子茶,在宋代的宫廷政治活动中,茶发挥着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维持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功能。
宋代皇帝向官员赐茶,已经成为一种抚慰手段,以此来笼络朝臣,巩固统治。皇帝在巡视、宴席等活动中往往有赐茶的礼仪。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宋哲宗时给臣僚赐茶酒仪式的记载:「礼部尚书韩忠彦等议太皇太后驾出,合随从臣僚起居对赐茶酒等仪式,诏并从之。」
除了宴席或外出巡视赐茶,皇帝也常常会将茶叶作为一种赐予大臣作为奖励或慰问之用,如杨万里在【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一诗中提到宋孝宗赐龙团茶给中书舍人木韫之:
「故人鸾渚紫微郎,金华讲彻花草香。宣赐龙焙第一纲,殿上走趋明月珰。御前啜罢三危露,满袖香烟怀璧去。」
慰劳大臣的赐品中也常有茶叶,【宋史】中记载汪藻升显谟阁学士,皇帝对此即以「遣使赐茶药」的方式进行赏赐,而对于多次上呈告老章的程戡。
皇帝也在派遣使者以手诏慰问的同时「赐茶药、黄金」。
其二,赐外邦茶,由于少数民族多食肉类乳酪的饮食习惯,可以解腻促消化的茶叶已成为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宋史】中就有「戎俗食肉饮酪,故贵茶,而病于难得。」的记载。
少数民族的饮食结构使得他们对茶叶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于是在宋代政治生活中,赐茶成为外交手段之一。
外邦使节来朝时统治者往往会给予其赐茶之礼:「凡宰相、枢密、执政、使相、节度、外国使见辞及来朝,皆赐宴内殿或都亭驿,或赐茶酒,并如仪。」
英宗即位时,也有对契丹以及夏国使臣赐茶的记载:「契丹祭奠使见于皇仪殿东厢,群臣慰于门外。
使人辞于紫宸殿,命坐赐茶。故事:赐酒五行。自是,终谅沍,皆赐茶。」
对于外邦来贡的嘉奖也赐予茶叶:「厮铎督遣其甥呵昔来贡,仍上与赵德明战斗功状。又言蕃帐周斯那支有智勇,久参谋议,请授以六谷都巡检使。上嘉奖,从其请,仍赐茶彩」
传中还有以茶药赐予吐蕃人作为抚慰之用的记载:「上以六谷、甘州久推忠顺,思抚宁之,乃遣使谕厮铎督令援结回鹘为备,并赐铎督茶药、袭衣、金带及部落物有差。」
作为最高统治者,帝王无时不需要彰显自己的权威与恩典以巩固统治,而饮茶的广泛盛行则为此提供了一个良机。
于是茶被赋予了政治内涵,在朝廷内政以及外交场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宫廷茶在礼制应用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宋代的宫廷生活中。
茶是宫廷中人的起居饮食乃至宫宴上常见的饮品,同时茶也常常起到了「礼」遇的作用,是在宫廷的婚嫁以及祭祀等仪式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宋朝饮茶风俗大盛之后,茶作为一种礼制应用开始进入婚姻的礼仪,在相亲、订亲、婚礼中都要用到茶。
如下茶礼的风俗就存在于宋代的皇室婚礼嫁娶中。史书中有记载:「诸王聘礼,赐女家白金万两,敲门,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壶、彩四十匹。定礼,羊、酒、彩,各加十,茗百斤。」
自古以来,以茶为祭品就是丧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史料中就有真宗、神宗、哲宗逝后的吊奠之仪中「奠茶」之礼的记载。真宗的祭奠仪式【宋史】中记载:
「乾兴元年,真宗之丧……再拜讫,引升殿西阶,诣神御坐前上香、奠茶酒。」
神宗之丧,其文记载祭品中有茶,同时祭奠礼仪包括「奠茶」:
三、茶书诗画与斗茶、分茶
不仅具有使人清醒静心的功效,还蕴含着清淡宁静,淡泊温和的精神。
伴随着宫廷统治阶级饮茶的兴起,茶逐渐被赋予了超出饮食物质之外的精神文化作用,在宫廷中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
与之同时诞生了许多有关宫廷茶文化的诗文茶书和书画作品,具备艺术性的斗茶和分茶活动也开始流行起来。
茶是宋代宫廷的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宋代宫廷出产了许多关于茶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宋徽宗的作品。
宋徽宗一生好茶,他在茶道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茶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观茶论】就是宋徽宗亲自为茶所立之作。
同时宋徽宗在书画上也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的【文会图】就是一幅典型的宋代茶画。
这幅画是对一场宫廷茶宴的描画,它描绘了文人们品茶雅集的情景,从中体现了茶在和谐君臣关系中起到的作用,是宋代的茶上升为国饮的写照。
此外宋代重文抑武,文人的地位相对较高,很多文人兼具了士大夫与文士、学者的身份。由于宋代赐茶之风盛行,文人们有机会得到皇帝赏赐的茶,作为回应。
文人往往作诗或文章对皇帝的恩赐表示感谢、对贡茶的精致进行夸赞,如王禹偁【龙凤茶】中「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的诗句。
统治阶层以及文人以饮茶为契机,著书吟诗,使茶的文化意象不断升华,其文化意蕴也逐渐清晰。
这些皇家的诗词与书画,肯定了茶的文化地位,促进文人关于茶的热爱,同时有利于民间饮茶风气的进一步推广。
宋代时期,饮茶技艺已高度发达,而在权力最高的宫廷之中,宫廷贵族对饮茶的意境、方法、程式尤为讲究,对饮茶技艺的追求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在基于点茶法的基础,发展出分茶技艺以及斗茶的活动,将饮茶提升到了艺术的层面。
斗茶,也叫「茗战」,一般情况下,斗茶在春茶新制之后进行,在斗茶活动中,人们对新茶的优劣以及茶人点茶技艺进行比试。
是好茶之人间的重要的是一种品评茶叶的茶事活动。宋徽宗于【大观茶论】的【色】部分就有对于茶之色的优劣评判标准的记载:「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
在宋代的宫廷中,可以见到当时最顶尖的斗茶品评。分茶又称茶百戏,是一种出现在宋代独特的关于茶的技艺。
北宋大臣陶穀的【荈茗录】中就有对于分茶的记载:「茶至唐始盛。
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通俗来说,分茶就是将沸水从高处向下注入茶盏之中,与研磨好的茶末相混合,与此同时,茶人用茶筅击拂拨弄。
运用相应手法技巧使得茶汤面上的茶乳汤纹变化成种种图案,有山水云雾,花鸟鱼虫,恰如一幅幅水墨画,故而分茶又被称为「水丹青」。
宋代诗人的一些作品中也有提到分茶,如李清照「当年曾胜赏,生香薰袖、活火分茶」「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的诗句。
宫廷茶文化的具体内容包括贵族阶级关于茶叶的饮用方式与习俗以及茶叶在宫廷政治外交乃至日常生活与礼仪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随着宋代宫廷中饮茶的盛行。
宫廷茶文化逐渐走向了更高的艺术境界,茶在宫廷中的贵族阶级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独特地位,由此催生出诸多的相关如茶书诗画和斗茶、分茶等文化娱乐活动。
四、结语
宋代茶文化的蓬勃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当然,茶叶产量增加和茶叶生产技术进步也是其发展的催化剂。
在宋代茶文化流行的大背景下,宫廷中统治阶级享有举国最好的资源,并将其与宫廷中的礼仪以及精神生活相结合,最终催生出丰富多彩的宫廷茶文化。
茶叶还被赋予了诸多精神内涵,活跃于宫廷中君臣的文化娱乐生活中,并由此诞生出诸多雅致的饮茶技艺和文化作品。
宋代的宫廷的茶文化对于茶文化的推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皇室贵族对茶叶的喜爱起到示范作用,故对其他阶层的饮茶之风产生了明显的导向,为饮茶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宋代的宫廷茶文化与宋代宫廷的政治礼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内容弘博雅致,极大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在中华茶文化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